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2-08-27刘元梅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优质疼痛

文/刘元梅

外科收治患者多为遭受突发性外伤患者以及手术后患者。受到外伤以及手术影响,患者多伴随严重疼痛感,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严重。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作为背景,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使其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得到显著提升。在实施传统护理的情况下,将无法满足患者多样化护理需求,进而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下降。因此,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医学发展使护理工作从围绕疾病进一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转移,结合这一情况,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满足当前外科患者护理需求,进而提升患者护理质量。优质护理强调患者需求的重要性,通过进一步对基础护理进行完善,健全护理责任制,强化护理专业内涵,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操作水平,进而在整体上保证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更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人性化特点。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评估患者存在的潜在问题,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能够确保护理工作高度契合患者实际情况,从而实现对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在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确保能借助多种护理手段,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优化患者护理效果,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将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4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7,男/女=22/15,年龄(43.69±4.65)岁;对照组(n=37)性别:男/女=23/14例,年龄(43.70±4.66)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组:优质护理。(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房管理工作,除保证病房温湿度外,还要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处理,加强对光线、噪声的控制,并做好病房装饰,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整洁、干净、美观的病房环境,有效提升患者舒适感。同时,以医院整体环境出发,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既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又进一步拉近患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病友关系。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自身语言态度,加强自身行为规范,确保能够以和蔼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积极影响。(2)体位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并根据患者治疗需求,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并配合相应的体位护理工作。针对腿部存在石膏的患者,可根据患者需求,适当将患者腿部进行抬高处理,促进患者下肢血液流通;针对阑尾炎切除术后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当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时,可调整患者为半卧位,尽量避免拉扯患者创口处,可定期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并对患者受压部位予以按摩,以免出现压疮。(3)心理护理。为有效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明确患者病情情况的同时,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并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并针对患者不良情绪出现原因予以疏导。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并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针对患者存在的消极想法,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安抚,确保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者护理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疼痛护理。应结合患者具体疼痛情况,明确患者疼痛引发诱因,并采取有效疼痛护理。针对外伤导致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伤口进行止血、包扎处理。针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受到咳嗽、呼吸影响,将会导致伤口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后深呼吸方法,并正确咳嗽,有效缓解疼痛。药物镇痛属于疼痛治疗常见方法,当患者疼痛情况较为严重时,护理人员应以医嘱出发,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还可以采取物理镇痛手段,即通过播放音乐或视频等方式,使患者转移注意力。另外,借助冷热疗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常见物理镇痛方法还包括理疗、按摩、推拿等,也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应为患者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借助专业心理护理方法,并配合相应的疼痛心理疗法,确保患者舒适性,实现对患者疼痛情况的缓解。(5)饮食护理。在进食前,应为患者提供饮食教育,告知患者正确饮食的重要性,并合理调整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进食环境准备,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进食环境。护理人员应注意减轻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的不舒适因素,确保患者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完成进食。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行洗手,并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进食姿势。在巡视过程中,应及时对患者进食中存在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处理。在进食后,护理人员应保持餐后清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针对需要特殊饮食处理的患者,应为患者另外提供特殊饮食护理。(6)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确保患者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在生活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病程不同阶段作为参考,结合患者身体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有效提升康复锻炼计划的针对性。护理人员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患者运动量,有效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在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并及时对患者的不当姿势进行纠正,确保患者运动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观察,并落实相应的疏导工作,通过对患者进行鼓励,提高患者对进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回访工作,经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并对患者不良习惯进行纠正,指导家属正确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1.3 观察范围

(1)护理质量(病区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2)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事件;(3)生活质量(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4)睡眠质量与疼痛情况(PSQI、VAS);(5)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观察组病区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质量(±s,分)

2.2 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事件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以及护患纠纷事件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事件(±s)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生活质量(±s,分)

2.4 睡眠质量与疼痛情况

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对比睡眠质量与疼痛情况(±s,分)

2.5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对比护理满意度[n(%)]

3 结论

外科属于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收治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对护理要求也较为严格。受到疾病影响,外科患者多伴有随焦虑、抑郁等情况,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较低,进而影响患者护理效果。因此,强调临床应提高对外科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视度,通过查看大量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方案与患者的贴合度,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完善性以及完整性,可确保患者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关注度较高,护理内容相对基础,在对患者心理护理需求关注度较低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护理人员无法认同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的开展配合度较低,不利于构建良好的护理服务。因此,以保障护患关系和谐发展作为重点,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要求临床应切实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坚持以患者作为中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充分了解患者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护理方案,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服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能够以患者实际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人性化特点,通过评估患者基本资料,并从患者实际病情出发,加强患者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并根据患者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情绪变化,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配合相应的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并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能够确保患者营养充足,保证患者健康生活习惯,使患者身心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有研究表明,针对外科治疗而言,经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生理需求,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患者心理需求,确保患者护理服务的完善性,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感,保障护理质量,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优化患者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

本文以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一步对外科患者护理工作的选择以及开展进行评估,经研究显示,与相关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应用优势更加明显,可有效满足患者护理需求,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通过加强对患者护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水平,保证护理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切实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有利于保证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的优势在于能够为患者详细解释自身疾病类型以及治疗手段,使患者能够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可有效提升患者在各项护理服务开展过程中的配合度。健全优质护理管理制度,实现对护理人员的有效规范,可确保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合理性,使护理人员能够在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后,合理调整自身护理操作,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的信赖以及认可,防止护理纠纷产生。建立在有效环境护理的基础上,患者能够得到更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在降低护理感染率的同时,确保患者在病房内的舒适度,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休息空间,有利于保障患者睡眠充足,进一步得到良好的个人卫生管控,在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受到疾病影响,患者多伴随一定的疼痛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疼痛情况的关注度,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安慰以及鼓励,在最大限度上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疼痛护理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优质护理内容更加完善、细节,对患者个体需求关注度较高,整体护理工作也具有更高的完整度以及针对性,能够围绕患者个体展开相应的护理服务,并通过询问患者感受不断调整护理内容,在加强对患者预后关注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确保患者在出院后家属仍能够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显著,能够有效优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而言之,优质护理能够从多个方面着手,立足患者自身,以保障患者舒适度以及疾病治疗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外科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确保患者护理质量,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概率显著下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优质疼痛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