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2022-08-27张丽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护患依从性护理人员

文/张丽

高血压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患者生活压力比较大、环境因素影响、饮食习惯不正确、遗传等。对诊断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将会面临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压抑等,对血压控制有着一定影响。当前,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更强调的是人为关怀,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帮助患者消除不安情绪,让其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当前护理过程中,有效沟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护理也越来越注重和患者之间的充分交流。因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频频率比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人际关系应该保持和谐统一,这样不但能更好地了解患者信息,协助医疗工作人员对其正确判断和治疗,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本次探究选择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600例作为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数量为300例,采用护患沟通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数量为3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两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600例作为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数量为300例,男性患者数量为160例,女性患者数量是140例,患者年龄在43~71岁,平均(53.4±7.2)岁,采用护患沟通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数量为300例,男性患者数量为150例,女性患者数量是150例,患者年龄在43~71岁,平均(52.7±8.4)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 > 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包括健康教育、创建良好护理环境、加强药物干预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

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下,采用护患沟通模式,具体如下。

对患者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引导,采用专业的心理护理方式疏导。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与患者交流,向其普及和高血压相关的知识和控制方法,鼓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定时服用药物,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并且,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采用适宜的方式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情,让患者适当的参与各种休闲活动,如绘画、象棋、跳舞等,保持心情愉悦。

护理人员和患者交流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一些患者容易听懂的语言,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生活背景选择适宜的交流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向患者讲解具体的高血压控制方法、发病原因和治疗计划等。帮助患者对自己存在的不良习惯有一定认识,包括的内容有并发症、不良事件等。在和患者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暗示性语言,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信心。

(1)共情化的体贴与安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患者也常见头晕、恶心、失眠等症状,在长时间的疾病折磨下,患者会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尤其是很多高血压患者是老年人,他们的恐惧、孤独感更甚。这种情况下,患者非常渴望得到理解与安慰。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共情患者的所想所感,在和患者沟通时随着患者的情绪做出相应反映,表现出“我了解”“我明白你的感受”“我与你同在”的共情感受,以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体贴和安慰,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人理解,消除孤独感等负面情绪,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2)沟通中耐心的倾听。高血压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居多,他们的反应能力较慢、听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太好。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因此在和患者沟通时,要耐心的倾听,不要做出不专心、不耐烦的表情或是动作,更不能没等患者说完就走开。即使听不太懂患者所说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回答,也应当以温柔的眼神和点头等予以回应,并给予肯定、鼓励的话语。

(3)保持良好的形象。患者入院后会经常接触到护士,患者也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都想要和医护人员沟通。但如果患者的形象差,穿着邋遢、语言粗俗、态度也不好,那么会留下很不好的第一印象,患者也不愿意和这样的护士沟通。所以护理人员做到内外一致,以大方整洁的穿着,富有爱心的态度、语气用词温柔、护理操作时准确、控制好力度。让患者形成出良好的印象,这是实现良性沟通的有力开端。此外,还应多以温暖亲切的微笑示人,让患者放松、拉近和其的距离,营造和谐的病房氛围,化解患者心中的负面情绪。即使是戴着口罩,也应通过微笑的眼神,让患者感受到温馨、亲切。但也不是对每种患者都适用,如果面对危重患者,就要始终保持着庄重、不苟言笑的态度。

(4)肢体上的沟通。沟通不只是语言,当患者感受到非常害怕、很悲伤的时候,只通过语言沟通的效果有限,这时患者非常需要温暖的关怀,就可以通过一些肢体上的沟通,来给予更大的温暖关怀。比如,在为患者打气时,可以握着患者的手。当安慰哭泣的患者时可给予触摸,甚至是拥抱,来表达对患者的理解或是关爱,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心理脆弱的老年患者,在不触犯患者尊严的前提下,对负面心理情绪严重的老年患者可通过此类肢体上的沟通,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和观察,从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患关系等方面进行评分。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采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的试验组,依从率为96.67%。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依从率为73.3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采取护患沟通护理方法的试验组,总满意率为100%;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高血压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压升高,并引起血管病理性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将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影响。临床常见高血压病程较长的患者,引发肾脏或者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在临床症状上各不相同,大部分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在血压快速升高的情况下,如果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或者劳动过度,容易产生心悸、头晕等症状,情节严重,也会造成肾脏功能衰竭。在临床领域中,主要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之前以常规护理为主,但是因为这种护理方式比较机械化,容易让患者产生各种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问答方式无法确保信息有效传递,更不能保证患者能从护理人员那里获得想要的答案,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容易产生各种矛盾。

护患沟通护理作为护理人员和患者构建和谐关系的主要方式,护理人员特殊地位,将会面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疗人员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扮演交流使者的角色,及时与患者和家属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和语言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在实践中,护患沟通需要按照的要求有以下三点:第一,患者作为主体,需要根据患者提出的需求和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传授专业护理知识,便于患者对护理有充分了解;第二,给予每位患者充分尊重,保护患者隐私;第三,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素养,保持心态稳定。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难免会面临各种问题,不可将这些负面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语言交流中,包含语言暗示、语言安慰等,对于治疗周期比较长的患者,有效交流可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问题发生。

本次探究采用护患沟通护理方式的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为96.67%,满意度为100%,而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护理率为73.33%,满意度为66.67%,两者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将护患沟通护理方式运用在高血压护理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有利于患者对病情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获得患者的满意和认可,改善医患关系,护理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依从性护理人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