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27张晶晶王艳丽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输液静脉

文/张晶晶,王艳丽

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中最方便的医疗、急救和静脉营养方式。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外周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其外管由聚氯乙烯制成,柔软且能保护血管。穿刺成功后,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在血管内,从而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其可以降低穿刺所带来的痛感和并发症,并能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争取抢救时间,但此方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果穿刺失败,会出现液体泄漏、皮下产生血肿、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对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有些许影响。因此,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过程中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本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8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留置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年龄2~7岁、平均(3.48±0.32)岁;其中,呼吸道感染34例,消化道疾病23例,其他11例。观察组,男33例、女35例;年龄1~6岁,平均(2.76±0.26)岁;其中,呼吸道感染35例,消化道疾病22例,其他12例。两组的护理人员均具备独立上岗资格;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方法

纳入标准:(1)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2)智力无障碍; (3)家属逻辑清晰;(4)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心理障碍;(2)合并严重肾、肝 功能不完全;(3)家属不配合;(4)家属具有心理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输液前宣教、用药说明、基本健康指导、穿刺辅助和常规检查)。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1)培训。护士长是培训与监督的负责人。培训内容如下:刺穿时避开关节等部位,选取弹性好,血管粗壮的静脉,应使用更多上肢及头皮的静脉血管较为适宜。成功穿刺后,使用无菌的透明敷料进行固定,无张力持膜,欧米格固定,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输液接头高于导管尖端。洁净无有异物,不得有任何污染,对静脉输液治疗中发现的静脉炎病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2)穿刺前确保进行输液的部位从任何角度都能有良好的视线,保证成功率。所有穿刺工具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放置在可以迅速取出的地方。同时,注意调整手术高度,以促进穿刺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要保证室内温湿度合适,以防冷空气的刺激,导致儿童血管收缩,影响血管穿刺。(3)对患儿的父母进行合时宜的心理疏导与宣教。强调家属与医生的配合,并尽量让家长也陪患儿一起进行点滴,增加患儿的安全与配合,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同时,你可以选择合适的玩具,通过鼓励和表演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积极性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如血栓栓塞性静脉炎的发生。(4)穿刺护理。静脉注射前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果穿刺部位周围有毛发,需要清洗,减少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观察和评估儿童静脉,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不要选择距离较远的细小血管。(5)并发症。①静脉炎:尽可能选远端静脉,也避免在关节处穿刺。应尽量使用中性药物,若存在刺激性药物,要进行生理盐水滴注。②堵塞导管:导管堵塞的原因很多。如输注高营养液、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或冲洗不彻底、密封类型、剂量和方法不恰当等。输液时应及时彻底清除刺激性药物残留。方法如下:首先检查血液回流状态,证明其通畅,然后用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5ml。慢慢打开输液针的密封管,然后消毒肝素帽并冲洗试管。③ 液体渗漏:第一做好输液前的宣教,让家人关注儿童肢体运动过度情况,以免引起的针管变化。④血肿在皮下出现:一般由于医护技术掌握不纯熟造成,因为留置针容易穿透血管,形成皮下血肿,通过讲座或进一步强化练习加强护士的穿刺技术。

1.4 观察指标

运用健康调查表(SF-36)对两组患儿使用留置针期间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评价,此表共三个维度,即生理功能、身体疼痛和心理健康。每个项目有4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分数为5级,1-5分。如果分数高,生活质量就高。比较患儿输液期间不良事件(脱针、压管、堵塞、药物外渗)发生情况。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

数据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比较

数据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由于各种系统发育不成熟,儿童容易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输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案中,儿童静脉输液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能力强于成人。虽然儿童的神经系统无法清楚区分刺激方式,但刺激可以刺激儿童全身的非特异性反应。此外,反复疼痛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儿科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疼痛。留置针与常规方法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如避免重复穿刺操作,减少患儿疼痛,有效护理不仅可以加强质量控制,还可以提高家庭成员和儿童的心理安全。预见性护理是指在科学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运用护理知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综合分析,从而在问题发生之前预防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以预防为主,旨在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患者提供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也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观察留置针输液应用过程中患儿的生活质量、输液依从性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增强医患间的信任,间接提高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方案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有价值的护理活动,鼓励儿童及其家庭自愿和积极促进健康,从而改善和维持儿童的治疗,可有效防止不良事件发生。预见性护理在儿童静脉留置针输液中被证明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预见性护理在小儿留置针护理中的突出优势。

综上所述,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中应用时采用合理并严谨的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小儿留置外周留置针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与积极使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输液静脉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静脉曲张“喜欢”谁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