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2022-08-27赵炳儒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开腹阑尾腹腔

文/赵炳儒

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属于高发病率的一种急腹症,通常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有效切除阑尾,但却存在机体创伤严重、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大等不足。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与完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凭借术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当前针对二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就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如下对比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7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病变及严重血液、精神系统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8~68岁,平均(41.29±10.32)岁。观察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平均(41.02±9.89)岁。两组一般资料同质化(P>0.05),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施以对照组开腹阑尾切除术。术中患者保持平卧位,实施全麻,选择在右下腹麦氏点切开一个5~8cm的斜形切口,游离阑尾系膜,在阑尾动脉、根部完成结扎操作,并于阑尾近端约0.5cm处将阑尾切断,使用碘酒、生理盐水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并包埋,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施以观察组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与术中体位与对照组一致,在肚脐上部做长度为1cm切口,建立气腹10~14mmHg,基于三孔法置入腹腔镜与操作仪器,在腹腔镜下观察腹腔,吸出腹腔内的积液,明确阑尾具体位置,使用抓钳将阑尾系膜轻轻提起,同时选择电凝钩对系膜至阑尾动脉根部进行游离,最后使用多功能夹闭阑尾,实施断离,对阑尾残端实施电刀处理,无须包埋,选用单针丝线缝合主、副操作孔。

1.3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2)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后,借助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定两组的疼痛程度,分值区间0~10分,评分越高,痛感越强烈。

(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各自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用x、t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开腹、腹腔镜手术等术式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其中,开腹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可有效治疗化脓性阑尾穿孔与坏疽性阑尾炎,且术后很少会发生残余脓肿的情况,疼痛感也并不明显,十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但该种手术方式并不适合肥胖患者,无法对腹腔脏器实施全面检查,明确腹痛原因。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渐普及与完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及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弥补开腹术式的不足。第一,手术切口较小,对患者机体损伤小;第二,术中机械创伤小,通过左麦氏孔既可取出阑尾,无须显露腹腔,可有效预防腹腔感染,减少对肠管的牵拉,避免纱布辅料与肠壁过度摩擦,降低肠粘连发生率。第三,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可减少机体应激反应,加之腹腔镜下的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可大大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且术后非必须放置引流管,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对于患者胃肠功能与机体的恢复十分有利。

本研究中,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选择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组均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较少,说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指标更加优于对照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这是因为开腹手术操作中,开闭腹环节就需耗费较长时间,导致手术时长较长,而腹腔镜手术则是通过三孔法将腹腔镜与相关设备置入患者腹腔,完成阑尾切除操作,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长。同时,此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12h、24h、48h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显著偏低,说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如下:开腹手术因切口较大,术中器械牵拉操作较多,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患者术后会产生明显疼痛,腹腔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而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牵拉操作相对较少,术中出血量较少,因此患者术后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低,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在具体实践中,针对阑尾巨大或组织粘连严重患者,应优先选择开腹手术,需临床医生全面探查患者病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便患者身体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将腹腔镜手术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可明显减轻患者机体损伤与术后疼痛,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等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开腹阑尾腹腔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阑尾真的无用吗?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腹腔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
阑尾位置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