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OSviewer的玛雅·安吉罗研究(2001—2021)

2022-08-26唐瑶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玛雅发文安吉

唐瑶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

0 引 言

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著有《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以我之名相聚》《女人心语》和《上帝的孩子都需要旅游鞋》等多部自传体小说,以及诗集《我不会动摇》、散文集《即使星星也会寂寞》等。玛雅享有“美国女桂冠诗人”和“美国最耀眼的黑人传记女作家”的美誉,广泛涉足戏剧、电影、音乐、教育等领域,同时也是活跃的人权作家,是非凡的黑人女性。《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以下简称《笼中鸟》)于1969年出版,这部自传体小说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使玛雅及其作品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VOSviewer软件是荷兰雷登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可视化分析工具,该软件可以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来分析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尤其在聚类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其时间限定于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9日。借助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限定“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来源,将“玛雅•安吉罗”“玛雅”“安吉罗”和“玛雅•安吉洛”4个关键词分别设为主题、关键词、篇名、摘要和全文等检索,以实现论文查全率最大化,经人工筛查,剔除无关数据等,共获取有效文献112篇。

2 数据分析

2.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如图1 所示,论文发表的总趋势显示,国内对玛雅研究的起点较晚,发文量呈曲折上升态势,且大致呈现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1—2005)总发文量极少,仅有2篇文献。此时玛雅的自传七部曲之首《笼中鸟》已出版,该小说内容涉及种族主义、女性主义和个人意识的觉醒等,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发展期(2006—2013)发文量有所增加,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经历了3年的沉寂后,平均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5篇,呈波动上升态势;高峰期(2014—2019)阶段共发文57篇,发文峰值出现在2014年和2018年,皆达到13篇发文量。2014年开始出现《笼中鸟》作品的叙述技巧研究,此后,玛雅热点研究呈回落趋势,总体发文量少,这表明玛雅及其作品研究基础还很薄弱。

图1 CNKI以“玛雅·安吉罗”为检索词的发文量统计(2001-2021)

2.2 文献主要刊发载体

通过分析刊登玛雅•安吉罗及其作品研究的主要刊物,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偏好对象。如表1所示,刊载玛雅研究论文前14名的发文刊物共发文34篇,排在第一位的是《安徽文学》和《戏剧之家》,各发文4篇。国内刊登玛雅研究论文的刊物多集中于文学类学术刊物和高校学报,其中包括CSSCI期刊的《外国文学动态》(3篇)和中文核心期刊《外国语文》(2篇),这说明相关研究已有高质量的成果,但仍然偏少。国内玛雅研究刊物载体刊发论文总量少,基础薄弱,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期刊十分匮乏,这说明学术界对玛雅研究的关注度小且不够深入。

表1 玛雅·安吉罗相关研究的主要刊物

2.3 作者及其单位研究

利用VOSviewer软件,可以获取共引网络关系图,了解该领域研究作者及其单位的集中节点和合作意向。节点的大小与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图2显示,2001—2021年间,对玛雅关注较多的作者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郭哲韬(5篇),霍侠(4篇)和辽宁工业大学的张真(3篇),其他作者的发文量皆不足3篇。其中,郭哲韬主要研究玛雅作品中种族和性别主题的诗歌,从民族主义、黑色权力以及黑人女性的觉醒三个方面出发,诠释诗歌内容,再现黑人女性的觉醒过程。霍侠主要讨论其叙述技巧、小说主题以及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张真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小说主题以及三代黑人女性形象出发,重新解读《笼中鸟》蕴含的文学意义。但是,从内容上看,霍侠主要分析了玛雅奶奶、母亲以及老师三类形象,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主人公,而张真不仅分析了玛雅奶奶和母亲,还分析了小说中的“她自己”。从范围上看,霍侠的研究范围较小,仅限于对玛雅影响重大的三位女性,张真的研究更加具有概括性,涉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同一类黑人女性形象,概括性地揭示了黑人女性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总之,国内对玛雅研究的主要学者和机构多属外语学院、文学院和教育学院。各研究者以及机构之间缺乏联系,几乎都是独立研究,这不利于玛雅研究的深入发展。

图2 玛雅·安吉罗研究的主要学者

2.4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思想的高度凝练,因此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将CNKI下载的数据导入到VOSviewer软件中,绘制出我国对玛雅•安吉罗研究的关键词图谱,如图3所示。圆圈代表关键词,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频次的多少,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共现关系。节点以及连接线的颜色对应右下方年度条,年度条展示的颜色由冷色调到暖色调,代表着年代由远及近。

图3 玛雅·安吉罗研究的关键词分析(2001—2021)

图3共有238个关键词,除“玛雅•安吉罗”外,“《笼中鸟》”“黑人女性”“成长主题”“种族歧视”“觉醒”等关键词最为显著,且《笼中鸟》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可见,玛雅作品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小说《笼中鸟》,该书被认为开创了黑人自我意识觉悟的新纪元,也是美国黑人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因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玛雅的作品多以个人亲身经历为基础,展现美国社会对黑人女性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因而引起众多读者尤其是美国黑人的共鸣,唤起黑人斗争和解放的意识。少部分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玛雅的诗歌,这有助于研究者发现玛雅作品的共性。总体来说,学界的玛雅作品研究集中在《笼中鸟》,对玛雅其他作品的研究匮乏,研究领域不够丰富,鲜有玛雅涉足的戏剧、电影和音乐等领域的研究。文章根据可视化图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析《笼中鸟》研究热点:

(1)黑人女性双重他者地位。《笼中鸟》是玛雅最具代表性的自传体小说,是美国自传小说的里程碑。在收集到的112篇文献中,有77篇是关于《笼中鸟》的研究。其中有关黑人女性主题的研究数量最多。非裔民族女性的身份使得他们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弱势群体,她们被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化,成为种族和性别意义上的他者,而黑人女性突破桎梏的根本策略,就是做到经济独立并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可。玛雅一家的三位女性有着不同的个性,但都自强自立,坚毅顽强,在面对父权和白人的双重压迫下,她们实现了不同的人生价值。得益于社区母亲,祖母和黑人社区,玛雅在民族意识觉醒后决心争取黑人女性话语权,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玛雅生活的时代恰逢美国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时代,她的作品是当时美国社会的映射。作者以女性作家的身份着重强调女性的力量,这是小说中永恒的主题。刘沥在评价玛雅的《笼中鸟》时指出了该作品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两大主题。通过玛雅奶奶带玛雅拔牙的例子“我宁愿把自己的手放进一条狗的嘴里,也不愿放进一个黑鬼的嘴里。”生动地刻画出当时美国社会的不公。刘志芳描述了一系列黑人被不公对待的例子凸显出美国社会黑人的地位低下。

(2)创伤与成长。学界对该小说的研究常把创伤和成长主题结合在一起讨论,认为其展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的困境中历尽艰辛与屈辱并顽强成长的过程。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基础,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小说所折射的黑人女性成长主题。张海燕和白英丽指出转折契机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笼中鸟》中,“黑人肤色”“失身”这两个转折契机严重影响了玛雅的一生,也使得玛雅对自己的身份和性别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张几木指出玛雅遭受的种族和性别创伤,并从成长领路人和成长顿悟两方面解读了《笼中鸟》,并详细探讨了奶奶以及弗劳尔斯夫人帮她找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顿悟。通过类比《笼中鸟》和其他成长小说,有利于深入理解黑人女孩的艰难处境和无法言说的震撼经历,从而意识到健康的成长环境或成长生态系统对黑人女孩成长的重要性。

(3)写作特色以及叙述技巧。王潇以“三维事实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其自传性。霍侠指出《笼中鸟》的特色在于其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和丰富的修辞,认为玛雅的自传小说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的叙述技巧,即双重视角的转换、独具一格的叙事结构和多样化的语言,是对2014年研究的补充和发展。张紫鹃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分析了作品的文学性,将自传融入文学中,推动自传文学进入了新高度;王文秀探讨了玛雅自传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其真实性体现在作品与亲身经历吻合,艺术性体现在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独具特色的叙事结构,这是对霍侠的叙事风格研究的概括。

3 结 论

通过整理近二十年来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借助VOSviewer科学计量学工具,对玛雅作品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学界对玛雅作品研究关注度小,相关批评文章总量少,且涉足的文学作品非常有限。除《笼中鸟》外,学界对玛雅其他作品的研究及其匮乏,且缺乏对玛雅作品的戏剧、音乐、影视等领域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自2014年玛雅过世后,学界对玛雅的研究有上涨趋势,但后劲不足。总体来说,除《笼中鸟》外的单一文本研究外,学界需综合探究其他维度,跨学科研究可成为玛雅研究的未来学术增长点。除拓宽小说的研究主题外,更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可以采用影视和话剧等形式,扩大玛雅作品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并逐渐认识玛雅的作品,以深化对其小说内涵的认识。

猜你喜欢

玛雅发文安吉
四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失落的玛雅文明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世界最美婚礼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探寻玛雅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