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2022-08-26斯琴如意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期刊文献阶段

斯琴如意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0 引 言

智慧图书馆概念由芬兰学者艾托拉提出,其本质是指将智能技术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从而实现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融合与创新。随着智能技术的驱动,目前图书馆发展由传统图书馆转变为智慧图书馆,共历经5个阶段。智慧图书馆相比传统图书馆有诸多优点,比如不受空间所限制,但同时又能被用户切实地感知。在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伴随着“智慧”思想的广泛应用,我国关于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研究逐渐深入,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领域,诸多文献成果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与视角,如:李秋平等认为未来智慧图书馆应该主动融入智慧校园建设体系,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程焕文等提出智慧图书馆是由智慧平台、智慧服务以及智慧空间组成的智能化图书馆生态体系;胡娟等总结了我国智慧图书馆核心要素与研究成果,整体规划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进而形成评估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框架。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对智慧图书馆主题文献进行梳理,结合可视化分析软件共同探寻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热点主题和演化路径,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找到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的未来方向,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智慧化发展目标。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章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智慧图书馆 ”为主题进行检索,学科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文献语言选择“中文”,检索范围选择“期刊”。同时,为保证数据足够且充分,及避免因数据量过大影响分析,选取2016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30日这一时间段,为了保证检全率,人工剔除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总共检索到1 015篇文献,均为有效数据。以下对文献年度分布量等对年份完整度要求高的情况将根据全年文献数为样本。

1.2 研究方法

文章使用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相比较其他可视化软件可以创造性地将历时性和结构性结合起来,将知识基础映射到知识前沿,其具有寻找径的知识图谱功能,可以更好地展现某一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另外,还将借助具有图形展现能力强、展现知识领域结构以及侧重科学知识的可视化等优点的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除外,面对近年来急剧增加的智慧图书馆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可以实现在众多累计的文献中清晰且全面地掌握该领域的基本学术现状、研究演化路径以及未来发展态势。

2 文献概况统计与分析

2.1 文献年度发表分布

邱均平教授在其编著的《信息计量学》一书中指出:在特定时期内,将某一学科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并由此绘制出文献增长曲线,这对探究该学科目前达到的研究阶段和预测未来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文章通过统计每年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文献年度分布规律以预测文献的增长趋势。

从这五年发文量(表1)可见,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2016年—2017年),该阶段发文量均在100篇左右,呈缓慢上升趋势,年度增长率为0.312,这说明该阶段智慧图书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刚刚应用于其中,还处在研究初创阶段。阶段二(2017年—2019年),期间文献数量增长为原来的2.5倍,上升曲线变陡,呈直线上升趋势,这说明此阶段智能技术有了大幅提升,展现了研究人员对该领域较高的关注度。阶段三(2019年—2020年),文献增长率只有0.013,大致呈水平趋势,说明该阶段专家学者依然保持高度关注,说明我国智慧图书馆尚处于发展深化期,所以未来几年,随着智能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预测智慧图书馆发文量将继续保持缓慢增长趋势。

表1 文献量及文献增长率

2.2 文献分布规律分析

按照布拉德福定律,为分析期刊中具体分布情况,按以下步骤进行区域划分:首先,按照布氏定律理论思想,计算出智慧图书馆领域中的布拉德福常数约为5,期刊累计总数为789个,核心期刊数为56个。其次,根据布氏定律,将核心期刊划分为三个区域,各区域所含期刊数量应该呈1::的等比数列关系,并且这三个区域总数为56。最后,绘制核心期刊区域分布表,核心区域期刊数量为4个,相关区域期刊数量为9个,非相关区域期刊数量为45个,每区域文献总量依次为45篇、77篇、54篇。基于此结果(表2),可见处于核心区的两个期刊平均发文23篇,占总发文量的26%,代表着我国智慧图书馆文献成果水平。相关区虽然发文量均值没有核心区高,但是总发文量在三个区域占比最高,成为发文期刊中的主力区域。

表2 核心期刊区域分布表

2.3 文献作者分布

根据洛特卡定律,文章收集的共1 015篇期刊文献中,排名在前274名的作者完成了半数的文献量。根据洛特卡定律,完成半数文献量的作者应该等于作者总数量的平方根,所以原本应该前23名作者完成这一数量,但排名前23位的作者仅仅发表117篇文献,只占论文总量的11.5%,与理想值(50%)相差甚远。其中,杰出科学家(发表文献数在8篇以上)共完成19篇,占全部文献数量的1.9%。所以根据洛特卡定律,当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发文量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持续的、高产的作者群体。

2.4 研究机构分布

智慧图书馆研究发文量在前五名的研究机构均为我国高校,分别为武汉大学(23篇)、华中师范大学(13篇)、南京晓庄学院(12篇)、四川外国语大学(11篇)、曲阜师范大学(10篇)。由图1可见:武汉大学发文量出现较大回落,稳定性较差;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与四川外国语大学波动程度较小;南京晓庄学院没有回落且在2019年开始突然出现直线式上升,这说明该学院在2019年加大了对智慧图书馆的关注,可能是该校图书馆相关学科引进了高端技术人才,或者发掘出了学科优势。此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大学文献发表时间较早,体现出其图书馆学科厚重的实力。

图1 前5名发文机构文献数对比

2.5 词频分布规律及热点主题分析

2.5.1 词频分布规律

根据齐普夫定律,频词数排在第二名的比重应该为第一名的50%,第三名为第一名的33.3%,最后一名应该为第一名的0.6%。文章将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按频词从高到低排序的实际情况则是:第二名比重约占第一名比重的57.6%,第三名的比重约占第一名的55.3%,最后一名约占比2.3%。相比之下,实际情况均高于齐普夫定律理想值,说明我国智慧图书馆相关关键词略显集中化,相关文献研究热点略微相似,还需要进一步对主题进行开拓和创新。

2.5.2 热点主题

由图2关键词聚类图谱可见,热点主题有智慧服务、大数据、高校图书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1)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智慧服务,发展智慧服务首先要加速智能设备的一体化建设、改进RFID设备并统一其标准;其次重点关注检索、挖掘和知识推荐的智慧化以提升个性化服务。(2)大数据一词从2012年兴起,随之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如何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成了热门主题。所以,图书馆应抓住大数据的发展机遇,主动掌握和利用好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科研数据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帮助智慧图书馆迎接新一轮数据时代变革。(3)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面对智慧化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重新思考新的体系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应该构建智慧型学科服务框架体系和知识地图,以期更好地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学科服务与引导。(4)物联网是智慧图书馆重要的支撑与基础,智慧图书馆离开物联网将会变成空中楼阁,所以在图书馆中普及和部署物联网将会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图书馆转变为智慧图书馆的脚步,但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物联网还没有体现出它应用于图书馆的重要性,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不足,所以需要加大推广与深入研究。(5)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发展能够帮助智慧图书馆尽快融入信息化时代,所以智慧图书馆需要有效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以建设更加全面化的智能图书馆服务。

图2 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3 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的演进路径

文章使用Citespace V软件构建以一个二维坐标系的形态展现文献之间的更新与相互关系以及知识演进过程的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演化路径图谱(图3),并检测关键词突显率功能,得到了突显率较高的15个关键词(图4),最后结合智慧图书馆领域学者研究视角以及关键词疏密程度,大致将我国智慧图书馆分为三个时期。

图3 研究演化路径图谱

图4 关键词突显率知识图谱

3.1 研究起步阶段

2016年—2017年,“云计算”“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技术”“rfid技术”等关键词开始被关注,成为这一时期内研究热点主题,但多从概念、内涵、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2016年智慧图书馆主要依靠的是物联网,rfid技术是其核心感知应用,而到了2017年人工智能开始被应用,这反映出智能图书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另外,从2016年出现的关键词研究频次上来看,这些关键词迄今为止都是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核心领域,再由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新的关键主题,图谱中关键词之间的疏密程度反应较清晰,由此可见该阶段为研究的基础发展期,但也反映出图书馆正在积极主动地迎接智能时代。

3.2 研究成长阶段

2017年—2019年,研究重点逐渐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研究,文献数量呈直线式上升,“服务模式”“数据挖掘”“用户画像”“智慧校园”“区块链”等关键词构成现阶段研究热点主题。其中,“智慧管理”“信息服务”等11个关键词发生突变并呈爆发式增长,且对比研究起步阶段突变词,不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多元化,其中“人工智能”与“服务模式”节点最大,人们不再只注重智慧图书馆的外化特征,而开始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来帮助智慧图书馆完成转型。这一阶段主要以智慧化目标来研究、探索和解读智慧图书馆,已经形成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

3.3 研究深化阶段

2019年—2021年,从知识图谱中可反映出主要内容有:“图书馆建设”“空间再造”“知识服务”“5G”“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技术”等,其中“智慧校园”一词从2019年开始发生突变,智慧图书馆需要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来改善其基本环境,两者互相成就,共同促进智慧图书馆智能化、高效率的服务。研究成熟发展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较,建设内容更加紧跟国家实时政策,文献数量呈现小幅度上涨趋势,从文献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看日趋成熟并且保持落实智慧化发展目标。除了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将新兴技术应用到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中,此阶段展现出相对持续稳定发展态势。

4 结 论

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5年的相关文献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对我国智慧图书馆文献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我国智慧图书馆起步发展较晚,近两年处于高速发展态势,整体文献数量保持上升趋势,相关文献内容由一开始的理论研究逐渐转变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从智慧化服务研究转向智能技术研究,从单一学术研究到紧跟国家实时政策研究,这些演化过程都反映出我国智慧图书馆落实智慧化发展的决心。在对文献和演化路径分析的过程中,也看出了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困境:图书馆内、馆与馆之间应用系统的对接、互联以及共享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对系统的完善;数据交互过程中数据安全缺乏保障;专家学者在关注技术应用研究的同时,缺少对智慧图书馆整合实践研究的关注,缺乏人文与技术间的融合等。因此,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还应注重数据建设制度、数据安全防护、技术整合与应用、知识精准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实施连接用户数据、数据深度挖掘、后期服务扩展等方面的优化,来加速智慧图书馆转型,展现其社会价值。文章还存在诸多不足,望今后可以扩大样本数据来完善该结论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期刊文献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期刊审稿进度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