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30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性评价

2022-08-25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路段交通事故驾驶员

周 磊

(又又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项目概况

G30连霍高速新疆境内乌奎段位于乌鲁木齐市与奎屯市之间,大致为东西走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6°55′40.17″~87°29′42.23″,北纬43°48′00.81″~44°06′08.55″之间[2]。乌奎高速改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研究起点位于乌鲁木齐西山互通立交处,与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终点相接,终点位于昌吉高新区西侧(乌奎高速K3663+994.542),路线长度59.491 km。

乌奎高速公路作为新疆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具有举足轻重重要地位。乌奎高速从建成到投入运营已超20余年,安全性评价可参考的数据资料丰富,项目在正常运营期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资料对改扩建项目的改建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鉴于此,项目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集了乌奎高速K3604~K3846段发生的共计158起交通事故,并对交通事故数据的进行了具体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工作。

评价从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事故形态与死亡受伤人数、事故原因等5方面分析了既有乌奎高速的交通安全现状。

2 事故时空分布

2.1 空间分布

从图1中的交通事故空间分布规律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次数沿公路纵向呈波动趋势,且各个路段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明显不同。对比各路段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可发现,事故主要集中在路线前半段,其中K3640~K3670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最多。这表明该路段为事故多发路段,改扩建工程方案研究及后续设计中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优化道路线型指标、完善安全设施、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来改善行车环境,全面提升行车安全性。

图1 交通事故空间分布规律

2.2 时间分布

(1)月分布

研究公路的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情况,可以根据不同月份的事故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对公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3]。通过对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天山北坡寒冷地区事故随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图2即为调研路段的事故月份分布情况。

图2 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规律

从图2中的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规律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次数在4月、6月和10月达到极大值。可见,事故多发生在夏季和秋末冬初。根据项目所在地区近几年气象资料表明,夏季气温最高达34~40 ℃,高温导致驾驶员容易疲劳或者车辆爆胎,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率的增大。另外,项目所在区域10月开始下雪,且冻结时间持续数月,气温较低,路面积雪,路面摩擦系数较低,气候环境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引发交通事故。

(2)小时分布

由于人们出行的习惯,公路交通量随一天24 h呈周期性变化。公路一天交通量也有高峰期和低峰期之分,而交通事故随时间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别。图3即为调研路段的交通事故随时间的分布情况。

图3 交通事故0~24时分布规律

从图3中统计结果可知,20时至6时为交通事故多发时段。从20时开始,事故发生次数明显增加,到凌晨1时时到极大值,并直到6时保持较高的事发数,此后事故起数显著降低。这是因为夜晚至凌晨正是驾驶员最为疲劳的时候,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发事故。此外,该时段因光线不足,导致视距大幅下降,这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事故形态与死亡受伤人数

按照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按发生形态主要分为碰撞、翻车、侧面相撞、尾随相撞、正面相撞等几种类型[4]。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相同的事故形态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起因。图4即为调研路段的事故形态分布情况。

由图4中事故形态分布规律可知,改扩建路段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主要以追尾和碰撞静止车辆为主,两类事故约占总事故起数的69%。这两类事故起因相似,主要原因是由于道路线形良好,视距大,路侧可供参照的结构物较少,驾驶员在驾驶中难以察觉超速行驶, 注意力也在一定程度降低, 一旦前方道路出现状况,易因操作不当或刹车不及时引发追尾事故。因此,在追尾事故多发路段应设置速度反馈设施,提醒驾驶员当前速度状况,尤其对超速驾驶车辆提出警示[5]。而碰撞静止车辆主要由驾驶员对与障碍物间纵向距离判断不准确或驾驶疲劳、操作不当引起。因此在这类事故多发路段,注意完善相应警示标志,增加车距确认标线、标志等安全设施。

由图5中事故形态与平均死亡、受伤人数之间的对应分布规律可知,车辆自翻与侧面碰撞造成的平均死亡与受伤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交通事故形态,因此改扩建设计中针对车辆自翻与侧面碰撞事故多发路段,需要查清事故发生原因,明确事故与道路驾驶环境或线型指标间的联系,将存在的问题一次性整改到位,不留任何安全隐患,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图4 交通事故形态分布规律

图5 平均死亡与受伤人数分布规律

4 事故原因

由于改扩建工程的特殊性以及安全性评价的前瞻性,对交通事故起因与该类事故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非常具有价值。通过对事故起因的研究,在方案研究及实施阶段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人为措施大幅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交通事故原因与对应事故率之间的关系可知,研究路段交通事故起因主要为驾驶员操作不当、疲劳驾驶和未保持安全车距,这类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总事故起数的71%,这与图4中事故形态分布规律相符。由于高速公路车辆行驶速度快,如刹车距离或反应时间不足,疲劳驾驶和未保持安全车距是易引发车辆碰撞和追尾事故。

5 结论与建议

国内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意义重大。通过安全性评价,可以将安全隐患准确定位到具体路段、具体指标或具体环境因素上,从而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来改善道路安全状况。针对因线形复杂引发的交通事故,通过优化道路线形,增设安全设施来改善行车环境,提升道路安全性;针对因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可以在硬路肩内设置“隆声带”,警告车辆偏离行车道。

另外,在路侧开阔、环境单调,易提升车速、降低注意力的路段,可以在路侧设置标识小品,并给予语言提示,聚拢驾驶员视线,提升注意力;针对违章超速现象多、追尾事故多的状况,采取相应的速度管理措施,特别是限速措施以限制小型车的最高速度和货车的最低速度,缩小车型间的速度差,同时设置速度反馈标志和警示标志,警告驾驶员超速的危害。

猜你喜欢

路段交通事故驾驶员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数预测研究
多中心、多路段、协同应急指挥系统探析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区域路网关键路段识别
预防交通事故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