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2022-08-25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国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田 林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或难点】

1.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古诗课文,感知传统节日

1.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

学生读古诗朗朗上口,在愉快的氛围下展开对传统节日的学习。

2.总结古诗中的三个节日及三个节日中的习俗。

简单说出古诗的主要内容,从主要内容中了解习俗。

3.体会古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元日》:新桃换旧符,以旧换新。

《清明》:在一问一答中将忧愁思绪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心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到过节就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4.定义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每个节日都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如:儿童节、国庆节不是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古诗文导入,有亲切感,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了解一些传统节日与习俗。】

二、交流课前调查,展示学习成果

1.课前每小组交流,想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各自展开活动。

集体交流:(1)明确讨论目的: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

(2)了解需要收集哪方面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收集资料的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过节时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有关节日的古诗;节日的习俗……

收集资料的途径: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2.课中汇报传统节日调查结果。

课前,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了解,把调查成果展示出来。

汇报要求:汇报对节日的了解、主要习俗和过节的过程。

预设:

春节:放鞭炮、拜年、贴春联、吃年夜饭、给压岁红包

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语

清明节:扫墓、祭祀

……

展示交流,本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其他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最后评选“优秀展示小组”。

3.教师选取节日中的一件事进行重点讲解。

预设:春节,吃年夜饭

(1)你知道哪些描写春节的古诗呢?

《元日》《除夜作》《守岁诗》……

(2)了解节日习俗:年夜饭

出示年夜饭的照片,谈谈对年夜饭的感受。

师:除夕夜,我们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来回忆一下,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①学生交流,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和教师提前准备的年夜饭照片进行回忆讨论。

②提问回答,进行展示介绍。

总结:年夜饭中的饺子、年糕、鱼,都寄托了中国人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3)在吃年夜饭时,会表达哪些祝福?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年夜饭能体现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你们在吃年夜饭的时候都会向谁表达你的祝福呢?

生自由回答。

总结:晚辈向长辈拜年,希望他们身体健康,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希望晚辈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年夜饭是春节时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在交流分享中展示调查学习成果,收集到合适的材料是调查的关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通过对节日中某一项活动的讲解,把节日的习俗具体化,学生在习作时有了落脚点。】

三、揭示写作要求,构思写作提纲

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自己在家过节的过程,以及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1.选定写哪个节日。

2.选择节日中哪个活动重点写。

3.内容写具体(过节的过程)。

四、完成习作初稿

第二课时

一、回顾传统节日内容,明确写作标准

二、赏习作片段,交流评价

片段一:内容写得过于笼统,没有具体聚焦习俗。

早晨一起床,我就激动得乱蹦,因为今天就是春节了!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中午,可妹妹、老爹、老妈等都没来,我有点着急。快两点时,他们终于来了!五点左右,爸爸开始烧饭了,有大龙蛇、螺蛳、蛋炒饭……各式各样的菜肴,看上去就美味。晚上,我们开始吃饭了,有人喝汤、有人吃龙虾,看上去吃得津津有味。不久,联欢晚会开始了,台上有人演小品,有人唱歌,有人说相声,还有人跳舞,表演众多,精彩绝伦。我和妹妹看了一半儿,就玩积木去了。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到凌晨一点了,我就去睡觉了。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片段二:节日活动没有代表性,感受不到节日氛围。

春天,万物复苏,我们一家兵分两路,爸爸和爷爷、奶奶去扫墓,我和妈妈去踏青。妈妈约了许多朋友。我们去骑了四人自行车。我们慢慢地欣赏路边的油菜花。我们欣赏得太入迷了,车差一点掉进了水沟里了。我们慢慢地到终点了,付了50元,可是我觉得太值了。我们走了,可春天还没走。

三、互赏习作,共同学习

1.同桌相互阅读文章,根据本次习作评价的标准互评习作,要求如下:

(1)交换阅读对方的文章,依据评价标准进行星级评定。

(2)用红笔勾画出有关过节习俗的语段,进行批注。

(3)对每篇文章提出至少1条修改建议。

2.同桌推荐优秀文段,在全班分享。

四、优秀习作展示

(一)节日活动篇

清明之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清明既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个节气。

扫墓是大家都知道的清明主要习俗之一,也是我们家清明必须安排的小活动。这天上午,阴雨蒙蒙,空气中含着一股春天的香味,我们一家人来到深山里扫墓。山路蜿蜒伸展,跨过了一条条山泉小溪,再爬上陡坡,来到了外婆妈妈的坟前。我想:既然是外婆的妈妈,我应该称呼她太奶奶吧,外婆肯定特别思念她。外婆拿起扫帚、锄头,把坟周围小心地扫了一遍、锄了一遍,弄得干干净净。外婆从袋子里拿出许多祭品,开始祭拜。我们向太奶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外婆唠唠叨叨地向她妈妈说了一些近期发生的事,也回忆着往事。听得我鼻子酸酸的。

清明节扫墓真是一个让人回忆满满的活动啊!它让我知道以我们得更珍惜身边的人们。

小结:每个节日的不同就在于节日中的习俗不一样,这也给了节日不一样的仪式感。

(二)节日美食篇

节日中的老大

过春节,可是少不了年夜饭的,年夜饭在春节中可是一个很重要的主角呢!请随我来到我们家的厨房。咦?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呀?原来是鱼呀,年夜饭中的重头戏。“砚禾,饿了吗?鱼来了,年年有余的‘余’来了。”妈妈端着鱼来了,这条鱼色泽鲜艳、肉质肥美,看起来就很好吃。我的口水都快被它勾出来了!

二号食品——饺子。包“饺子”了!我和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饺子皮,用擀面杖擀面皮儿,这样,一会儿包饺子就好包了。擀好饺子皮,妈妈又拿出早上准备好的肉馅儿。妈妈把饺子包成元宝形,我包的饺子是普通饺子。包好了,饺子下水了。“饺子来了,快来吃!”

吃完饭,我们放鞭炮。随着爆竹声声,新年来了!

小结:节日中的美食是小朋友们所喜欢的,所以他们写的很多内容都是与美食有关的,在节日美食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国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