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疗效观察

2022-08-25苟旭蕾魏丽娜张志伟张立娜

吉林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清肺阿奇霉素

苟旭蕾,魏丽娜,张志伟,张立娜

(1.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北京 100026;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长春 130000;3.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儿科,上海 201800)

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患儿起病较急,初期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发热、痰鸣、喘促等表现,如未获得及时妥善的医治,可累及机体多脏器,使患儿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等炎症相关因子参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进展过程[2]。目前,对于此病,西医多在对症支持基础上应用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对病情起到缓解作用,但部分患儿易因对其产生耐受性而导致疗效不佳甚至失效[3]。中医研究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由痰热壅肺所致,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佳的效果[4]。为此,本研究探讨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清IL-13 等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更有效地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020年1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102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参照第8 版《儿科学》[5]有关标准。中医参照《小儿肺炎咳喘中医诊疗指南》[6]制定痰热闭肺证诊断标准:1)主症:发热、喉间痰鸣、咳嗽、喘促、痰壅、鼻煽;2)次症:胸闷胀满、泛吐痰涎、面赤口渴、大便硬结、小便黄短;3)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具备上述主症两项及次症3 项,再结合舌脉象,即可确诊。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入西医组(n=51)、中西医联合组(n=51),组间基线资料(见表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2 组基线资料比较(n =5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上述西医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且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证;2)年龄为3~14 岁;3)入组前1 周未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对疗效观察有影响的药物;4)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加。排除标准:1)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2)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3)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合并严重脏器疾病;5)对受试药物存在使用禁忌;6)未按要求进行治疗。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退热、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在此基础上西医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即将注射用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型号:20170815,规格:0.125 g)10 mg/(kg·d)加入100 mL 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内行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续治疗4 d,停用3 d 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批号:20180122,规格:0.1 g),连续使用4 d 后停药。中西医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肺汤治疗,方剂组成:葶苈子、甘草各4 g,炙麻黄5 g,炒苦杏仁、炒苏子各6 g,黄芩9 g,鱼腥草12 g,生石膏18 g,结合患儿病情进行加减。将上述药方水煎取汁300 mL,<5 岁患儿每2 d 服用1 剂,≥5 岁患儿每天服用1 剂,均温服,每日3 次,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于2 组治疗前、治疗14 d 后进行统计。主症评分标准:①发热:腋温<37.4 ℃计为正常;37.4~38.0 ℃计为2 分;38.1~39.0 ℃计为4 分;39.0 ℃计为6 分;②其他主症:无,计为0 分;偶有,可忍受计为2 分;频发,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计为4 分;持续存在,对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计为6 分。次症评分标准:无,计为0 分;偶有,可忍受计为1 分;频发,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计为2 分;持续存在,对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计为3 分。主、次证积分相加之和得到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15 分评定为病情分级轻度,16~30 分评定为病情分级中度,≥31 分评定为病情分级重度。2)肺功能检测:采用肺功能测试仪(厂商:日本捷斯特公司,型号:HI-101)检测2 组治疗前、治疗14 d 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等肺功能指标。3)血清细胞因子检测:于治疗前、治疗14 d 后采集2 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8 cm)10 min 后取上清液检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IL-13 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2 组疗效进行评价。治愈: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或以上;显效: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或以上但未达到90%;有效: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或以上但未达到70%;无效: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在30%以内。

1.6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确认符合正态分布后用均数±标准差()描述,2 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四分位间距M(P25-P75)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描述,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n =51) 例(%)

2.2 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M(P25-P75)(n =51)

2.3 2 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n =51) 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n =51)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西医组比较,△P <0.05

2.4 2 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 =51) pg/mL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 =51) 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西医组比较,△P <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为一种非典型性肺炎,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明了,多认为气道炎症反应在其发生、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后可利用其顶端结构和宿主细胞膜表面特定受体结合而牢固地吸附于细胞上,并通过局部定植及不断繁殖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促使其产生IL-8 等因子,该类因子可激发炎性反应,诱导多损伤效应,导致肺组织及其他器官受到损害[8]。此外,IL-8 等因子可激活IL-13 等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对过度炎症所致的免疫损伤起到保护性作用,以维持人体免疫平衡[9]。

目前,临床尚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效方法,西医以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为主。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常用的一种,具有起效迅速、抗菌活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但长期使用该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风险,部分患儿无法从中受益[10-11]。

近年来,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受到儿科领域关注。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肺炎喘嗽”范畴,中医研究认为,小儿形气不足,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如外感风邪,经口鼻入里,侵犯肺卫,致肺气被束,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生痰,痰郁化热,痰与热结,壅闭于肺,气机阻滞,遂成肺炎喘嗽[12]。故痰热闭肺为本病主要病机,治疗宜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为第一要义[13]。清肺饮为本院自拟方剂,由古方麻杏石甘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炙麻黄宣肺平喘,为君药;石膏清热平喘,杏仁润肺止咳,共为臣药;葶苈子利肺平喘,苏子降气消痰,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四者合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理气、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本研究将此中药联合阿奇霉素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组总有效率和西医组相比明显更高;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提示采取本研究中西医联合疗法对本病患儿中医症状的改善效果更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清肺饮中的组分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4-15]: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可对气道平滑肌起到舒张作用,有利于缓解气管痉挛,进而达到平喘的目的;杏仁可在人体相关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氢氰酸,能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而抑制咳嗽喘息;苏子可减少气道分泌物的生成,并具有抑菌作用;黄芩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而黄芩甙元可对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清肺饮可通过多靶点效应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起到综合调治作用,从而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血清IL-8、IL-13 水平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分析其原因为黄芩、杏仁、鱼腥草含有的某些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等具有抗炎作用,可促进气道炎症吸收,进而使血清IL-8、IL-13水平得到有效下降[20]。此外,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PEF、FVC 测定值均明显高于西医组。可见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饮可提升患儿肺功能。

综上所述,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治疗中应用,其疗效优于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症状,显著降低患儿血清IL-8、IL-13 水平,明显提高其肺功能。

猜你喜欢

清肺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清肺茶
阿奇,出发
阿奇霉素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
食物防霾靠谱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