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完博,我跟自己和解了

2022-08-22陈莞桢奥托盖理克大学

大学生 2022年8期
关键词:樱花树大佬校门口

文/ 陈莞桢 [ 奥托·冯·盖理克大学(德)]

校园里的雕像

终于到了毕业答辩这一天。

撑完45分钟的演示加45分钟的问答,我被导师请出门,答辩委员会的几位“大佬”则留在教室里决定我的“生死”。几分钟后,导师打开教室的门,喊我进去,并在台前与她面对面站定,然后她郑重地告诉我,我通过了。我双手捂嘴,控制自己不发出欢呼声,台下的教授们见状纷纷笑起来。两名男教授走上台来,与我“击拳”相庆。“击拳”——两人双手握拳,轻轻对撞一下,这是德国自疫情以来取代握手的社交礼节。做完这些我才意识到,还有两名资深教授在线上待着,他们正通过摄像头笑着看我。

我的毕业论文答辩大概是我在这里经历过的人数最少的答辩现场,现场除了我就只有我的导师和另外两名相对年轻的教授,两名学院“大佬”以及学院里的其他博士生均在Zoom上看直播和提问,到底几人在线我也不知道。

此时我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就像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那样。我首先对自己的导师说,我很感谢她的鼓励。当我的论文初稿不成体统时,改完一次后她说:“你是可以拿到学位的。”后来我参加了几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她发邮件说:“你上轨道了。”答辩前,听完我的演练后她说:“你已经准备好了。”

其实读博期间和导师的相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彼此在思维方式、处事方式上的差异从第一次面谈就露出端倪,并贯穿始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我对自身能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感,对自我价值也产生了很多怀疑。这让我意识到,我的内心深处对导师有一份依赖,依赖于她的主动支持,也依赖于她对我的肯定。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师长或上级的青睐于我而言并非太难,我也满意于自己的表现,自得于自己的“贡献”。我痛苦地发现,当有一天这些变得难以捕捉时,自己竟如此无所适从。

校门口的樱花树

因此博士生涯里我内心有过很多类似“值不值、配不配”的问题。比如为做研究我发过一份问卷,填完需要将近30分钟,而我又不能为受访者提供任何物质回馈。我说,素不相识的人凭什么花半个小时来填写问卷。听到我的话,一位德国老太太回答:“别人可以纯粹想帮忙而已。”比如,我得到过一份奖学金,那是学院里一位当时并不认识我的教授为我极力争取来的。这个奖学金每半年每个学院只有一个名额,我因故直到Deadline那天才提交申请,而此时院里已有人选。后来奖学金批下来了,我的导师和另一位经办人先后告诉我,负责奖学金申请的教授为我多争取到了一个名额,用我导师的话说:那是一场战斗!我想给他发个邮件表示感谢,但我的导师说不必了,这事按理本来也不该让我知道。

有幸得到了奖学金,我心里却始终不安。过去在大学里年年拿奖,我心安理得,因为那是自己用优异的成绩换来的。可眼下的奖学金并非对我表现的嘉奖,而是对生活的资助,为此我总有种“无功受禄”的感觉。

这位教授也在这次的答辩委员会里,正是线上的两名“大佬”之一。答谢完我的导师后我转身面向电脑,对着这位教授说:“我也要感谢你——感谢你批阅我的论文,感谢你支持我申请奖学金。你可能都不记得了,几年前我曾听过一次你的演讲,本来这个演讲是用德语讲的,但因为我的突然出现,你做了一个临时决定,改用英语讲完了全部内容。”教授或许根本不记得此事,即便记得,应该也不知道眼前的我就是当时现场唯一的中国面孔。

事实上当年的我也曾为这样的优待多次问过自己:我值得让在场的所有德国人陪我听一场英语演讲吗?教授的举动告诉我,他认为值得。一次次平白无故地“得到”后我终于意识到,我常常以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这样才“配得”所有的礼遇和荣耀。然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并非自己用什么交换而来,比如生命,比如家人的爱。即便是后天习得的技能,也很大程度依托于先天被赋予的能力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而这些都不是交换而来的。生命的价值、为“人”的尊严本就不依赖任何内外条件——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本来感谢完两位教授我就打算收官,导师提醒我线上还有一位教授,那是学院的现任院长。我认识他,我上过他的大课,但是所有的交集仅限于此。我没想到他会来,也没准备好要对他说的话,只好现场发挥:“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你总是穿得特别时髦!”这时候所有人都大笑起来。院长笑着说,他被这么一位漂亮女士赞扬简直受宠若惊。答辩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于我而言,答辩结束意味着一个时代马上要过去了。在德国留学的这些年,我花光了积蓄,也无心于恋爱婚姻。眼下的我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爱人,甚至也没有了青春。换来的一纸文凭并不能给我的未来提供任何保证,我又问自己:这一切,值吗?

我看看校园,想到课堂里那些或老派或新潮、或精英范儿或接地气的教授,想到同学之间的互动,想到食堂里一些好玩的偶遇,想到自己出过的丑发过的窘,想到校门口那棵每年四五月都开得异常好看的樱花树……所有这些都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了。这些年的经历让我知道了不求回报的付出是为“爱”。被爱过的人,能接纳自己和他人的软弱;能心存感激地“得”,也能不求回报地“给”;能看得见鳏寡孤独,看得见先天有缺失的人,看得见在困厄中挣扎的灵魂。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不值得”呢?

猜你喜欢

樱花树大佬校门口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樱花树为什么不开花
车界大佬谈心
来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2017浪漫映象 甘露珠宝春夏新品 樱花树下的浪漫之约
2017浪漫映象 甘露珠宝春夏新品樱花树下的浪漫之约
舌尖上的校门口
Jeffery the Giant
“不会穿衣”的互联网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