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也是“优化问题”

2022-08-22吴清玉北京大学

大学生 2022年8期
关键词:绩点底气等式

文/吴清玉(北京大学)

作为一个学数学的同学,在我的眼中,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抽象为数学问题。

学期初选课投点是概率统计问题,每天食堂买饭买菜是排列组合问题,毕业季把行李塞进行李箱是立体几何问题,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个“优化问题”。在数学上,优化问题就是求解某个给定函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点。这就像攀登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远方的峰顶未知,但是脚下的路清晰可见。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就像登山途中的每一个岔路,那么,这条路应该怎么去找?

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叫作最速下降法,就是每一次都沿着山势上升最快的方向前进。这种看似短期内都在以最快速度上升的方法,在整体上却不是最快的方法。我经常会被师弟师妹们问到:我很想选修某一门课,可是担心考不好影响绩点,那还要不要选?不同人的情况不同,我的答案也会不同,但是当我自己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都简单直接:要。虽然我自己为这种莽撞没少付出代价:比如听不懂的课、写不完的作业、由绿转黄的绩点,但是我从未后悔,我在这些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极大地帮助了我快速理解后续课程和科研工作中的内容,宏观上省下了不少的时间。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作出选择时要将目光放长远,而不是拘泥于当下的最优解。

学习、科研都是如此,不能太在意短期得失,甚至不能在意结果。人生不是推理题,付出和收获不能通过一两步简单的逻辑推导得到关系,很多时候只能坚信我们能找到人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能找到那迷雾中的峰顶。我的本研项目曾因无法证明一个等式而停滞了好几个月,在我和合作学长多方求助无果后,我把这个要证明的等式存在了手机里。虽然每次看它我都会觉得毫无头绪、毫无希望,但是我还是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在一个深秋的夜里,幸运女神眷顾了我。我独自一人坐在北大南门外的烧烤店,对着等式再次发呆。突然,证明思路和羊肉串的香气一起飘进了我的大脑。没带纸笔出门的我一路小跑冲回寝室,在室友错愕的眼神中急急忙忙开始验算——结果是正确的。

这件事让我更加坚信,生活是需要一种信念感的。我坚信,我做过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蝴蝶翅膀的一次振动,最终能在混沌之中掀起飓风。

坚定信念绝非易事,特别是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失败的次数多了,便免不了要怀疑自己能不能找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教会我直面失败的,是大三暑假才开始接触的新运动——跑酷。练习跑酷的最大阻碍,往往是内心的恐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素质拓展中体验过高空断桥项目,两块不足1米间距的板子放置在高空,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很多人却因为害怕迈不出这一步。跑酷也是一样,我总是一边嘴里念叨着这个动作一定可以,一边在障碍物前紧急刹车,原地改口“下次一定”。用逃避和退缩,包装对失败的恐惧,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我开始练习如何失败。担心翻越障碍时被绊倒,那我就先铺上垫子,脸着地几次;担心跳上高台时踩空,那我就专门练习如何安全地踩空。当我拥有了应对失败的能力,就自然拥有了直面失败的勇气。当我的心态变为“虽然我可能失败,但是我会很安全”,往往我就成功了。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对于失败,与其因恐惧而退缩,不如坦然直面它们。学会接受自己的每一次失败,并保持每一次都能从失败的泥泞中爬起,重新尝试的勇气。

还记得4年前的开学典礼上,发言的同学提到了一条“燕园不收敛定律”:如果小明的专业是A而兴趣是B,那么一定存在一个小红,A比小明强,B也比小明强。好比有的人的人生优化问题是一个容易求解的二次函数,而有的人是一个难以求解的不可导非凸函数。他人怎样并不重要,我们的人生只是优化属于自己的那个函数。即使再难,大不了多进行几步迭代、多调试几组参数、多尝试几种算法、多努力几次,我愿意以我最乐观的心态,坦然接受一切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回首4年时光,好像北大并没有像主角一样一直矗立在那里,又好像点点滴滴出现在每一处,这正是北大本身给我的最深远的影响。我因北大而拥有了一种底气,一种放远目光、不拘泥于短期最优的底气;一种保持信念,不迷失于前方未知的底气;一种直面失败、不受困于内心恐惧的底气。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祝大家都能凭借北大给予我们的这份底气,求解好属于自己人生的优化问题。

猜你喜欢

绩点底气等式
企稳的底气
组成等式
为政底气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基于完全学分制下的独立院校的平均绩点计算方法
速填等式
国内高校学分制绩点度量模式的比较与研究
学分制下绩点设定形式探讨
六种学分(绩点)制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