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曜变建盏之路探讨*

2022-08-19倪晨曦

陶瓷 2022年8期
关键词:兔毫天目斑纹

倪晨曦

(南平市建阳区倪晨曦建盏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4200)

1 曜变建盏在瓷器中的地位

纵观我国的历史长河,建盏的出现为宋代陶瓷界增添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是到了现在,宋代建盏依旧是不少盏友心目中可遇不可求的目标。众所周知,当代保存比较完整、品相较好的宋代建盏大多都收藏于日本。

曜变建盏,又名曜变天目茶碗,同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碗”和“碗中宇宙”。它最早出现于宋朝,因当时烧制兔毫建盏时发生意外,偶然烧出了曜变建盏,又因其在窑炉中发生变化,故而称为“窑变”,后误传为“曜变”。而所谓“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状焦斑,焦斑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耀眼虹彩般的光芒,从而因此而得名。其斑纹在光线下会幻变出宛如宇宙星云深邃绚丽的耀斑和光晕,烧制的难度极高,且成品率极低,要从数十万件的建盏里才能偶然所得,因此珍稀非凡。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作为皇室御用茶具,被誉为“宋代第一茶器”。

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美丽的曜变建盏却是南宋的传世孤品,后来本有的3只也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的国宝。如今我们所能观赏到的曜变建盏是日本馆藏的珍品,日本人又叫它“稻叶天目”。

然而,2009年,在我国杭州市上城区的“原杭州东南化工厂”遗址出土的曜变天目残器(见图1)惊动了世界。虽然出土的“曜变天目茶碗”,有一部分是残缺的,但在保存下来的茶碗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器皿上的图案,曜变斑纹展现梦幻般的光彩,尤其是以偏蓝色作为基调,随着光线的变化,这种器皿会呈现出紫红色光彩,是我国所有出土陶瓷器皿中最难得可见的,这为我国考察研究曜变建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图1 杭州出土的曜变天目残器

2 曜变建盏的特点

“曜变”这个名字其实来源于日本室町时代成书的《能阿相传集》,宋朝有记载“异毫”“毫变”,没有记载曜变,所以曜变实际上是日本人记载的称呼。它被称为建盏中至高无上之“神品”。世人都知道建盏最奇妙的魅力就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曜变这种釉色是最珍贵且难以烧制的,在宋代成品率是万中无一的。

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介绍,“曜变天目”是中国宋代烧制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器皿。它需要多种元素和合适的温度才能呈现出亮丽的颜色。因为要经过精心打磨和烧制,所以极为珍贵。

真正的“曜变”盏是可以与日本馆藏的三只国宝级曜变天目(见图2)相媲美的,概括来说大概有3点。

图2 日本馆藏的三只国宝级曜变天目

2.1 曜变应符合铁胎、高温烧成特征

有人曾怀疑曜变不是建窑所烧制,但可以根据曜变盏的胎骨特征来判断,通过对窑址出土的类似标本进行鉴定,可以确认国宝曜变建盏是宋代建窑制作品。宋代的建盏必须满足铁坯和高温(1 300℃以上)这两个条件,才能形成曜变。

2.2 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

使用天然矿物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是烧制曜变盏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为了恢复曜变天目的烧制技艺,日本对其收藏的国宝曜变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从科学的角度证明,国宝曜变采用天然矿物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釉料不添加任何有害重金属,其多变的光泽是安全无毒的,且自然形成。兔毛和油滴是铁系结晶釉的杰作。它们是上釉的,一次烧成的。曜变也不例外。宋代成品率为十万分之一。这可以从幸存的曜变建盏的数量来证明。

2.3 斑核形态呈圆形为上

曜变盏斑核大部分呈圆形,且成群。油滴和兔毫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是无关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曜变与油滴的区别在于,油滴在斑点内呈结晶色,斑点外均为黑色,而曜变则相反。在光斑内部是黑色的,就像宇宙中的一个“黑洞”,在光斑外部被光环包围,这种形状被称为“斑核”。曜变的变化是基于油滴和兔毫的温度和瓷釉反应的神奇变化。因此,如果想烧制出曜变,首先必须掌握兔毫和油滴的烧制技术。曜变的斑核并不像油滴斑一样均匀分布,而是形成几个大小不同的群落,就像宇宙星云一样,相互聚集和辉映。而不同的曜变盏,聚落点的情况各不相同。

真正的曜变盏是一次上釉、一次性高温烧制,在极致气氛之下生成的神品。其斑纹在光线下会幻变出宛如宇宙星云深邃绚丽的耀斑和光晕,烧成难度极高,且成品率极低,要从数十万件的建盏里才能偶然所得,珍稀非凡。

3 现代曜变建盏烧制技艺的传承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陶艺工匠的努力下,建盏烧制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失传已久的建盏烧制技法和釉面品类逐渐被复原,而复原“曜变”建盏烧制技艺的探索更是陶艺工匠的最大追求。

众所周知,曜变建盏之所以被推为神品,不仅在于其斑纹的独特,更在于其烧制之难。而曜变建盏烧制精髓就在一个“变”字,这也正是烧制曜变建盏的关键所在。

想要烧制曜变建盏,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温度限制。若温度过低,斑纹则比较稀少,缺乏美观性;若温度过高,析出斑纹过多,底釉颜色会被遮盖。而曜变就是温度极端控制下的产物。其次需要注意还原气氛的制约。曜变建盏的斑纹在氧化气氛下甚少显现,主要形成在还原气氛中。正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致使“曜变”如此稀有,自宋朝以来的数百年来也只有少数几只流传下来。曜变的复原之路更是非常艰难,国内没有样品,而且国内的书籍里也没有任何记载,只能通过对过去碎片进行化学分析来探索烧制方法。

这些年来,陶艺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查阅古代文献、搜集古建盏碎片,运用现代科技检测出碎片中各元素含量,并不断调整、摸索瓷胎和釉面成分的熔解温度和化学反应时机,最终极少数陶艺工匠掌握了“曜变”建盏烧制技法。

4 结语

建盏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虽然大多数顶级建盏藏于日本,不失为我国建盏史上的一大憾事,但这些顶级建盏能够历经千年依旧完好无损地被呵护,也不失为世界陶瓷史上的一大幸事。

近年来,随着茶道的兴起,建盏从单纯的收藏品逐步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烧制建盏的作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壮大。当初万中无一、千金不易、一盏难求的油滴盏、兔毫盏,竟然变成了可以量产的制品。匠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烧制出人们想要的各种釉色和窑变,比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宋代建盏精品更加五彩斑斓,更加匪夷所思。

猜你喜欢

兔毫天目斑纹
兔毫建盏的鉴赏*
陈磊作品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浅谈建盏之兔毫盏
绕远的斑纹鹿
绕远的斑纹鹿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
唐代宣笔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