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期不同黔茶1号茶产品品质评价

2022-08-19沈强张小琴李燕杨肖委罗金龙郑文佳

食品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卷曲儿茶素条形

沈强,张小琴,李燕,杨肖委,罗金龙,郑文佳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阳 550006)

黔茶1号是贵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原名苔选03-22,是采用单株选育法从湄潭苔茶中选出的[1-2],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其特点为芽叶色泽绿、发芽密、育芽力强、芽直而壮、茸毛中等、持嫩性强、耐采摘;适宜在我国贵州、广西、湖南、四川及气候相似的茶区种植[2]。陈正武等[3]对贵州8个自主知识产权茶树新品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茶1号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强,产量高,制茶品质优;李子平等[4]对黔茶1号进行试制绿茶、红茶和白茶等产品,制茶品质优,其产品均具有香气浓郁毫香、滋味甘甜滑口的品质特征;龚雪等[5]对黔茶1号茶树新品种制作绿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茶1号绿茶主要香气物质种类有醇类、含硫化合物、醛类和酯类;刘声传等[6]开展了化肥减施对黔茶1号产量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黔茶1号茶园沟施效果好于撒施,新型肥料与有机肥搭配施用,减施增效效果更好。对黔茶1号试制绿茶、红茶及白茶产品已有报道[4],但未见不同时期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绿茶和黄茶的研究报道。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黔茶1号资源,此次试验以不同时期的黔茶1号鲜叶为原料,对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绿茶和黄茶产品品质进行分析,以了解黔茶1号不同时期不同茶类的生化成分和呈味物质变化,为贵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黔茶1号资源推广和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与设备

茶树品种为黔茶1号,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鲜叶采摘时间为2021年的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酒石酸亚铁(分析纯,金锦乐化学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碱式乙酸铅、茚三酮、氯化亚锡、香荚兰素(分析纯,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浓盐酸、浓硫酸(分析纯,深圳剑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标样购自美国Sigma公司;乙腈、甲醇(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

6CST-50滚筒连续杀青机(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ZL-60理条机(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D12A茶叶圆斗烘焙机(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DK-98-11A型恒温水浴锅(天津市秦斯特仪器有限公司);UV23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HG-9245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ecura 324-1CN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安捷伦科技)。

1.2 试验方法

1.2.1 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直条形绿茶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摊凉回潮→揉捻→解块→理条→做形→干燥;卷曲形绿茶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摊凉回潮→揉捻→解块→初烘→做形→干燥。

直条形黄茶加工工艺:摊青→杀青→热闷→揉捻→解块→脱水→复闷→理条→做形→干燥。

操作要点:鲜叶摊青以自然摊青为主,以热风辅助,最适温度25~30 ℃;杀青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或微波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叶含水量60%~70%;摊凉回潮采取自然冷却加吹冷风方式;揉捻采取“轻-重-轻”加压方式;解块采取机械解块辅助人工操作方式;理条机温度80~100 ℃,茶坯不粘手下机;初烘温度80~85 ℃,茶坯不粘手下机;直条形绿茶做形在茶叶多功能理条机中进行做形,条索紧直下机;卷曲形绿茶做形在五圆斗烘焙机中进行做形,条索紧细卷曲下机;热闷直接将杀青后的杀青叶进行归堆热闷;脱水在滚筒连续杀青机中进行,温度120~150 ℃,最佳效果为茶坯不粘手;复闷将脱水后的茶坯直接进行闷黄处理,闷黄温度30~35 ℃,湿度65%~70%,黄变程度达80%~90%;干燥温度85~100 ℃,含水量低于7%下机,冷却后装箱待用。上述不同加工工艺制作不同茶样试验均重复3次。

1.2.2 理化成分分析方法

水浸出物总量采用全量法测定[7];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参照GB/T 8313—2018[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9];茶氨酸含量采用HPLC分析方法-AccQ.Tag法测定[10]。所有检测均重复3次。

1.2.3 感官审评方法

准确称取3 g茶样,用150 mL沸水冲泡绿茶4 min、黄茶5 min,由3名评审专家按照GB/T 23776—2018[11]《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绿茶、黄茶的评审方法进行评审。评定指标有茶样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每项按满分100分计,总分采用加权平均法统计。品质总分=外形×0.25+汤色×0.10+香气×0.25+滋味×0.30+叶底×0.10。总分取平均值。

1.2.4 计算公式

酚氨比、儿茶素品质指数参照沈强等[12]的文献相应公式进行计算。酚氨比=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品质指数=[(EGCG+ECG)/EGC]×100。式中:EGCG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为表没食子儿茶素。

1.3 数据处理

运用Excel 2007整理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Duncan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感官审评分析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所知,利用不同时期的黔茶1号原料,经相同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和黄茶,各茶样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为春季直条形绿茶(90.64分)>秋季直条形绿茶(88.47分)>夏季直条形绿茶(84.66分),春季卷曲形绿茶(91.75分)>秋季卷曲形绿茶(89.37分)>夏季卷曲形绿茶(85.74分),春季直条形黄茶(94.05分)>秋季直条形黄茶(91.25分)>夏季直条形黄茶(88.39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相同加工工艺所制茶样中春季品质最优,而秋季品质较夏季好。由表1所知,利用相同时期的黔茶1号原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和黄茶,春季直条形黄茶总得分(94.05分)>春季卷曲形绿茶(91.75分)>春季直条形绿茶(90.64分),夏季直条形黄茶总得分(88.39分)>夏季卷曲形绿茶(85.74分)>夏季直条形绿茶(84.66分),秋季直条形黄茶总得分(91.25分)>秋季卷曲形绿茶(89.37分)>秋季直条形绿茶(88.47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时期不同加工工艺所制茶样中黄茶品质最优,其次是卷曲形绿茶好于直条形绿茶。这可能是由于在感官审评中外形、香气、滋味评分占到总分数的80%,尤其在春季所制茶样外形、香气、滋味均优于夏秋季。

表1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感官审评结果 单位:分

2.2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主要品质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不同时期不同茶样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由表2所知,利用不同时期的黔茶1号原料,经相同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和黄茶,其中:直条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夏季茶样(49.42%)高于秋季(48.49%)、春季(46.89%);卷曲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夏季茶样(50.23%)高于秋季(49.04%)、春季(47.03%);直条形黄茶的水浸出物,夏季茶样(48.72%)高于秋季(46.57%)、春季(46.64%)。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相同加工工艺所制茶样中夏季的水浸出物要高于春秋季。由表2所知:利用相同时期的黔茶1号原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和黄茶,春季卷曲形绿茶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直条形绿茶、直条形黄茶,黄茶水浸出物含量最低(46.64%);夏季卷曲形绿茶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直条形绿茶、直条形黄茶,黄茶水浸出物含量最低(48.72%);秋季卷曲形绿茶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直条形绿茶、直条形黄茶,黄茶水浸出物含量最低(46.57%);不同时期所制茶样的水浸出物含量范围在46.57%~50.23%之间,其中卷曲形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在各时期中均为最高。

表2 不同时期所制茶样主要品质成分含量

氨基酸则是茶汤鲜爽味的呈味因子[13],氨基酸含量在2.20%~4.20%范围内,春季所制茶样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其中卷曲形绿茶在各个时期中显著高于直条形绿茶和直条形黄茶。茶多酚含量范围在16.62%~19.00%之间,茶多酚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是绿茶苦涩味形成和决定茶汤滋味浓度的主要物质[14-15],直条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和直条形黄茶在各时期中茶多酚含量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在各时期中茶多酚含量均表现为直条形绿茶>卷曲形绿茶>直条形黄茶。酚/氨比大小在4.28~8.28之间,其中春季茶样在各时期中显著最小,卷曲形绿茶在各时期中显著最小。咖啡碱含量在2.95%~4.39%之间,直条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和直条形黄茶在各时期中咖啡碱含量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茶氨酸含量在6.93~15.49 mg/g之间,春季所制直条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和直条形黄茶的茶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秋季和夏季,其中卷曲形绿茶在各个时期中显著高于直条形绿茶和直条形黄茶,春季卷曲形绿茶中茶氨酸显著最高。

2.3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儿茶素组分含量分析

不同时期不同茶样儿茶素组分含量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时期不同茶样的EGC、C、EC、EGCG、ECG含量差异显著(P<0.05)。由表3所知,在不同时期茶样中的EGC、C、EC、EGCG含量,夏秋季茶样高于春季。ECG含量表现为春季高于夏秋,尤其秋季茶样含量最低。在相同时期不同茶样中儿茶素含量均有差异,但只有在春季EGC、EC表现差异显著(P<0.05)。各儿茶素组分在不同时期含量均有差异,如:EGC、C、EC含量夏季高于秋季,春季含量最低;但EGCG含量秋季高于夏季,春季含量最低;ECG含量随着时间增加,则呈现降低的趋势。由表3可知,不同时期的茶样儿茶素品质指数均显著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且卷曲形绿茶的儿茶素品质指数均高于直条型绿茶和直条形黄茶。

表3 不同时期所制不同茶样儿茶素组分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1)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类,在加工过程中保留了鲜叶的天然活性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在湿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香气不仅作为茶叶品质评价的重要因子之一,还是消费者选择茶叶的一个重要依据。茶叶中的香气物质一般为0.01%~0.05%,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贡献率达25%~35%,是决定茶叶品质和质量等级的重要因子之一[16]。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含成分的量,反映茶汤的厚薄和浓淡[17]。不同时期所制茶样的水浸出物含量范围在46.57%~50.23%之间,其中卷曲形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在各时期中均为最高,这可能与茶叶加工揉捻有关,经过揉捻茶叶细胞组织被破坏,在茶叶冲泡时溶出物相对于未经揉捻茶叶高。茶样感官审评总体得分为春季茶样优于秋季、夏季,而秋季好于夏季,且在不同时期黄茶感官品质较绿茶优异,这表明黔茶1号原料制作黄茶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春季所制黄茶品质最佳,主要在香气和滋味方面优于夏秋季。而不同时期所制绿茶中卷曲形绿茶感官评分均高于直条型绿茶,卷曲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组成协调合理,内含品质成分优于直条形绿茶,这表明黔茶1号原料更适制卷曲形绿茶。

2) 酚/氨比是评判绿茶滋味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18],酚/氨比越低,茶汤的滋味品质越高[19],已有研究表明,酚/氨比小于8的绿茶为优质绿茶[20]。从试验数据看,酚/氨值春季<秋季<夏季,黔茶1号茶树品种非常适合制作优质绿茶。

3) 茶氨酸是决定名优绿茶鲜爽度的典型成分,含量与绿茶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21-22],儿茶素品质指数愈大,鲜叶嫩度和品质愈好,绿茶质量愈高[23],研究表明,不同时期黔茶1号原料制作卷曲形绿茶中茶氨酸、儿茶素品质指数均高于直条形绿茶,这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黔茶1号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和儿茶素组分均优于直条形绿茶,这说明黔茶1号相对于制作直条形绿茶更适合制作卷曲形绿茶。而制作直条形黄茶春季品质优于夏秋季,且品质较同期绿茶品质佳,因此后期开发黄茶系列产品具有很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卷曲儿茶素条形
不同杀青处理对条形“宜宾早茶”品质的影响
喝多少绿茶才有健康效应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每天至少喝3杯绿茶才有健康效应
HPLC法评价储存温度对茶叶中3种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每天喝多少绿茶才有健康效应?
方便面为什么是卷的
夜读
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