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C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2022-08-19蔡波马骥李娟周博者为李水荣

食品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微胶囊石蜡卷烟

蔡波,马骥,李娟,周博,者为,李水荣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昆明 650202)

维生素C(vitamin C,V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1]。VC在大多数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但对于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VC会造成的坏血病[2-3]。在生物体内,V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因此,一系列VC制剂产品也应运而生,产品表现形式主要为咀嚼片、泡腾片、注射液和栓剂。

VC作为人体必需的成分,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刘国安等[4]采用铁氰化钾法、甲基紫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MPD法,检测VC和VE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的还原力、对DMPD·+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采用SDS-PAGE法和SCGE法检测二者对蛋白质和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VC和VE在各个体系中具有较强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VC在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方面比VE强,二者的联合作用大多强于单独作用,表现出一定协同增效作用。李思琪等[5]用卵磷脂、胆固醇、十六烷胺和聚乙二醇加入氯仿溶解、旋蒸后加入含有VC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孵化制得VC脂质体。刘光等[6]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VC含量,比较CVC和VC在不同温度、pH、金属离子、光照、氧化还原剂和碳水化合物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CVC相较于VC具有更强的耐热性、耐碱性和抗光照稳定性。金属离子对CVC和VC影响效果不一。

VC的不稳定性制约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如何制备符合需求的VC制剂显得格外必要[7-10]。微胶囊技术由于其简单的工艺,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1-14]。关于V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方面,在卷烟中的应用较少。试验以石蜡和聚丙二醇(PEG)为原料,利用降温相分离法制备VC微胶囊,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法制定标准曲线并测定VC的包埋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VC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并确定最优加工工艺,利用红外、扫描电镜对制备的VC微胶囊进行特征和形态结构分析,通过卷烟加香试验评价VC微胶囊作为香料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所制备的微胶囊结构规整,成功地实现了VC的包埋,VC微胶囊应用于卷烟中能明显提升卷烟的舒适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VC、HCl、石蜡、乙醇、甲醇(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PEG-400(C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香料添加的卷烟产品A(云南中烟技术中心)。

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杭州三立仪器厂);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杭州三立仪器厂);XS104电子天平(感量0.000 1 g,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微量进样器(10,25和100 μL,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Cijector-01型烟用加香注射机(德国Burghart公司);DEF-250真空干燥箱(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公司);S-3400N扫描电镜(日本Hitachi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VC微胶囊的制备

称取适量PEG置于烧瓶中,加50 mL甲醇,水浴加热至80 ℃,搅拌回流,待PEG全部溶解。称取适量食用石蜡和VC,加热石蜡,待石蜡溶化后加入VC搅拌均匀并趁热加入PEG溶液中,在70 ℃下保温搅拌30 min,停止加热和搅拌,在回流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去除上层清液,底部固体过滤并以甲醇冲洗,真空干燥得VC微胶囊。

1.2.2 VC标准曲线的测定及包埋率的计算

分别移取8 mL VC标准溶液0,1,2,3,4,5,6,7和于25 mL容量瓶中,以HCl定容至刻度,在紫外吸光仪上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对质量浓度做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

称取1 g左右的微胶囊化产品,置于50 mL烧杯中,加水,轻柔搅拌,避免打破微胶囊,取上清液,在紫外仪上测其吸光度,计算微胶囊表面VC含量。称取1 g左右的微胶囊化产品,置于50 mL烧杯中,加水,超声振动,务必尽量打破微胶囊,取上清液,在紫外仪上测其吸光度,计算微胶囊产品VC含量。对VC微胶囊中的VC含量(M)和胶囊外部的VC含量(N)分别进行检测,计算出包埋率。

1.2.3 VC微胶囊制备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主要研究石蜡用量、聚乙二醇用量、VC用量、搅拌方式4个单因素对制备VC微胶囊的影响。

1.2.4 VC微胶囊特征分析

取少量最优工艺下的干燥后的微胶囊产品,置于玛瑙研钵内同碘化钾一起研磨,研磨均匀后压片,并置于红外仪内测其红外光谱。

1.2.5 VC微胶囊结构分析

取少量制备的VC微胶囊样品,均匀涂撒在载物台的导电胶上,进行喷金处理后,进行SEM放大,从而观察微胶囊的结构特征。

1.2.6 维生素微胶囊在卷烟中的应用

将烟丝放在温度22±1 ℃、相对湿度60%±2%的恒温恒湿箱内平衡48 h,取50 g若干份烟丝,将所制备的VC微胶囊用乙醇稀释到1%后,以加香方式按其烟丝质量的0.005 0%,0.007 5%和0.001 0%分别添加,均匀地喷加在烟丝上。将加香烟丝卷制成烟支后再放入恒温恒湿箱内平衡48 h后,进行卷烟感官评价。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VC标准曲线的制定

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VC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结果可用于后期VC包埋率的测定。

图1 不同质量浓度VC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图

2.2 单因素对VC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2.2.1 石蜡用量

固定PEG用量1.5 g,VC用量2.0 g,搅拌方式为电动搅拌,转速600 r/min,温度控制见1.2.1小节,以石蜡用量为变量,分别加入0.6,1.0,1.5和2.0 g石蜡,结果见表1。

表1 石蜡用量对VC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石蜡用量1.0 g时,VC石蜡微胶囊拥有最大包埋率,可达78.64%。

2.2.2 PEG用量

固定石蜡用量1.0 g,VC用量2.0 g,搅拌方式为电动搅拌,转速600 r/min,温度控制见1.2.1小节,以PEG用量为变量,分别加入0.5,1.0,1.5和2.0 g PEG,结果见表2。

表2 PEG用量对VC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PEG用量1.5 g时,VC石蜡微胶囊拥有最大包埋率,可达78.64%。

2.2.3 VC用量

固定石蜡用量1.0 g,PEG用量2.0 g,搅拌方式为电动搅拌,转速600 r/min,温度控制见1.2.1小节,以VC用量为变量,分别加入1.0,2.0和3.0 g VC,结果见表3。

表3 VC用量对VC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VC用量1.0 g时,VC石蜡微胶囊拥有最大包埋率,可达86.57%。

2.2.4 搅拌速率

固定石蜡用量1.0 g,PEG用量2.0 g,VC用量2.0 g,以搅拌方式为变量,分电动搅拌和磁力搅拌,结果见表4。

表4 搅拌速率对VC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搅拌速率600 r/min时,VC石蜡微胶囊拥有最大包埋率,可达78.64%。

2.2.5 最优制备工艺条件

通过不同单因素对VC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石蜡用量1.0 g,PEG用量1.5 g,VC用量1.0 g,电动搅拌600 r/min。在此工艺下,其包埋率可达85.67%。

2.3 VC微胶囊的特征分析及结构表征

2.3.1 VC微胶囊的特征分析

表5为测定的所制备的VC微胶囊的红外光谱观测结果。可以看出VC的特征峰出现,佐证微胶囊产品中含有VC,所制备的样品成功实现对VC的包埋。

表5 VC微胶囊的红外检测结果

2.3.2 VC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分析

图2为扫描电镜放大后VC微胶囊,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圆形微胶囊颗粒的存在,且大多数颗粒粒径在70~110 μm,形态良好。

图2 VC微胶囊的扫描电镜图片

2.4 VC微胶囊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分析

从表6中可以看出,添加VC微胶囊的卷烟样品的舒适性和香气丰富性提升明显,不同添加浓度的表现不同。其中,VC添加量0.007 5%的微胶囊的各项指标更为均衡,对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提高最为明显。

表6 卷烟感官评价分析结果

3 结论

以石蜡和聚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VC微胶囊,所制定的标准曲线能有效测定VC的包埋率,通过加工工艺优化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石蜡用量1.0 g、PEG用量1.5 g、VC用量1.0 g、电动搅拌600 r/min,所制备的微胶囊成功实现对VC的包埋,微胶囊的结构规整,大多数颗粒粒径在70~110 μm,VC微胶囊应用于卷烟能有效提升烟气舒适性,在烟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微胶囊石蜡卷烟
TPMS多孔铝-石蜡复合相变材料蓄热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酵母微胶囊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卷烟零售客户自律互助组织影响卷烟零售价格稳定的机制与方式
制作雕花玻璃
赤壁净化卷烟市场集中销毁12600余条假烟
触破式微胶囊与缓释性微胶囊制剂有何区别
市场监管如何服务于卷烟营销
方便面含石蜡 厂家答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