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二大:从历史中走来

2022-08-19王国英丁晓强

大江南北 2022年8期
关键词:蔡和森宣言革命

□ 王国英 丁晓强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至今正好一百周年。党的二大是什么样的会议呢?一百年来,对二大的认知和关注有一个逐渐清晰和重视的过程。随着相关文献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二大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得以彰显,在此过程中体现着先辈们传奇的故事及其可歌可泣的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对于党的二大的认识

党内最早关于党的历史的文章和讲稿,今天看到的有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 (1926年)、瞿秋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 (1929年)和李立三的 《党史报告》 (1930年)等。蔡和森认为从党的二大开始分析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口号;瞿秋白分析了二大宣言并与在二大之前召开的远东各革命团体会议作了对比,其中强调了二大提出的与民主派建立联合战线的策略;李立三笼统地认为二大和一大差不多,只有社会革命的最高政纲,直至“二七”大罢工中才提出打倒军阀的口号。显然,蔡和森和瞿秋白的认识是较为准确的。蔡和森是二大的直接参会者并参与了二大宣言的起草工作,瞿秋白参加了共产国际组织的远东革命会议,并研究了二大宣言。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闻天主持编写了《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初印于1936年,1937年由延安解放社正式印行出版。这本教材是为了在抗大等学校进行干部的培训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学习而编写的,以后又面向全党和全国,在各地出过多个版本,所以影响极大。张闻天,1900年出生于上海,1925年在上海入党,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取代博古在党内负总责。他注重党史的研究和学习,1934年在中央苏区时,就编写过《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讲授。《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吸收了蔡和森和瞿秋白的观点,在系统分析二大宣言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党的二大提出了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纲领,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力量和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已较为准确地论述了党的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由于延安时期关于党的二大的文献很缺乏,除了党的二大宣言以及六大前后关于党的历史的一些讲稿,就没有其他文献了。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二大的研究是不充分的。例如,《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错误地认定党的二大是在杭州西湖举行的,这一观点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出版的胡华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初稿)、1951年胡乔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都因袭其说。在胡乔木文章发表后,作为党的二大代表,李达提出了纠正意见。他明确说明了党的二大就是在上海召开的,并且就在他的寓所——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此后,胡华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修订本,何干之主编的 《中国现代革命史》 都明确了党的二大是在上海召开的。

党的二大宣言的形成与发表

深入考察党的二大宣言的产生过程,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二大的地位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些相关人员的回忆和相关史料的挖掘,逐渐勾勒出党的二大宣言的产生过程。

考察党的二大宣言,不能不提蔡和森。蔡和森1895年出生于上海,随后回湖南生活;1918年与毛泽东等共同发起新民学会,并自信地认为“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1919年底,他率一批新民学会会员,和他的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女友向警予一起赴法勤工俭学探索真理,“猛看猛译”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年8、9月份,他连写两封长信给毛泽东,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1921年11月下旬他回国,旋在陈独秀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因为对党的纲领的讨论还有一些争论,会后并没有公开发表宣言或纲领。1922年1月,在苏联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和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号召东方各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民族民主革命。张国焘、张太雷、俞秀松、高尚德、瞿秋白等中共党员参加了会议。根据中国的政治形势和远东会议的精神,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核心观点是要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军阀革命,以民主政治取代军阀政治。显然,这一主张已经初步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的最低纲领。

蔡和森却对这个主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这个文件一是没有把中国无产阶级和其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完全表明出来;二是他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会有法国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所能起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中国工人应联络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形成反帝国主义的革命联盟。陈独秀接受了蔡和森的意见,同意二大再拟一个宣言,以补充前一个文件的不足。在党的二大上,蔡和森和陈独秀等一起,参与了起草宣言的工作。由于蔡和森的突出表现,他被会议推选为五位中央委员之一,负责党的宣传工作,以后他主编的 《向导》 杂志成为中国大革命的号角。党的二大宣言强调了反对帝国主义,明确了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要保持独立性,提出了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党的二大宣言在二大结束后并未及时发表,是因为还没有解决如何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为了推进国共合作,1922年8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尚德、张太雷共7人在杭州西湖召开了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确定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方针。西湖会议是党的二大的重要补充,这可能是张闻天等把党的二大会址认定为杭州西湖的原因。直到1926年5月,党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才刊载了党的二大宣言。

党的二大决议案的发现及意义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上海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在一个展柜前,习近平久久凝视柜内存放的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在得知这一珍贵革命文物是一位父亲藏在儿子衣冠冢里保存下来时,他连称“很珍贵”,并关心地问:那你说的那个人呢?后来怎么样?

那个人叫张静泉,又名人亚,是上海老凤祥银楼的金银饰品制作工人,1921年入党,是早期中国共产党21名工人党员之一,曾担任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主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等。1927年底,张静泉特意回到宁波镇海霞浦老家,把自己保存的36件党的早期文件和书籍交给父亲保管。他的父亲张爵谦特意做了一个假坟,把文献藏在里面,孤守这一重大秘密。1931年11月,张静泉到中央苏区工作,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1932年12月23日,他病故于由瑞金赴汀州的路上。新中国成立后,张静泉的父亲将藏在假坟中的文献交给上海人民政府。在这些文献中,除极其珍贵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9月印刷的第二版蓝色封面版以外,还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文件。这些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就是今天保存在中央档案馆里的原件。

1965年,《中共中央文件汇编》 的增补版把张静泉父子保存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收录其中,立即引起关注,使党的二大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这个决议案包含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 《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 《关于议会行动》 《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 《关于少年运动问题》 《关于妇女运动》 《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 《中国共产党章程》 十个文件。这些文件的发现,确定了党的二大举行的具体时间,反映了党的二大对于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对于推进社会革命各方面运动方针,特别是党的第一个章程及其决议案的发现,体现了党基本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基本规范。

党的二大标志着党的创建任务的基本完成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但是,初创的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如何进行还是不懂的。1945年,毛泽东对一大的评价说: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世界上的事如何办,也还不甚了了。1958年,毛泽东对一大前夕所拟的《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评语是“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形成了党的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初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革命目标、党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的认识和主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性起步。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党的二大已经开始懂了一些了。1923年,陈独秀在党的三大闭幕词中有个评价,他说:“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党的一大没有形成完整的党章,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规定了党员条件、党的组织、党的纪律等,从此中国共产党完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了,成为一个具有严密组织、铁的纪律的政党。这部党章以及关于它的决议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人的组织,不是少数离开群众的学者和空想革命家的团体。从而把共产党同一般学者结社、知识分子社团、激进人士学习小组等区别开来。党内开始有了较规范的政治生活,随后召开的杭州西湖会议,就对张国焘的小组织活动提出了严肃批评,党的三大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已经基本形成。如果说宣言标志着基本完成了党的纲领建设,那么章程标志着基本完成了党的组织建设。

大会还通过了多个决议案,决定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分别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做出决议。党的二大在党的创建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党的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与党的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猜你喜欢

蔡和森宣言革命
“最美奋斗者”高铭暄的宣言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Father's Day
潮涌袭夜
柔软宣言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