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改善,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2-08-17陈一豪

当代党员 2022年14期
关键词:永川中医院公寓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陈一豪

★深入推动民生改善,切实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们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全市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永川区中医院新院区

在川渝两地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智汇巴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届大学生模拟求职招聘大赛上,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在面对由企业负责人和高校专家组成的评委团时,激昂陈词,用才华和汗水铺平未来“就业路”。

在重庆市永川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于此地“生根发芽”。随着永川区与四川省、江苏省等地的合作不断深入,永川的医疗水平将迎来“质的飞跃”,老百姓将能就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就业、医疗、住房、教育……每一件事都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深入推动民生改善,切实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重庆今后5年工作的重点举措之一。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铺平“就业路”

“假如给你投资500万元,你将怎样规划一个商业项目?”

“你怎样将Excel(一款电子表格软件)的用法和用途解释给你的奶奶听?”

……

这些刁钻却不失趣味的面试问题出自“智汇巴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届大学生模拟求职招聘大赛。6月10日,在该大赛决赛中,30名优秀选手共同模拟完成了一场“招聘”。决赛场上的优秀选手,如约获得了知名企业提供的就业或实习岗位。

3个月前,来自重庆60多所高校的20余万名学生报名参加了这场大赛,涵盖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4个学历层次。经过多轮角逐,最终留下的,正是这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是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有的是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

比赛设计了自我展示、无领导小组讨论、职业技能测试、面试等多个环节,分别对选手的职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抗压和应变能力等进行考评,评委团由企业负责人和高校专家组成。

“通过比赛,我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学到了其他同学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提升很大。”来自重庆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参赛选手张江旭说,他的求职意向是地质灾害工程师。最终,有18家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今年的比赛在人数上有了显著提升,比去年增加了4万余人。”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董涛介绍,大赛组织优秀职业导师,对接选手求职意向,邀请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负责人担任大众评委,为参赛选手提供入职机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过去5年,重庆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城乡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519万人、594万人、757万人。“近年来,我们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人社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杨松说。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接续奋斗,以富民之策、惠民之事、利民之举,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夏杨松表示,接下来,重庆人社部门将全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具体来讲,重庆市将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集成“降、缓、返、补、扶”助企纾困政策包,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充分发挥“一库四联盟”和1.4万劳务经纪人精准匹配促就业作用,全力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人社便民服务圈,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大力支持发展新职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未来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筑牢“健康线”

2022年3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调研组一行来到重庆永川,就永川“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走访永川多地,仔细查看医院选址用地、区域规划、功能布局等情况。5月,“靴子”终于落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批文正式下达。

“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今后5年工作的重点举措之一,而永川早已开始行动。永川与四川、江苏等地的合作,已经进行到具体实施阶段。

永川区明确提出支持永川区中医院与江苏省中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表明共建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永川区政府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而想要与江苏这样的医药强省合作并非易事,其它多个省份也在争取与江苏合作,“医院究竟落在哪里”成了众省市争夺的焦点。为了争取这一项目,永川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协调推动,不断优化项目方案。永川区中医院作为三级甲等中医院,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承接单位。

医院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永川乃至周边地区的中医诊疗水平,让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届时,患者除享受本地医保政策外,还将享受到部分江苏省中医院的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今年4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签署了川渝战略合作协议,“成渝双城医学遗传及精准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在永川区儿童医院(永川区集嫒医院)正式落成。永川与四川正以医疗为纽带,不断深化合作,造福川渝人民。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这为全市未来5年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思路、点明了方向、勾画了目标。

“过去5年,重庆人均预期寿命由77.26岁增加至78.15岁,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将通过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高端引领”;全市三级医院达到100家,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所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中端支撑”;建成80个城市社区医院、120个区县域医疗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辰寓大学城青年公寓

解决“住房难”

“我现在租住的房子是两室一厅,面积60平方米,每月房租只要600元。小区附近配套设施好,小区还有幼儿园、图书室、养老中心,我很满意!”在渝北区空港佳园公租房小区,居民吴晗兴奋地介绍起她租赁的住房。

吴晗的老家在城口县,此前多年她一直在外务工,从事化工品加工工作。2019年,吴晗与丈夫一起回到家乡重庆发展。

“多年没回重庆,刚回来时感觉一切都很陌生。”吴晗回忆,后来她听说空港佳园即将建成,正好工作地点也在附近,于是便尝试申请该小区公租房,最终顺利住进了新房子。“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解决了我们这些务工人员的燃眉之急。”吴晗说。

渝北区公租房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空港佳园共有约1.95万套公租房,解决了4万余人的住房难题。

随着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市民、青年群体对“职住平衡”和居住品质有了新需求,常常面临“租房难、租住偏、房屋条件良莠不齐”等难题。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为今后5年的住房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4月29日,重庆市地产集团旗下的辰寓大学城青年公寓、辰寓花卉园青年公寓、辰寓大竹林青年公寓和辰寓康美青年公寓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在同一天落地,372套房源入市。

以辰寓康美青年公寓为例,这里共有49套单身公寓,每套公寓月租金为1400—1800元,公寓内的公共区域有书吧、沙发、健身设施等,房间内装修雅致,并有专业的物业人员进行管理。

“公寓离公司近、装修好,价格还低于市场均价,我当时就心动了。”在重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芦钢一听说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去签了租赁合同。

“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在我市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可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6月11日,《重庆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从购房贷款政策及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方面对新市民住房需求提出支持举措。

“新市民和人才安居可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无疑能够降低购房门槛,更好地支持大家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重庆公司研究副总监戴小红说。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住房保障处处长王晓明介绍,经调研分析,“十四五”期间重庆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量约40万套,重庆市出台了金融、土地、税费优惠、产业联盟等配套扶持政策,目前全市已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10.5万套。

重庆充分、精准供给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有力地解决了不同群体的“住房难”问题。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正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及棚户区改造有机结合,进一步提供多元化的租赁住房,努力实现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猜你喜欢

永川中医院公寓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数字公寓
苗品记永川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