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域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教学思考

2022-08-17黄国华黄乘顺

科教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大思政无线网络思政

林 峰,史 恒,黄国华,黄乘顺

(1.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2.湖南有线邵阳网络有限公司 湖南 邵阳 42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目标。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是通过采集并分析无线网络现场运行数据、定位影响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的原因、规划与优化无线网络运行性能从而保障移动通信系统高质量可靠运行的关键手段,在“建设数字中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大思政”背景下,国内各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根据自身专业教师队伍、硬件条件和课程特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思政建设,以实现在传授学生无线通信网络专业知识、规划和优化运用手段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和领悟课程知识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输送优秀且可靠的专业人才。

1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界有力的支持,得以全方位地迅速实施和开展。在“三全育人”的新格局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思政的地位也由原来的“边缘化”成了现今的“主流化”,但仍存在如思政内容空洞,授课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欠缺的现象,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在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传递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知识,对思政内容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喊口号,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匹配度不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没有深入人心,缺乏感召力。

课程思政没有贴近生活,缺乏自然生动教育的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学生心理现状和发展需求,思政内容过于理论化,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纸上谈兵,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思政内容,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接受“被教”“被灌输”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营造春风化雨的课堂环境,将思政教育不露痕迹,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学生心中。

课程思政缺乏与信息化新技术有效融合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从3G过渡到4G再升级为5G的过程,新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手段也层出不穷,然而众多高校的教学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并未有效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开展“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开展也因此受到时间、空间、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局限。以上种种现象最终导致“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不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呈现“两张皮”等众多问题,严重影响思政育人的成效。

2 基于课程思政开展“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教学的措施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针对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多项工作举措。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内高校“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思政的实施和开展现状,就如何强化该课程的挖掘思政元素,改变专业知识环节与思想政治环节割裂的现象,促进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如何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围绕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智慧课堂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同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

2.1 准确把握思政内涵,科学设计精准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其本质是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多方面、多层次采用多种形式,像“盐溶于水”一样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建设中。其关键点就是要针对所教课程的特点解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任课教师需要时刻牢记新时代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夯实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依据课程特色,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方面辩证统一地设计教学目标,确保课程思政的正确方向与实施成效。只有科学合理地制订精准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根据目标深入研究和优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制度,才能把立德树人贯穿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全程育人工作提供支持。课程目标要从情感态度层面、知识层面、技能层面进行叙述,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综合素质提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对应毕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同时避免出现偏重专业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缺乏综合人文素质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的现象。

2.2 提炼思政元素,融德于教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工类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不同,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没有显性的、直接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专研课程内容,聚焦课程思政目标,从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思政案例和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法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尤要注意:研究国内同类课程及其先修和后续课程的思政育人开展情况,聚焦各高校示范课程育人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和建设经验,学习并思考从课程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和思路,找出共性加以借鉴和改进。“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与众多理工类课程类似,教师要在循序渐进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达到“知行合一”。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教师可在讲授“无线覆盖类指标”相关知识时,一方面,通过列举无线网中覆盖问题的典型案例,结合现场系统参数、测试数据,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将现实场景映射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实感受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基本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穿插介绍案例中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工程师排除故障过程中的先进事迹,传递榜样人物和事迹的正能量,培养学生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注时政热点话题,结合课程知识将其凝练为生动的思政案例,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植入课程内容中。“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具有理论性、工程性强的特点,课程知识涉及面广且枯燥,授课中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要面对一大堆网络框架、协议和通信设备,导致学生获取知识难度大,课堂中常出现“低头族”“发呆族”等。针对该类问题,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和思政目标,认真采集、筛选与课程内容联系密切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加工精炼成思政元素后融入课堂中,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思政案例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向积极观念的熏陶,实现课程思政和课堂质量的双向促进。如在讲述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初期从无到有、中期努力追赶、如今5G领先的发展历程时,教师要适当介绍TD-SCDMA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提出、落地和产业化过程以及对国内通信产业链完善和技术经验积累的意义,并重点指出该项技术标准是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这是中国电信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向学生传递“报效祖国,承担责任”的观念,勉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担起建设科技强国的责任,破解我国所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培养并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行业自信心。

2.3 信息技术助力课程思政,推进智慧课堂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

现代信息的改革浪潮使得利用云计算平台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的“互联网+教育”成为我国高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此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环境正在向智能化转型改革升级,从“高效课堂”到“翻转课堂”再到“智慧课堂”,同时关于推进智慧课堂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手段的研究也逐步精细化和深入化。任课教师可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现代信息互动教学平台将智慧课堂引入“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的教学中,以此打破传统教学课堂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制约。通过智慧课堂的建设,教师经过甄别可将思政资源以视频(如《大国重器》等纪录片)、文档、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构成具备实时性、立体化、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在线上发布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专业知识、行业前景、职业发展信息,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观;可利用现代信息互动教学平台所提供的小程序,通过手机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随堂小测验、问卷调查,实时采集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和思想发展变换,用于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修正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此外还可以设置诸如留言板等线上交流平台,以便让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多主体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方便、更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上述方法和手段将思政教育渗入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一个环节,便于教师全方位、多侧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主成为正确观察、思考和思辨的主体,推进“全过程育人”。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充分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进一步发挥思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成果,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的思政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大思政无线网络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线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策略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web3.0时代,无线网络安全策略研究与防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4G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