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风道振动分析与治理

2022-08-16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蔡小平尹建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高建新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烟道风道涡流

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 蔡小平 尹建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 高建新

1 引言

某大型炼化企业热电装置配备4台45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以满足全厂炼油及化工装置用热需求及发电用蒸汽,设计年发电量19亿kWh,供热710万吨蒸汽。该CFB炉为π型、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额定压力12.5MPa、温度540℃,锅炉本体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锅炉三维效果图

在试运过程中,一、二次风机出口风道出现剧烈振动,最大达到61.5mm/s,测点位置如图2所示,实测数据见表1。风机出口非金属膨胀节先后撕裂多次,外护板多处开裂,风挡板执行器损坏4次。炉膛出口风压从-500Pa~+300Pa波动,引风机电流摆动达10A,水冷风室积渣严重。

图2 风机振动测点位置图

表1 风道实测振幅数据表(mm/s)

在带负荷过程中,前烟井烟道振动明显,并发出低沉轰鸣声。随着锅炉负荷增加,烟道振动越发剧烈,振幅达220μm,轰鸣达93.4dB(A),并带动尾部烟道包覆墙面、刚性梁及操作平台大幅晃动。在现场35米标高处设置4个固定监测点,具体振幅及噪音情况见表2。

表2 竖井烟道监测点振幅(μm)、噪音值﹝dB(A)﹞

锅炉烟、风道振动会造成焊口撕裂、保温层脱落等情况,当烟、风道壁面及内部支撑结构在长时间振动作用下,局部撕裂损坏后,其强度、刚度进一步降低,振幅将成倍增加[1];同时,其他运行设备(如风机)受振动影响也会损坏,甚至内部管束间发生碰撞磨损,直至减薄泄漏,威胁锅炉运行安全。现场低沉的轰鸣噪音,危害员工身心健康[2]。

2 原因分析

锅炉烟、风道振动是一个典型问题,轻则诱发剧烈振动,重则导致局部焊口开裂或烟、风道泄漏,甚至会发生悬吊管、省煤器等受热面泄漏被迫停炉。一般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机械干扰、流体不稳定性、安装施工不到位、运行参数变化等,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烟、风道内部结构所引起流体流动变化诱发的振动,二是烟、风道系统本身刚度不够所造成的[3]。

2.1 流体流动变化诱发振动

根据流体流量、压力、速度等参数,可将流动分为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锅炉尾部烟道或风道内的流动一般视为稳定流动,按照稳定流动的特性和数学模型来分析。根据参照物对象又将稳定流动分为外部流动和内部流动。

2.1.1 外部流动

指流体流经物体(如楼房、桥墩等)外部表面时产生的变化。其引发振动的主要原因有卡门涡流(即卡门涡街)、弹性激振以及共振等。

卡门涡流。卡门涡流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流体流经某些物体(例如圆柱体)时,物体侧后部会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周期性地产生和脱落,形成一个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漩涡,从而形成所谓涡流。

对于大截面烟、风道内的管束均会形成卡门涡流,交替出现的旋涡使管束后两侧压力场出现周期性脉动,形成一个与气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横向交变静推力,从而使管束产生横向激振,其交变力频率就是卡门涡街频率ƒ[4]。常采用公式(1)计算:

式中:ƒ—涡街频率,Hz;

s—试验常数,通常取0.15~0.2,管束取0.4~0.7;

ν—烟气流速,m/s;

d—管束外径,m。

弹性激振。弹性激振又称自激振动,是系统内部流体由非振动性的激发转变为振动性激发而引起的振动。其特点是流速超过某一临界点时,管子振幅急剧增大,严重时前后相邻管子发生碰撞,振动与流速、换热器结构等有关。当流体速度较高时,这种振动具有极强破坏性。

共振。指某系统所受到的激励频率与该系统的某阶固有驻波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的现象,在声学上称为“共鸣”,其经常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一般驻波频率ƒc按简易公式(2)计算:

式中:ƒc—驻波频率,Hz;

α—流速,m/s;

λ—波长,m。

共振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卡门涡流频率ƒ与烟、风道的驻波频率ƒc耦合产生的振动;二是卡门涡流频率ƒ与管束的固有频率一致产生的共振;三是卡门涡流频率ƒ与声驻波频率ƒc及结构固有频率三者恰好同时一致产生的共振,此时风烟系统表现出剧烈的振动和显著噪声。

该CFB锅炉产生振动及轰鸣声噪音的源头位于竖井烟道高温省煤器位置,为此对高温省煤器典型工况振动频率进行了校核,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典型工况高温省煤器振动频率

在设计BMCR工况、高加全部切除工况时,卡门涡流脱落频率ƒ与烟气声柱波固有频率ƒc均偏离整数倍30%以上,不会产生共振。但在开工蒸汽吹扫阶段,由于高加、低加等换热设施未能正常投运,锅炉给水温度仅有70~90℃,导致实际给煤量、烟气量等数据偏离正常值,高温省煤器处具备了低烟温、高流速特性,涡流脱落频率ƒ与烟气声柱波固有频率ƒc接近,故而发生共振。

2.1.2 内部流动

内部流动指流体在封闭管路系统(如汽水管道和烟、风道系统)内的流动。当流体流经弯头、变径等部件时,流场、流速、压力等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系统振动。

流经变径时。流体在流经变径时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压力损失。根据伯努利方程在流量不变情况下,流体从层流状态突变为紊流状态,从而形成连续漩涡,产生持续交变力,引发振动。

流经弯头时。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弯头外壁面弯曲处会聚集形成一片压力较高的区域,反之在弯头内壁面弯曲处则形成一片压力较低的区域,在差压的作用下,流体从靠近外壁面向内壁面方向流动,在惯性离心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涡流。

同时,在弯头左右两侧壁面附近流动的流体,在贴近壁面处压力较高但流速较慢,而中心区域则是流速较快、压力较低,同样在差压的作用下流体由外向内流动,从而在密闭管路中央部位断面形成一个双涡旋式的二次流。由于涡流和二次流的存在引起弯头部位发生振动。

对各台锅炉运行初期烟道负压和总风量数据等进行对比,具体见表4。发现左右侧负压偏差最大达1.5kPa,并发现锅炉总风量存在超标现象,锅炉BMCR工况标准风量为506t/h,而在负荷350t/h时,运行总风量平均为600t/h,最高达692t/h,偏离设计值。通过计算上下层涡流脱落频率ƒ与烟气声柱波固有频率ƒc,其比值为2.9,达到共振条件,因此对锅炉实际总风量应加以控制。

表4 各台炉竖井烟道实际负压(kPa)和总风量数据

2.2 烟、风道系统本身刚度不够

2.2.1 风道安装不合格

该CFB锅炉冷风道安装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风道加固肋数量不足,且加固肋与板壁间双面断续交错焊缝净距超过150mm;二是风机出口风道安装偏斜,固定拉杆松脱;三是风机出口膨胀节未能将风机振动实现有效阻隔;四是冷风道内部支撑不足。

2.2.2 烟道刚度不够

该CFB锅炉前烟井采用尾部包覆墙设计,尺寸为10520mm×5400mm的矩形通道,烟道四角采用销钉连接。由于采用悬吊结构、销钉固定且烟道尺寸大,导致烟道整体强度(刚度)不足,烟道系统不足以抵御流动引起的激振。虽然在运行中采取加固烟道、固定四角等补救措施,但在角部依然发生了泄漏,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锅炉角部结构及泄漏示意图

3 具体措施

3.1 消除烟道振动

3.1.1 改变振动频率

经过计算在高温省煤器位置的竖井烟道内部加装上下两层防振隔板,每层安装4屏,每屏10块,共计80块隔板。具体位置如图4所示。

图4 防振隔板示意图

3.1.2 优化流场特性

在烟道弯头内部加装3层弧形导流板,有效改善烟道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消除涡流和二次流影响。

3.1.3 优化运行参数

恢复锅炉给水温度至额定215℃,控制锅炉总风量,将烟气流速降到标准范围内;在降低总风量的同时,调整一、二次风配比,满足锅炉燃烧需求。

采取上述措施后,烟道高频共振及轰鸣噪音彻底消除,现场振动值小于50μm,具体数据见表5。

表5 采取措施后竖井烟道监测点振幅μm、噪音值dB(A)

3.2 消除风道振动

在风道内部加装内撑杆,风道外侧增加肋片,交错焊缝净距控制在150mm以内;对风机出口风道重新安装,膨胀节进行调整;吊架采用双防松脱螺母结构,防止吊架松脱失效;垂直风道上安装水平限位。实施后,风道振动平均下降40%,最大降幅达60%,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采取措施后风道振动(mm/s)测量数据

4 结语

通过对该装置CFB锅炉烟、风道振动原因分析,认为造成烟道振动的主要原因是共振和烟道整体刚度不足,主要与设计裕量和强度不够及实际运行工况偏离等有关,通过对烟道系统采取安装防振隔板、弧形导流板、优化运行参数等措施,烟道振幅下降80%,最大值不足50μm,彻底消除了高频振动和轰鸣噪音。风道振动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安装不到位,造成风道系统整体刚度不够和风机振动的传导所致,通过对风机出口风道采取内部加装支撑、外部增加肋板等措施,振动平均下降40%,达到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烟道风道涡流
1000MW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炉后大烟道吊装方案分析
向陌生人致谢
涡流温度分离技术在天然气行业的应用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送风均匀性仿真及优化
涡流问题的剖析与探究
厨房排烟装修注意事项
中央空调末端风机盘管专用出回风道
不做饭时 让知识筑起厨房清新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