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纯净的蓝,最诗意的美
——评中篇小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2022-08-15张凡

绿洲 2022年5期
关键词:赛里木湖人民警察牧民

◎张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自有一方风情。当代作家熊红久怀着对新疆大地的深深眷恋,执笔用心写下了以新疆博乐赛里木湖及周边林牧区为叙事背景的基层警察题材小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该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三台派出所所长许韬与所内为数不多的基层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小说并未突出呈现基层警察办案过程中与恶的斗争,而是着重表现这些身处基层一线的人民警察在执法办案背后的辛酸与不易,赞美和致敬了那些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民警察。中篇小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以小见大,以平凡见证不平凡,通过对主人公深入群众解决一件件纠纷案件的情节勾勒,为万千读者树立起高大的人民警察群像。作家熊红久以质朴的创作姿态再现了三台派出所公安警察工作的艰辛与当地牧区的风土人情,笑点与泪点来回切换,幽默诙谐的叙事风格与舍生忘死的感人本质之间形成了小说颇具个性的表达张力。

当地牧民把赛里木湖称为三台海子,“三台”因此而得名。由于三台属山林牧区,没水、没电、没通讯,不仅生活条件艰苦,就连派出所的办公环境也十分简陋。三台派出所只有五位警察和一辆破旧的警车,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唯一的一间值班室还是协警陈友明从自家旅社腾出来的房间。就在这样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许韬和派出所其他同事没有悲天尤人,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身为派出所所长的许韬为了能建起一间办公室,与工程队张处长以酒换水泥,最后醉倒不省人事,被三个修路工人抬到车上。派出所里唯一的一辆警车,还是许韬在好友三八跟前打欠条购入的二手车。因为赛里木湖景区的执勤任务,主人公许韬双休日也要值班,只能将粉刷婚房、配置铁炉、安装火墙之类的粗活累活都交给未婚妻子雯萍来完成。小说中描绘的许韬和同事在工作、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类难题,既是扎根基层一线的民警所面临的窘况与困境,也侧面烘托出人民警察在行动上守护一方安宁,在思想上爱国为民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于平凡中寻找伟大,于日常中凸显生活。三台派出所的警察们在出警途中总会因为故障频出的破车而陷入各种各样的尴尬,好在每次都是有惊无险,顺利解决途中遭遇的问题。出警时变速箱撞坏了,许韬便开车倒行回维修店;化油器出问题了,许韬就像弹钢琴一样将车子给“弹”回来;甚至在尴尬又煎熬的处境中,许韬和苏和还能一路高歌,用两只手电筒的微弱灯光代替没电的车灯在312国道行驶四个小时。许韬和三台派出所的同事们遇到一起起“事故”时所表现出的毫不气馁、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不仅增添了几位警察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小说的思想高度和价值呈现。作家以自身从警近二十年的经历和生命体悟,敏锐地捕捉了基层一线的公安干警工作背后的辛酸与诸多不易,刻画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民警察形象。不同于荣誉满身、无所不能的警察高大形象,作家更加注重从日常细节来刻画每位警察的为人处世和精神品质。在大叙事中,作家还为小说主要人物增添了爱情与友情的感情线,蒙古族民警苏和与摄影师彭小慧的相识相恋,“我”与爱人雯萍的相识相守,以及“我”与修车师傅三八之间过硬的兄弟之情。人物之间的情感线一方面使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另一方面无疑也使许韬和苏和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鲜活,避免了公安题材创作中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与扁平化。

和平来之不易,团结之花常开。小说的最后,警察苏和在林场抓捕偷猎者时被子弹击中腹部,抢救无效后不幸牺牲。与此同时,距离苏和的婚期不到一个月,他心爱的未婚妻还怀了两人爱情的结晶。以许韬和苏和为代表的年轻警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一方圣洁的自然家园,林区的牧民因此感激不已。老牧民加拉普一见到警察就热情地招待,将许韬和他的同事视为尊贵的客人,“大声说着欢迎欢迎,把我们引入毡房,铺开桌布,摆上酥油、馕饼,让妻子烧奶茶”。不仅如此,当地喝的水都是从十几公里外的高山草场放下来的,光放水就得三天时间。每间隔四个月一次的放水,派出所便需要与林区牧民协商,然后将来之不易的山泉储存在窖里。副所长焦代提说:“四台群众特别感激咱们,只要有事,一句话,都会帮忙的。”“放水”这一细节生动地反映出人民警察与草场牧民亲如一家、互帮互助的深厚情谊,警民之间彼此照应铺垫了小说叙事的情感温度。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这是小说中“我”和苏和总爱唱的一首家乡民歌,在小说中重复出现了四次。简短明了的歌词加上嘹亮酣畅的嗓音,不仅饱含了苏和对家乡的挚爱之情,更是被赋予了多重的现实寓意。作家对赛里木湖景区的描写可以说是优美生动,文中多处运用贴切自然的比喻来描绘四季更迭的赛里木湖,比如描写春天的赛里木湖:“天空蓝得像用油漆刷出来的,用半只纯蓝的蛋壳扣住草原。白云则是新弹出的长绒棉,一丝一缕都极富蓬松感。”湖边草场繁花簇锦,湖中灰鹤成群栖息,远方的洁白雪山和眼前的碧蓝湖水,甚至让下山开车的许韬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无法自拔,从而又导致了一起“事故”的发生。正是身处在这样如诗如画般的世外桃源,许韬一行人就更义无反顾地要守护这片净土的安宁。正因这些景色的烘托,才使得许韬等人的付出以及苏和最后的牺牲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赛里木湖不仅是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更是身体与灵魂的栖息地。退休警察哈拉提曾是肺癌晚期,于是他选择重返自然家园。一年之后,身体渐渐好转,肺部阴影缩小了三分之二。身患肺癌晚期的廖金生本想在赛里木湖投湖自尽,被警察许韬劝导后,跟随牧民哈拉提一家人一起在草原上生活了半年多,不仅身体上的疾病逐渐好转,就连颓废消极的情绪也一扫而空。“新疆辽阔的草原,不但能治愈精神的创伤,也能医好身体的病灶。”牧民们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丽纯净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治愈人心和病魔的良药。巍峨神圣的天山、澄澈蔚蓝的赛里木湖、辽阔的草原旷野赋予了当地牧民热情豁达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这种精神和性格也深深触动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外乡人。哈拉提和廖金生等人通过“回归”,寻找本真的自我,来弥补现实与心灵的沟壑,同时治愈好了身体的伤病。很大程度上,故乡始终是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栖息地,生命的返乡皈依正是人类对生态自然的精神依恋。当然,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了一方人,还养育了一方动物生灵。小说呈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美好以及美丽新疆带给人们的无限徜徉。自然之母孕育和治愈了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作家熊红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正是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诉求与期望。

需要强调的是,身为“兵团二代”的人生经历以及近二十年从警的工作阅历,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生活之源。原乡经验和感情记忆始终是作家熊红久构建自身文学世界永恒不变的精神内核。熊红久以基层人民警察的工作日常为蓝本,描绘出一幅幅身在新疆、身在兵团各民族同胞团结一心共建家园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而处于美好画卷背后的,正是小说中这些出身平凡的人民警察,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宝贵的生命守护了这片自然栖息地的美丽与安宁。在这一片碧水蓝天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共同诠释了作家熊红久对人与动物回归自然的真诚期待,进而构成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和社会理想。可以说,无论是“赛里木湖蓝”还是“警察蓝”,都是这片神奇土地上最纯净的蓝,它们在交相辉映中构成对自然家园最真挚的情。

猜你喜欢

赛里木湖人民警察牧民
赛里木湖蓝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河南警察学院隆重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牧民歌唱冬奥会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甘南牧民 赵云雁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商人买马
过赛里木湖(外二首)
赛里木湖里有些云(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