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22-08-13何成鹏史志凤

学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教学策略

何成鹏,史志凤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皇台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物理是对生活中物质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的学科,物理教学和日常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力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探究精神的构建和完善。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开发生活化教育资源,扩充初中物理教学容量,使教学内容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引领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加快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成长步伐。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实践研讨。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是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与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相契合。教师着力落实生活化教学,无论是对于更新物理教学模式还是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来讲,都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切入点,消除物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壁垒。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物理课程讲授的是一些基础性的物理概念知识,但是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知识存在一定难度,降低了物理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效率。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优化物理教学切入点,帮助学生发现物理和生活的内在联系,从而化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领悟能力。第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树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新导向,生活化教学策略最显著的实施优势就是可以借助生活现象或者生活资源向学生呈现物理知识,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潜藏的无数物理奥秘,从而顺利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跃升到更高的水平,收获预期的教育改革成果。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预习,提高初中物理预习效率

预习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流程之一,也是教师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主要途径。开展有效的生活化预习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与课程要点的距离,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预习能力,从而为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顺利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就初中物理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组织学生预习的过程中都没有积极渗透生活化教学思维,只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阅读和浏览,这种预习方式不仅枯燥无味,也难以达成最佳的预习效果,从而影响后续深度教学的有序推进。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妨以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预习活动,结合具体的物理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预习信息,重点落实对生活中相关物理现象的探索。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初步培植学生的生活意识,使学生对新课内容形成大致的结构脉络,从而大幅度提升初中物理预习效率,以生活化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中具体的生活化预习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物理课程要点,提炼生活中相对应的物理现象,将这些生活信息整理成微视频预习课件,鼓励学生跟随课件的引领开展生活化预习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在预习阶段就扩充学生的生活化物理经验,使学生对物理课程探究产生亲近感,也能提高学生参与生活化物理学习的内驱动力,锤炼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和生活化探索意识,从而让物理生活化教学目标更加精准完善。第二,在物理教学的生活化预习环节,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物理课程探究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自主预习的空间,培植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将物理问题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分析的思维习惯。这样一则可以使学生重新掌握物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二则也能通过有效的生活化预习活动让课堂生成状态更加活跃,从而驱动后续深度物理探究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

科学思维是一项重要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终极目标不单单是丰富教学内容,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完善。科学思维涵盖了多个纬度,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直觉思维能力等等,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有效性。教师要想切实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将生活化教学策略与问题导学策略相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为学生设计探究问题,如此既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散,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印象。其次,学生通过思考和解答生活化问题,不但可以完整吸纳物理知识技能,思维空间也会得到显著的拓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多元化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基于此,教师在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时,应该在生活化教学的基础上跟进实施问题导学手段,以生活现象还原物理理论知识,以问题促进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迈入更高的阶梯,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物理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设计误区需要着重规避:第一,教师所设计的生活化物理探究问题必须具备可议性。所谓可议性,就是生活化问题不仅要整合物理课程目标和导学导思功能,还要引发学生的共鸣,包括情感共鸣和认知经验共鸣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针对生活化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也会更乐于参与物理生活化探究学习,这对学生顺利构建物理概念模型至关重要。第二,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开发物理生活化问题时,还应该加强提升生活化问题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问题的内容以及相关生活现象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同时凝练物理课程核心要点,使生活化问题成为链接物理世界和生活实际的纽带。这样不但可以成功开启学生科学思维发散的闸门,也能提高学生探究意识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从而解放学生的感官注意力和智慧潜能,借助生活化教学打造开放式的物理问题课堂。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

物理教学是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意识和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想有效锻炼学生的科学推理和论证能力,就必须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找出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从而强化学生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破解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创设生活化情境还能使初中物理教学回归生活本真,这样既能够消减学生对物理课程的抵触情绪,也能增强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物理的信心和兴趣,从而使初中物理教学方向顺利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物理学科特性以及实际的教学需求加强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性,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物理世界的快乐,也能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揭示物理概念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夯实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物理基础,实现生活化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首先,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必须加强对生活资源的旁征博引,从直观教学的视角出发让生活化资源成为改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的源头活水,对于生活实物演示教学的应用比重多多益善,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顺利升级为抽象思维,锻炼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直观想象能力。如果部分生活情境无法实现直接创设,教师也应该开发互联网技术资源为学生间接创设,这样一则可以全面疏通生活实际和物理课程教学之间的交流渠道,也能强化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发挥生活化物理情境的思维引领功用。

其次,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物理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还应该善于利用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开展探索式的物理课程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依托生活化情境启发学生的交互式对话能力,通过各抒己见和集思广益拓展学生对生活化物理问题的剖析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意识的横向与纵向延伸。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自主探索具有广泛性的新问题,内化学生对物理模型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基于生活化物理情境学会思考辨析和迁移变式,帮助学生清晰掌握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形式,从而高效率完善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四)组织生活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不但可以游刃有余地开展各项物理探究活动,知识理解效率也会得到大幅提升。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以及运动观等等,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观察。有效的生活化观察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悉心观察探索生活的美好情态,也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同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科学思维产生突破性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手段时,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观察活动,深度开发利用生活资源以及互联网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灌输式物理教学顺利优化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同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物理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与综合思维能力的早日成熟,彰显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五)巧借生活化物品,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强调实验探究的科目,教师增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比重,一则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论证能力,二则可以培植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证意识。这些对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形成和完善大有裨益。但是就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验课程的开设效率并不高。深入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开展实验教学受多重条件限制,所以常常用口头讲解取代动手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物理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都会陷入发展困境。

实际上,初中物理课程讲授的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自然现象知识,很多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都可以满足物理实验教学需求,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理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巧借生活化物品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顺利培育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证意识,从而逐步构建学生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发挥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优势。

(六)加强生活化实践,发展学生的生活意识和实践能力

生活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育的重点,学生探索物理的道路还很长,唯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才能流畅自如地应对各项物理学习挑战,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铸造坚实的根基。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自古以来都是教育工作的金科玉律。这些指导思想都为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高效实践生活化教学带来全新的启示。基于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延展生活化教学思路,加强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和实践能力,把握物理教学的关键点、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切实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积极探索,从而以生活化教学加快初中物理教育体系改革步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优化物理教学切入点,也可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基于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生活化教学导向,开发利用优渥的生活化教育资源,打通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和本质,引领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和生活实践活动,从而使初中物理教学满溢生活元素,多维度完善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与综合性知识技能体系。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