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新闻作品标题制作技巧谈

2022-08-12谢馨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秦岭受众

谢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2月25日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移动媒体的风行,有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新媒体来获取新闻信息的。

俗话常说“题好文一半”,标题对一篇新媒体报道而言,时常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标题者,新闻之缩影,事实之骨髓”。新媒体新闻标题的制作已经成为新媒体采编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拉动阅读量无可限量。

一、新媒体新闻作品标题的重要性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作品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是新闻写作的点睛之笔。在新媒体中,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它是受众对一篇新闻报道的第一认知,甚至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继续浏览阅读这篇新闻。

(一)好的标题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眼球

和传统新闻不同的是,新媒体新闻作品的标题没有引题、副题,基本都是直接切入主题。新媒体信息浩如烟海,如果一篇新闻的标题没有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让他们继续阅读,那么这则新闻很快就会被湮没。因此,新媒体新闻标题直接决定了一篇新闻报道的浏览量及传播广度。

(二)好的标题能帮助读者快速定位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受众在新闻信息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通过关键字词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搜到相关文章后,标题能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到自己更需要的内容。因此,新媒体采编人员应该不断探索实践,制作出符合新媒体新闻稿件特点的标题,让新闻标题自带流量。

二、新媒体新闻作品标题的制作技巧探析

对于新媒体新闻作品而言,同一篇新闻,标题不同,阅读量甚至会天差地别。如何制作一个准确又有创意的标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一)真实,文题一致,不做“标题党”

新闻作品标题也是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标题的制作一定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标题所表述的内容,必须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决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无中生有。

如:甘肃日报新甘肃APP的新闻作品《32岁的“高工”笑了!甘肃214人通过“绿色通道”晋升高级职称》。标题就让受众充分感受到了甘肃省启动实施的特殊人才职称评价体系后,优秀人才在职称评定上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现了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引人、留人、用人上的满腔“诚意”。

在日常,我们发现不少新媒体新闻为了博取点击率、浏览量,制作出夸张、惊悚等哗众取宠的标题,此举是编辑刻意误导、欺骗受众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长此以往,受众会逐步丧失对媒体的信任,造成公信力下降。

2020年4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百度APP多个频道存在严重违规问题,严肃约谈百度公司负责人,要求立即停止违规行为。百度APP多个频道4月8日上午起暂停更新,清理违规内容,开展深入整改。

(二)简洁,撷取精华,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

抓住关键词,提炼新闻点,通过简洁、精练的词语对新闻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也是新媒体编辑的一项基本功。

在一篇新媒体新闻作品中,可以提取的关键点有时候不止一个。这时候就要学会抓重点,选择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受众最迫切了解的点加以凸显。

如《小将闯大赛 首秀即捧杯》:五言双句,朗朗上口,生动传神。前句一小一大对比,形象展现年轻选手勇于拼搏的精神;后句突出“首秀”,揭示“捧杯”的非同寻常。

《“新鲜+本地”,农场到餐桌》:标题展现农产品直销平台的特点,精准简练。两个短语相连,韵律感强,且相互补充,叙事完整,使直销平台的亮点跃然纸上。

标题制作遵守简洁原则的同时,也要符合新媒体属性。而新媒体相较于报纸等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最近几年甚是常见的“刚刚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刚刚”二字,意味着新闻事件的新鲜出炉。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得到了业界和读者的广为赞扬。标题文字简洁凝练又充分展示了及时性,紧密结合新媒体的特性。所以,新媒体采编队伍要紧跟新闻热点、及时发声。

(三)精彩独到,发挥创意,避免同质化

新媒体新闻标题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满足受众的需求变化,力求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近些年,我们也发现了越来越多让人眼前一亮、精彩独到的标题。有巧用古诗词、谐音字的,有活用数字、标点符号的,也有设置悬念,用疑问句、感叹句的,还有一些“网感”十足,带有音韵律动或者画面感十足的标题……总之,我们要不断发挥才智和创意,避免让标题落入俗套。如此,标题方能为文章添彩带流,助力优质内容冲击爆款。

2021年4月13日下午,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次回合决战在苏州奥体中心举行,亚洲足球小姐、武汉妹子王霜独进两球,助中国女足昂首挺进东京奥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韩3:4》脱颖而出,成为全网女足冲奥报道中的亮点。这则标题借用唐诗《枫桥夜泊》名句,巧用修辞,不着痕迹,读来朗朗上口,且将新闻元素(王霜、韩国队和比赛结果3:4、赛事地点等)都嵌入标题,可谓绝妙。

三、将音律带入标题——以西安晚报新媒体平台“春山新籁”系列融媒报道为例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编辑部2021年倾力策划了“春山新籁”系列融媒报道。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专题名称“春山新籁”四个字就已经蕴含了音律在其中:“春山”语出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一句,它带给人们以希望和力量;“新籁”则是以各种动听的声音为切口,讲述“中央水塔”秦岭里的动人旋律。

在“春山新籁”系列融媒报道具体执行过程中,每期报道均以声音为题。截至2021年6月,西安晚报新媒体平台刊发了多期作品:《“咔嚓”~跟着党高弟拍一拍他的老伙计》《咔吱咔吱脆……国宝“夺笋带货吃播”果然不同凡响》《铃声响起,哨声吹起,秦岭“蓝卫士”又出发了》《哐当哐当~又一个游玩好去处,打卡穿越秦岭的小慢车》《脚步声传遍山林,也曾偶遇狗熊……这份工作真的不简单》《“嗡嗡嗡”……据说,这是最甜蜜的工作》《舂捣声回荡村庄,他让失传的千年古法复活了》《锵锵锵……秦岭深处有座小镇,她的故事有很多》《阅过繁华重返深山,大自然“搬运工”奏响林间“交响曲”》《集合啦~听!“秦岭四宝”欢乐多》《泉音叮咚……盛唐最有名的“别墅”,你来过吗?》等。这些作品的标题有一个共同特点:音律型。

西安晚报新媒体“春山新籁”栏目图

秦岭航拍图

以上作品每则标题都给受众传递了本期新闻报道对象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常听到的一种声音。单从标题上看,我们为读者带来了植物学家拍照的“咔嚓”声、“秦岭四宝”的欢乐声、护林员遍布山林的脚步声、志愿者集合的吹哨声、秦岭小慢车驶来的“哐当”声、高级职业农民养蜂的声音、千年古法造纸的舂捣声、红色遗迹里的铮铮誓言、创业者奏响的林间交响、“清泉石上流”的叮咚声……而这些声音题材,其实也映射到了秦岭生态、秦岭人文和秦岭的绿色发展三大方面,以小节拍鸣奏大旋律。可以说,这些声音及其背后的新闻故事汇集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秦岭春日“交响乐”。

结语:

新媒体新闻标题作为新闻内容的浓缩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新媒体新闻标题既是真实、简洁的,又能让人眼前一亮、产生共鸣。拟好标题,方能传递真实信息,吸引更多读者,扩大传播效果,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效果和新闻价值。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秦岭受众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在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