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究

2022-08-12相福全李忠华

科教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校园文化互联网+

相福全,李忠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需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同时,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培养有坚定信念的大学生,也是推进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

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影响着大学生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从事实践活动时的行为和态度。因而,高校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指引大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发展方向的规划和人生价值的判断,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精神状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切实推动“互联网+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与时俱进,提高吸引力和实效性,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借助互联网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是推进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领域思想文化信息复杂,特别是一些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传播,影响着作为网络领域主体参与者的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动摇了其理想信念,不利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大学生健康成长。因而,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需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坚定理想信念,并使其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析和批判意识,为其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奠定思想基础。同时,高校开发的网络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广泛传播。此外,接受了良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大学生,可以凭借他们的理论功底和对网络的熟练运用影响更多的网民群体,推进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建设。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重要的成长环境。高校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和探究这些现实状况,为探究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建构奠定基础。

首先,互联网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环境复杂化,对理想信念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和交往方式,从而对传统的社会化方式提出了挑战。”与以往主要通过教师获取理想信念教育信息不同,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同时,互联网的丰富性、多媒体和互动性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大学生更愿意自主接受互联网信息,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兴趣不足,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课堂效果不佳。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更加丰富和创新,实效性要进一步提高。孙瑞婷指出,“与理想信念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主题挖掘较少,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

其次,互联网领域资本主义非意识形态的渗透,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占有的大量舆论资源,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断攻击我国的指导思想,如传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对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夸大和抹黑。而思想仍未成熟的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领域非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时,政治敏感度不高,价值判断能力不足,往往不能保持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削弱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认同,不利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顺利开展。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建构

高校教师需充分认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推动互联网同传统教育内容和方式相结合,寻求构建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不断增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3.1 推动“互联网+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必须利用互联网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创新,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是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教学,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料,利用互联网信息呈现的多媒体特性,综合运用网络文字、图像、视频资料,调动大学生的多元感官,使理想信念教育过程更加丰富和有效,提高课堂生动性和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利用云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丰富理想信念教学方式,拓展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空间。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的平台,并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的良好互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大学生通过网络匿名评论的方式,将真实想法反馈给老师,加深师生交流,提高教育效果。

二是利用好网络资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课堂内容发展,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教育内容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也要认识到“四史”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突出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生动透彻,教育大学生把握好理论要求,并引导他们充分辨析和批判互联网领域的思想信息,为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丰富的素材和优质的视频讲座资源,深入讲解“四史”教育内容,用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实践性、前进性和曲折性,提高理想信念教育课堂的实效性。

3.2 促进“互联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

在加强理想信念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自觉开展理想信念主题实践活动,了解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要求,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崇高理想信念的情感和价值认同,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想信念境界。

一是鼓励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参加理想信念教育虚拟实践活动,并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理想信念虚拟实践活动,包括参与网络上有关理想信念问题的讨论,以及建设和维护相关网站。重点引导他们在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时,提高政治敏感度和批判能力,不断加深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充分挖掘和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使其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鼓励其通过互联网表达关于理想信念问题的正确观点,从而对其群体的理想信念产生深远影响。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化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进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实践”优势,将互联网呈现的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线下主题实践活动创造具体情境,提高大学生参与线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例如,利用网络短视频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情景,编排红色剧目,以及引导大学生将参与红色网站在线学习的虚拟实践同实地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的现实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促使他们在实际体验中加深对理想信念教育要求的理解和情感认同。

3.3 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强舆论引导,推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和线上校园文化发展。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网络平台建设,不断促进网络平台内容的精准推广,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平台建设。首先,高校要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转载重要媒体的丰富内容,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和舆论引导,用党的新闻舆论立场来引导他们增强对网络理想信念教育信息的辨析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政治敏感度。其次,在通过网络技术关注和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运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精准推送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内容推送的针对性,提升宣传教育的效果。最后,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热情,特别是要推动平台内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并促使他们加深对理想信念教育要求的认识和情感认同。

二是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渗透到线上校园文化建设中,用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文化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校园文化的空间不断扩大。在“互联网+”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不断渗透到线上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学校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理想信念文化内容,并突出党建文化对线上校园文化的引领,用党建文化影响和熏陶大学生,使其形成崇高理想信念。此外,要充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线上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学习成果融入线上校园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线上文化环境。

总之,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以“互联网+”为背景,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要借助互联网,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实践活动更好开展,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校园文化互联网+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