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传播视域下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探析

2022-08-08李雪丹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传播策略

摘要:科普短视频凭借其内容的严谨、权威、通俗易懂的特性成为当下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但由此也引发了知识碎片化、知识获取率差、发展模式受限等诸多问题。与其他短视频不同,科普短视频承担着科学普及与知识传播的使命,因此对传播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科普短视频的特性,从渠道优化、内容创作的角度出发,使科普短视频能够实现更加高质与广泛的知识内容传播。文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科普短视频的知识传播渠道与知识内容生产,得出如下结论:科普短视频需要在知识内容虚高的泡沫中重建良好的知识生产传播秩序,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科普环境与内容创新空间,其次是科普短视频知识内容的破圈传播也需要紧随热点,开辟“知识找人”的新路径。文章结合许多新的科普热点探析其中的传播逻辑,希望能为更多科普短视频的知识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普短视频;知识传播;渠道优化;知识生产;传播策略;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3-0090-03

一、科普短视频的知识传播现状

知识传播是指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媒体环境下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内容并取得一定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1]。随着媒体环境的变迁,知识传播的载体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占整体网民的90.5%,科普类短视频也受到了广泛关注[2]。科普内容与短视频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能够突破传统文字传播方式的局限,通过视频化展现使知识更容易理解,契合受众的知识认知需求,因此科普短视频已成为当下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科普短视频也出现了热门知识内容同质化,视频内容质量鉴别难,冷门知识、高难度知识出圈难等新的困境。因此,探索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使其真正发挥知识传播载体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各平台科普短视频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实现高效、高质、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传播提供思路。

二、科普短视频的知识传播渠道优化

随着科普短视频的知识内容逐渐走向高效化、互动化与个性化,其受众逐渐细分,纷繁复杂的科普短视频也需要走向成体系的组织化传播,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知识传播秩序,使科普受众从“认识”转变为“受益”。

(一)开设知识专栏,鼓励科普创作

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各个新媒体平台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截至2021年,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1048.3亿元[2],平台应当承担起自身作为媒介的社会责任,担当知识传播的创新者。2019年7月,抖音平台推出“DOU知计划”;哔哩哔哩的知识分区中,科普短视频持续发力;其他新媒体平台如微博,2018年推出了有独立入口的视频区,内设知识专区,定期发布科普知识周榜;2020年7月,夸克搜索推出了知识视频产品Z视频,其内容时长限制在30秒到2分钟,旨在帮助人们高效、准确获取知识;2020年10月,国内头部知识分享平台知乎也推出了视频项目。

良好的外部条件是科普短视频发展的基础。科普短视频的内容重在传递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因此不同平台应持续开设具有独特优势的科普项目。例如抖音、快手等生活气息浓厚的短视频平台可以注重开展“普通人的科普”,即分享大众日常经验;知乎等曾以文字传播为主要方式的知识平台,则可以通过图文与视频的转化提高科普传播的效率。此外,知识变现也是知识传播带来现实价值的模式之一,平台可以为优质内容提供流量现金奖励,而科普知识又可与知识产品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模式,由此实现正向循环。

(二)邀请行业专家,树立内容权威

科普短视频拥有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社会价值,发挥其价值需要保证内容的权威性、科普的严谨性。知识短视频类的传播平台不能只通过販卖焦虑来吸引知识需求群体,这样会导致用户数量与活跃度成反比,难以后继发力。平台应将“贩卖市场”转为“培育市场”,通过构建优质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将科普自然渗入日常生活,使用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用户黏性,为知识传播贡献巨大的社会价值。

平台需要邀请业界的权威专家入驻,保障内容的优质。如,夸克Z视频邀请了超过300位名师学者入驻;抖音“DOU知计划”邀请了众多中科院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博物杂志主编张辰亮曾在微博上以文字答疑的形式与网友进行科普互动,其入驻短视频平台后开辟了《亮记生物鉴定》《亮记赶海》系列科普短视频内容,成为抖音头部科普网红,引发《××鉴定》《鉴定一下网络热门××》等系列网友跟风科普视频的热潮。

优质内容的生产可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带动一大批在自身领域拥有认知盈余的网友加入科普的阵营,平台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给予其在流量与内容变现上一定的优先权,拓宽科普领域,也可以更好地维持平台知识传播的热度,促进科普短视频专区的专业发展。

(三)加快技术突破,优化传播效果

哈贝马斯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技术发展演变的方向取决于公众的投资,按照技术的社会塑造理论,技术的发展是政府、市场、科技工作者、公众之间互动、协商和博弈的结果[3]。有学者研究表明,视频化的镜像复制和模拟仿真能够消除物理上的隔阂,增加人的临场感[4],由此科普短视频能够以轻松的口吻解释并传播复杂的知识,但要从根本上提高科普的效率、巩固知识传播效果,平台还要深入探索技术的更新融合。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虚拟传感技术、VR技术等的成本大大降低,知识生产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参与,优先发展这些技术的平台会成为知识传播的主力军。而技术发展带来的弊端也应当用技术来解决。例如算法可以追踪用户的使用行为,满足其个性化的长尾需求,但也容易导致用户视野受限。科普短视频需要打破人的视野局限性,增加个体认知量,以实现知识传播。因此,算法也应在平衡用户的喜好与视野扩展方面继续发展,进一步细化知识内容的分发,提供对受众生活有所裨益的科普内容,培养用户的学习习惯。

平台既要积极探索技术,也要注重科普短视频的公共属性和价值蕴含。科普短视频的本质是利用技术赋能传递内在价值,因此平台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通过专家坐镇可以增加内容的权威性,但是要保证知识内容传播的准确性与专业性,仍需平台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确保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版权不受侵犯,建立错漏内容的改正机制,为积极进行科普创作的新人提供容错的空间。灵活性与严谨性并存的审查机制有利于保障科普短视频的繁荣发展,这一点的实现可以依靠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内容核查等方面达成社会共识,构建互信的知识传播空间。

媒介技术发展的选择受到政府、社会、平台、专家、公众等多方利益表达的影响,应当有意识地促使媒介技术追求公平与尊严,以科普短视频为开端,改变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模式,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实现知识传播的最终价值。

三、科普短视频知识内容的传播破圈逻辑

在热点公共事件中,部分网民会主动搜索相关的科普短视频以获取所需知识,形成初具规模的“圈子式”传播,但更加全面深刻的知识内容想要实现大规模传播,就需要开辟“知识找人”的新路径。

(一)内容生产:科普与热点结合,实现知识破圈

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动态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制作《一分钟看懂奥密克戎毒株始末》、科普中国发布《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需注意什么》、央视新闻发布《感染奥密克戎如何救治》等科普短视频,都获得了百万次播放量;“猴痘”病毒的突然出现,使人们出现科普需求。科普短视频结合热点的内容传播,需要回答群众关切,也要符合社会利益,在用户的自主转发与分享中会产生科普短视频的口碑效应,使相应知识获得高效的传播。

公众对各热点新闻的关注度是使科普内容得到大规模传播的关键。2022年,我国空间站即将建成,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微重力环境测量身高”等科普实验,并制作成《在太空中出差会长高吗?》系列科普短视频,获百万次播放量。利用高科技、结合热点新闻制作的科普短视频不仅能够传递科学知识,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其能够唤醒群众的求知欲,深化科技人文交流,提高公众终身学习的能力,营造社会科学理性的氛围。

(二)叙事策略:科普与生活融合,助力知识转化

科普短视频不仅要提供知识,还要提高知识的转化率,这就需要借助生活场景进行科普叙事。比如“老人洗虾扎破手指被迫截肢保命”的新闻阅读量高达3.1亿次,其中热评主要包括“求正确科普”“应如何正确操作”等追问;央视网发布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原理讲解》科普短视频登上微博知识榜第四名,评论追问“如何预防”,说明受众仍存在大量与生活场景息息相关的科普需求;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的政策发布之后,央证公开课发布《什么是存款准备金,政策解读》科普短视频,精准满足了受众的学习需要,播放量高达316万次;《猝死新闻不断出现,教你真正救命术》成为2021年抖音点赞量最高的科普短视频。

生活化场景的科普与受众的生活体验高度重合,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的知识内容,在为受众提供便捷学习渠道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科普内容普及的效率。此外,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存在明显的差异,生活类科普的开展需要结合受众的生活场景和多样化需求。科普短视频结合生活化场景,可以切实提高受众生活质量,将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收获信誉。

(三)人格传播:塑造个性化人物,知识传播人格化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中国,以个体身份出现的科学家可能较难参与到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而身在组织中的科学家,如果不是粉丝众多的网红科学家,其参与科普的途径只有科学周、全国科普日等单位安排的科普活动,个体科学家进行知识传播的机会很少[5]。而科普短视频可以大大增加科学家在公众面前现身的机会,当虚拟身份转化为权威主体,群众对其的关注进而也就转化为知识传播的效果。

科普短视频兼具科普的严谨性与短视频的亲近性,是公众了解科学家的一个良好途径。中科院旗下的《中国国家地理》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专家学者顾问,其融媒体矩阵中有“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博物”“博物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这四个主要科普短视频账号,全网粉丝达6399万。前文提到的《亮记鉴定》系列科普短视频也是由其打造,“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借助其权威性的科普、幽默化的语言、藏狐一般的形象发展成科普短视频的头部网红学者以后,其团队继续推出了《鉴定一下网络热门同事》系列科普视频,讲述科普工作者的科普生涯,使更多科学家走进科普短视频。科学家以自身人格诠释科学带来的传播效果是巨大的。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为每个领域的专业学者开辟介绍专栏的科普短视频类型就极其值得借鉴,曾经在受众心中较为遥远的科学家携科技创新成果与无数学者背后的耕耘,一同被科普带入公众的视野,有利于公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珍惜知识的来源,“成为科学家”将会重新成为每个孩子的理想,为我国的科学普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四)多重互动:线上线下联动,搭建交流场域

科普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团队可以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双重的交流场域。科普短视频的权威创作者在线下通常也是某一领域的知识盈余者,他们或许是專家学者,或许是某行业的精英领袖。微博热门科普短视频博主“柴知道”制作的密钥短视频在登上热搜榜第一后,其继续在评论区转发抽送《码书》《费马大定理》,合理结合自身热度助力更深入的知识内容出圈;博主“邢立达”有《恐龙公开课》系列短视频,线下也有科普书出版、博物馆合作等活动,《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量达380亿次[6],因此科普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在线下博物馆、科技馆等现场举办科普讲座、科普书籍签售会等,与受众进行互动。

线下的科普互动有利于增强表达的真实性,更容易与受众达成情感共识,提升知识传播的可信度。此外,自然科普类的短视频也可开展线下场景实测类的实验,邀请受众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使受众参与到真实的实验流程中,有利于受众形成从线上认知到线下探索知识的实际行动。无论媒介如何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动永远值得探索,科普工作者应该积极打造与受众之间的知识交流空间,跳出自身利益和偏见圈,关注受众的真实需求,耐心回应公众的实际关切,获得受众的信任,追求知识传播的最高价值。

四、结语

科普短视频的积极传播能够为社会营造有利于知识传播的文化氛围,这不仅取决于社会上占少数的科普短视频创作者,还依赖于新媒体平台的积极探索。只有平台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创新科普内容的传播渠道、确保内容权威、探索知识变现模式,才能为科普短视频内容的创新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知识传播贡献创新空间。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团队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应当重视自身形象的构建,积极展现科普工作者的风貌,传播有温度的科普知识,担当起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科普具有严谨性,科普网红具有身份的独特性,只有打破流量思维,用内容引领价值,用真诚传播知识,科普短视频才能成功打通知识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科普矩阵。将线上的沉浸式体验延伸到现场体验,可以进一步激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探索兴趣,科普短视频创作的创新与完善仍有赖于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持续互动。

参考文献:

[1] 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2]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2-25.

[3] 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94.

[4] 李凌,陈昌凤.媒介技术的社会选择及价值维度[J].编辑之友,2021(4):53-60.

[5] 贾鹤鹏,谢宇.青年传播学者如何实现理论创新:以科学传播为例[J].青年记者,2021(19):50-54.

[6] 2021抖音数据报告[R].抖音短视频APP,2022-01-06.

作者简介?李雪丹,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传播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