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求变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2022-08-08徐地仁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趋向

徐地仁

摘 要 任务驱动型作文自面世以来,一直处于各方审视探究的目光之下,特别是在高中作文教学与高考备考中更是成为训练的重中之重。任务驱动型作文脱胎于过去的限定式材料作文,伴随着高考实战的推演,其形态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简单的题例转换,到任务设定的调整尝试,到趋向于与新材料作文的融生。本文拟从高考全国卷作文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梳理一下任务驱动型作文创新求变的历程,以给高中作文教学与高考备考带来启示。

关键词 任务驱动型作文 脱胎 灵变 趋向

无论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都要以给定的作文材料为依托。材料作文在2006年发生了一次新旧裂变,从而有了新材料作文之说,而这个新旧的分野,其实就是材料作文在写作要求上限与放的递变。新材料作文相对于过去的材料作文而言,对考生写作的限制要宽松得多,只要不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考生在立意确定、文体选择等方面都拥有自主权。而与新材料作文的这种给考生一定的自主权不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材料作文,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对考生写作的限制。比如1989年全国统考卷的作文题给了这样一则材料:“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同时继材料之后给出这样的作文要求:“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单就题中的作文材料看,所叙事件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争议性,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发表看法,非常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选材要求,只是后面的写作要求限定较严,仅给了考生单一的思维取向:给这位高三学生写回信。如果我们将写作要求做这样的改动:“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以该学生好友的身份,给他、他父母或老师的任一方写封信,表明你的态度和看法。”很显然,这便俨然成了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这类限定式材料作文题与任务驱动性作文题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在作文要求部分同样给考生设定了任务驱动指令,明确了写作情境、针对问题、作者身份、阅读对象、文章体裁等一系列的限制条件,只是这样的限制条件具有思维取向的唯一性,未给考生留下任务驱动性作文那样的选择空间。由此看来,任务驱动性作文与这种限定式材料作文的联系还是非常明显的,二者几乎如出一辙。

材料作文的新旧裂变,体现了高考作文写作指令上由“收”到“放”的遞变,而由新材料作文来到任务驱动性作文,则是高考作文写作指令上将“收”与“放”完美结合的一次跃进。就写作任务中留有项目选择的空间而言,任务驱动性作文沿袭了新材料作文写作上给考生发挥空间的“放”的一面;就写作任务中每一个既定的任务项目都具有特定的情境、问题、身份、文体等方面的写作限制而言,任务驱动性作文又很好地结合了过去限定式材料作文“收”的特点。比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材料提供的是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君臣的事迹及相关评说,作文任务中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就三人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读书会上交流。这属于交换意见式任务驱动型作文,给出三个对象以供选择,表明试题具有开放的一面,而每一个选项本身又具有写作情境、作者身份、读者对象、文章体载等方面的限定,表明试题又具有显明的收缩性,这就很好地将“放”与“收”融合于一体。

任务驱动性作文某种程度上对高考作文中的套作宿构现象有所抑制,而这种抑制的效用,既体现于缩减新材料作文写作上的自由空间而将其落到有限的几个选项上,更体现于对过去限定式材料作文的限定条件的创新借鉴上。整体上看,在“放”与“收”之间,强化了收缩性,从而将考生限定在作文考题所拟设的写作现场中,以写出真实有效的现场作文。基于此,近年来的任务驱动性作文题,在任务设定的调试上,可谓别出心裁。

首先是很好地处理了作文材料与写作任务之间的配合照应。给出明确的任务指令,让考生遵循指令去写作,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突出的标志,而任务指令的设置又是与具体的作文材料紧密相关的,所以把握好作文材料与任务指令之间的关联,成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好。比如2020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Ⅲ,任务指令中要求考生以毕业前学生的身份,就“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一主题,给学校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任务中对写作的情境、身份、读者、主题、文体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对于究竟怎样才算是为自己画好了像这一主题的进一步认知,则要求考生必须对作文材料做出应有的分析推究。作文材料中指出,人“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这就暗示,一个完整的人须是优缺点皆备的,所以“为自己画好像”,画出的应是优缺点都有的真实的自己,是有着正确的自我认知的能够不断发展完善的自己。该题巧妙地处理了作文材料与任务指令之间的这种配合照应,考生只有明了其意方能写好其文。

其次是创意整合写作任务指令,凸显作文“主题”。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中明确地将作文必须围绕的“主题”写出,是在2020年。这一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Ⅱ要求“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卷Ⅲ指明“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而新高考全国Ⅰ卷也直接写明“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主题”不同于“话题”,话题是指材料内容所关涉的方面,比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材料讲的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回答人们有关成功秘诀的提问的事情,而随后给出的作文要求却是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这个作文要求,不是要考生围绕材料所讲的事情来写作,而是提示须将材料所讲的情况延展开来,对应到生活之中,这就抛开了具体的案例而导向了普泛的情形。特别是“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这一强调语,更是突出了“话题”作文的重心在于话语的外延“范围”,而不在于内涵蕴意的特点。主题则不一样,它是对作文材料含意的高度概括,与作文材料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联。比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材料中述说了防疫与抗疫带来人与人之间不同关系的情况,任务指令中要求考生“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里“综合以上材料”提醒考生必须从材料出发进行写作;标出的主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强调考生所写必须在“疫情”的话语范围内,同时必须聚焦于“距离与联系”这一疫情之下人与人间的特殊关系;而“主题”这一关键词的使用,表明这里所讲的主题指令是基于材料的意蕴之上的,也就是说不是要考生去泛泛地写“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而是要考生把握住材料中所讲的这种灾疫隔离了人、战疫密切了人的“距离与联系”的特定含意来写作。与话题具有较大的宽泛性不同,主题则分明地显露出强烈的聚焦性。

同时命题中对“收”与“放”关系的处理灵活自如。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出发点在于对考生的试场写作予以一定的限制,亦即增强试场写作的收缩性。而纵观几年来的试题情形,这种限定整体上显示出一种由多限到少限、由明限到暗限、由紧限到宽限的趋势。比如2019年的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题探讨的是中学生对于劳动问题的认知,任务指令中对作文的情境、主题、作者、读者、文体等都做了明确限定。而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中则仅明确了对写作情境与主题的要求,形式上看,限定减少了、放宽了,而内在地看,因主题与材料存在着特定的照应关联,也就使得任务限定表现出由显而隐的特点。而这种情况在2021年的高考全国卷中,更是得到充分展示,鲜明地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对考生现场写作空间的灵活收放。

自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推出以来,每年多套的全国卷在作文题的命制上,并没有一律采用此类题型,而是遵循了一条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主打、辅以新材料作文(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的有关二战中幸存战机弹痕分布情况调查的材料作文题)、间杂半命题作文(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的“带你走近”)的推进之路。在这条推进之路上,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一直在尝试着走向新变。且不论题例的不断变换,如前所述,任务驱动型作文在任务指令的设置上、在材料与任务的配合照应上做出了灵活的调整变动。尤其是2021年的全国卷作文题,更是在先前任务减载、材料加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出了与新材料作文融生的发展路数。

任务减载,材料加重,这是2020年出现的一个命题态势,也就是将作文任务指令中明显的限制因素减下来,相应地强化作文材料的意蕴与任务指令中相关意思的互补照应,从而使任务指令中含有一定的隐性要求的成分。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可为代表述。这里我们不妨透视一下2021年全国卷的几道作文题,来嗅一嗅其间动态生成的新气息。

首先看新课标全国甲、乙卷。甲卷的作文材料涉及的是古人以比喻谈对理想追求的问题,并引扬雄的话做进一步的阐释,任务指令如是说:“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很显然,如果将这一写作任务中对时代情境与写作者身份的限定抽去,那么该题与新材料作文题就没有多大的分别。同样,乙卷也呈现出了这样的走势。乙卷的作文材料采用的是描红写“人”的漫画,一笔一画间配有讲述写法的寓含人生哲理的解说语,写作任务指令要求“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任务指令中仅仅限定了时代情境与作者身份,与甲卷有同工之妙。

再来看新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这道题的材料是这样的:“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材料由两个信息区块组成,第一个信息区块交代了材料的来源,即取自毛泽东1917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谈“体育之效”的《体育之研究》一文;第二个区块是对该文有关内容的摘引阐述。而第二个区块又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间接引用毛泽东文章中的话,阐述了人的身体强弱变化与人自身对待身体的态度之间的关系;后一部分直接引用毛泽东文章中的话,这是在前一部分论述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强调人必须正确对待身体强弱,特别是生而弱者应当自信自强。基于材料,该题给出了这样的作文要求:“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粗粗地看去,只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意义写一篇文章,未限写作情境,未限作者身份,未限文体,俨然就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然而细细看来,就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具有很丰富的内藏。首先是“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启示”一词,暗示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路数,提醒考生,材料中论述的虽是体育对身体强弱的影响,但其具有对相关道理理解的启发引导作用,所以作文不能就体育论体育,而应有相关的联想类推、深入开掘。其次是“结合材料”“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这些表述。上面我们说过,材料中的第一信息区块点明了作文材料的来源,很多人在看材料时,往往忽略这一信息块,而只关注与“以上论述”相对应的第二信息区块的材料,这便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疏漏。1917年毛泽东发表此文时,正是23岁意气风发的青年,而《新青年》这一刊物正是当时的有志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这样的隐性信息与作文任务指令中的“结合材料”“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相照应,暗示了这个“你”的写作者身份应该是当今时代之下肩负着新时代发展使命的有志青年,而不是一个普泛意义层面上的高考应试者。如此看来,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的这道作文题,仍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其任务指令中包含了对写作的主题、情境与写作者身份等信息的限定,只是这种限定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特定的暗含色彩,而这恰恰体现着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融合新变的态势。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发展流变,归结于一点,即作文命题对材料与写作指令之间关系的规划设计,而这种设计又是紧紧围绕着对预留给考生的写作自由度的收与放来进行的,当这方面的处理由明向暗转化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时,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做到细审材料,明辨任务,以保证精思入彀,下笔有神。

[作者通联:江苏兴化中学]

猜你喜欢

趋向
实用趋向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20世纪上半叶戏曲种类演化趋向略谈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猪价季节性上涨,整体趋向偏好
厦门医院工资新规:细致化为趋向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微”时代的两会报道:新技术 新媒介 新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