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力压裂技术在动压影响巷道切顶卸压中的应用

2022-08-08王胜涛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7期
关键词:动压机头煤柱

王胜涛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城煤炭事业部晟泰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0)

引言

某矿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在强烈动压影响下出现顶板沉降明显、两帮收缩量和底鼓量显著增加、锚杆索发生破断等问题,巷道需要反复巷修才能维持正常使用,同时顺槽巷道悬顶现象明显,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为了解决巷道变形以及工作面上隅角悬顶问题,采用在煤柱侧顺槽巷道进行水力压裂的方式提前切顶,切落煤柱上方悬臂梁,剪断顶板岩梁应力的传递,减小巷道所受应力,消除悬顶现象[1-2],有效解决了动压影响留巷巷道大变形和悬顶问题。

1 4312 工作面概况

某矿4312 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厚度5.52 m,平均倾角4°;走向长1 714.9 m、倾斜长220.7 m,面积378 470.7 m2。地面位置位于申头村东北部,釜山水库南部,贾村西部。工作面东部为1315 工作面采空区,西部为4304 工作面采空区,北部无工作面,南部为4314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巷道布置如图1 所示。43121巷为一次使用顺槽巷道,巷道悬顶上隅角瓦斯聚集,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43122 巷为留巷巷道,受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巷道变形较大,影响正常使用;43121巷、43122 巷断面为矩形,宽×高=5.2 m×3.9 m。

图1 4312 工作面巷道布置图

2 工作面水力压裂设计方案

2.1 水力压裂设备

采用切槽钻头在岩层中预制横向切槽,切槽钻头外径为54 mm,钻孔直径为56 mm。根据井下现场试验条件,采用跨式膨胀型封隔器(见图2)进行水力压裂封孔,封隔器由弹性膜、钢套、钢管以及膨胀介质通道组成,封隔器的封孔膨胀介质为水、弹性膜为橡胶材料。使用3ZSB80/62-90 型高压水泵(见图3)进行注水增压压裂[3]。

图2 跨式膨胀型封隔器封孔示意图

图3 3ZSB80/62-90 型高压水泵

2.2 压裂参数计算

水力压裂高度与老顶回转变形的岩梁层位有关,依据式(1)计算老顶岩层厚度[4]。

式中:Hi为由下而上第i 层老顶岩层的厚度,m;Hi'为由下而上第i 层老顶分层的厚度,m;M 为煤层采高,m;Ki为岩石碎胀系数,取1.15~1.33;Kz为岩石碎胀系数,取1.33~1.5;h 为直接顶厚度,m。

将4312 工作面地质力学参数代入式(1),计算出第2 层老顶岩梁,即6.10 m 砂质泥岩为岩层裂隙带岩层,因此压裂钻孔垂直深度应在6.10 m 以上,并尽可能加深钻孔深度以确保效果。

2.3 压裂方案设计

根据4312 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43121 巷17 号~20 号横川320 m 为试验区域,煤柱侧巷帮距离皮带2.4~3 m。为避免工作面施工干扰,水力压裂钻孔施工与压裂作业应在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前进行,先进行水力压裂作业,后施工瓦斯抽采钻孔。

在43121 巷行人侧布置两排水力压裂钻孔,钻孔布置如图4—6 所示,采用深浅孔交错布置,深浅孔间距5 m。第一排钻孔为浅孔,布置在煤柱顶部与顶板的连接处,钻孔参数为直径56 mm,长度16 m,间距10 m,仰角70°,垂直煤帮施工;第二排钻孔为深孔,开孔位置距离煤柱1~2 m,钻孔参数为直径56 mm,长度60 m,间距10 m,仰角70°,钻孔与巷道轴线方向夹角5°。

图4 4312 工作面水力压裂钻孔布置平面图(俯视图)

图5 4312 工作面水力压裂工作面侧钻孔布置图(A-A 剖面图)

3 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3.1 43122 巷巷道表面位移监测分析

为分析水力压裂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在未进行压裂段巷道和水力压裂段巷道分别布置表面位移测站,观测结果显示:未采用水力压裂技术时,巷道在工作面回采后以两帮收缩为主,两帮平均移近量为554.5 mm,顶底板平均移近量为463.5 mm。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后,巷道在工作面回采后两帮平均移近量减小为328.33 mm,顶底板平均移近量减小为140 mm。由此可见,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后,43122 巷道围岩变形得到很好的控制,试验效果明显。

图6 43121 巷钻孔布置断面示意图

3.2 4312 工作面机头周期来压分析

分析水力压裂施工后工作面机头侧周期来压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了解工作面悬顶面积的变化,机头侧支架压力监测系统所得数据见表1。

表1 机头支架压裂前后阻力数据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机头支架未压裂段与压裂段来压数据可知,未压裂段周期来压步距为20.2 m,压裂段周期来压步距为18.88 m,水力压裂后机头侧周期来压步距减小1.3 m 左右。

水力压裂切顶后,工作面机头侧整体工作阻力降低,说明压裂切顶减小了工作面上隅角顶板悬顶面积,较好地解决了采空区上隅角悬顶问题,避免了上隅角瓦斯集聚给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动压条件下复杂困难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动压机头煤柱
烧结工序机头电除尘效率提升改造技术研究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巷道合理留设煤柱宽度分析及支护设计
核主泵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辅助密封圈有限元模型与性能分析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青洼煤业沿空掘巷小煤柱宽度研究及应用
机械密封表面形貌对流体动压润滑效应的影响研究
开口型管道内瓦斯爆炸冲击波动压的数值模拟*
动压下掘进巷道支护技术与工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