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水运旅游客运发展分析

2022-08-06高迎旭

中国水运 2022年7期
关键词:客运航道观光

高迎旭

(黑龙江和松辽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黑龙江省通航航道里程5495 公里,航道等级高,高等级航道里程占全国的近20%,界河航道里程占全国的50%,近几年客运量呈逐年小幅增长趋势,尤其是水上旅游客运增速明显,为促进黑龙江水运持续发展,开创黑龙江省水路运输新思路,开展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研究,提出水上旅游客运的发展方向,指导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客运的健康发展,为航运和旅游部门提供参考是非常必要的。

1 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发展现状

1.1 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水运资源丰富,拥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镜泊湖、莲花湖、兴凯湖、五大连池等通航河流湖泊,多年来水路客运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水路客运也经历了由满足人们交通出行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阶段变化。

1.1.1 满足交通出行阶段(1981-1990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黑龙江省公路不发达,部分沿江市县不通铁路,水路运输作为沿江市县人们出行、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沿江百姓出行,满足生活需求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2 交通出行向旅游客运转变阶段(1990-1999年)

九十年代中期,早期建造的长距离客轮到期报废,退出营运市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黑龙江省水路运输客运进入萎缩回落阶段,黑龙江水上中长距离旅客运输陆续退出水路运输市场,水上客运量十多年来一直维持在40 万人左右,其中近一半为国际旅客运输和城市周边观光游客,黑龙江省的水上客运发生重大变化,由交通出行开始向旅游客运转变。

1.1.3 旅游客运增长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上旅游业的兴起和中俄边贸的迅速发展,黑龙江省水上客运进入快速增长期,客运量从2000年45 万增长到到2008年317 万,黑龙江省水上客运快速增长,旅游客运比例达到80%,黑龙江水上客运进入旅游客运阶段。

1.2 水上旅游客运发展基础

1.2.1 水上旅游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拥有众多涉水旅游资源,有美丽千里大界江,风光旖旎兴凯湖、镜泊湖、享誉全国的五大连池和大顶子山百里库区,成为了水上旅游的重要景点。沿江旅游景点为发展水上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像东极抚远、黑瞎子岛、北极漠河、饶河珍宝岛、虎头、黑河爱辉等景点。近年城市周边游发展迅速,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城市水上观光旅游也发展势头迅猛。

1.2.2 航道条件较好

黑龙江省航道通航里程为5495 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2873 公里,约占全国高等级航道的15%和全省航道通航里程的52%。松花江、黑龙江是全国高等级航道中“两网十八线”中的“二线”。在全省航道通航里程中,二级航道967 公里、三级航道928 公里、四级航道1209 公里、四级以下航道2391 公里,四级及以下航道占全省航道通航里程的56.5%。

2 国内外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现状

2.1 国外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现状

纵观世界水上旅游客运发展,法国巴黎、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发展较好,水上旅游项目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整个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共同特点是:一是游览船只统一经营。游船由几家观光公司经营,政府给予扶持政策,实行严格的经营审批制度;二是配套设施完善统一。政府租给观光公司能方便游客上下船的泊船位置和大面积的停车场地,规定使用期限,经营者向政府上缴租金,为开展游船服务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航线打造经典,观光体验感强。精辟航线设计,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促使水上旅游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

2.2 国内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现状

我国水上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广州和天津的城市观光游;千岛湖、桂林山水、武夷山等地的风光游;长江三峡的库区游游轮,不同的水上旅游体验吸引了众多的观光游客,推动了水上旅游的发展,现在水上旅游客运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为缓解人们生活压力,提升旅游品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3 黑龙江省可借鉴发展经验

一是提升游览航线观光感受,提高游客体验度;二是加强游船个性化,丰富船上服务内容;三是依托著名自然景区发展水上旅游客运;四是政府为水上旅游客运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五是政府制定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

3 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3.1 发展趋势

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提升,旅游方式走向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潮流,水上旅游客运迎来较好发展势头。黑龙江省依托滨水旅游资源丰富、沿江景观日趋增多、地缘优势明显和沿江地区的景美物丰的优势,全省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2 运量预测

利用平均增长率法、灰阶模型和线性回归法对水上旅游客运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表1:

表1 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客运量预测表(万人)

结合三种预测方法,推荐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客运量2025年为280 万人,2035年为580 万人。

4 黑龙江省水上旅游发展规划

4.1 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中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消费升级和旅游发展要求,以舒适化、差异化为需求导向,在水运基础设施、客运船型创新和运营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培育发展水上观光休闲旅游客运,提供广覆盖、高品质的水上旅游服务产品,带动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到2035年,基本形成“交旅融合、环保绿色、平安智能,人们满意”的水上旅游运输体系,水上旅游资源利用程度显著提高,水运基础设施满足旅游发展需求,旅游船舶新能源使用得以推广,龙江水上旅游品牌效应凸显,水上旅游客运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休闲方式。

——基础设施。码头设施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观光码头和停靠点布局趋于合理,哈尔滨城区段沿江旅游码头群建设成果显著,依托G331 边境风景道中俄界河旅游观光码头建设完成,形成“一码头一景”的特色界江码头廊道,码头样式与当地文化、自然风光、旅游景区充分融合,彰显水上旅游特色。

——旅游船舶。水上旅游客运船舶舒适度大幅改善,个性化船舶扮靓水运市场,高端游艇在镜泊湖和哈尔滨城区段开展运营,旅游示范船型在全省旅游航段推广应用,新能源船舶、水上飞行器在湖库区开始应用。

——旅游航线。水上旅游客运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依托中俄界河特色,优化航线布置,结合沿江河风光带建设,打造1-2 条中俄特色航线,尝试开通中俄游轮,丰富完善哈尔滨及沿江市县观光航线,提升乘坐观光体验,航线品质大幅提升。

——交旅融合。水上旅游与交通协同发展,乘船码头和停靠点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城市码头通公交,中俄界河码头和停靠点与省县道相通,旅游码头及停靠点最后一公里得到解决,码头陆域具备完善的停车场、游人休息区、购物点、服务区等设施,交旅融合效应明显。

4.2 发展布局

4.2.1 水上旅游客运航线布局

(1)湖库区旅游客运航线布局。一是利用现有的湖库区文旅资源,开展各类水上观光游、亲水休闲游,优化湖库区旅游航线。二是依托镜泊湖、五大连池的全国知名度,打造莲花湖红色旅游航线,提高水上旅游知名度。三是开展酒店式豪华游轮运营,开通游轮航线,满足人们游湖和住宿需求。四是将大顶子山船舶过闸、呼兰河口湿地、城区观光景观带融入一体,塑造哈尔滨水上观光经典航线。

(2)城市水上观光客运航线布局。一是依托冰城夏都美名,以太阳岛、防洪纪念塔、中东铁路桥等景点为核心,开辟一条哈尔滨松花江观光航线。二是积极推进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城市水上观光,开通一条水上观光航线。三是利用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申维斯克一江之隔的地理优势,打造黑河“一江两岸,两岸两国”特色城市水上观光航线。

(3)生态航线布局。一是开展两极(神州北极、华夏东极)水上观光游航线;二是开通黑瞎子岛绕航环岛游航线;三是整合北极村和洛古河游船航线,形成中国最北最美水上观光航线。四是借助珍宝岛、虎头要塞、嫩江江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开通红色旅游航线。五是利用黑龙江的绿水青山独特自然风光,尝试开通黑龙江界江长距离游轮线路。

(4)中俄跨境游航线布局。进一步完善黑河、同江、抚远、饶河对俄跨境旅游航线,提升航线运营船舶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性,谋划开通嘉荫至巴斯克沃跨境旅游航线,开通抚远乌苏镇至哈巴罗夫斯克的航线,全面提升跨境旅游航线的服务质量。

4.2.2 码头布局方案

一是构建中俄界河带状旅游客运码头体系;二是打造沿江主要市县游客码头廊道;三是完善湖库区及风景区码头及停靠点;四是建设湖库区及名胜风景区旅游码头。

4.2.3 旅游船舶建造方案

一是发展城区和湖库区高档豪华游船;二是研发界河长距离航线大型豪华游轮;三是发展清洁能源游船;四是鼓励发展高端水上运输工具。

4.2.4 配套设施方案

一是进一步完善航道助航设施;二是加强旅游运营船舶安全监管;三是提供广泛水上旅游信息服务。

5 水上旅游客运发展措施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水运主管部门、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水上旅游客运的发展,制定水上旅游客运发展规划,加快水路运输市场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水运市场快速发展。

加强领域融合。水运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建立联动机制,将水上旅游与交通发展、城市发展等充分融合,让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城市发展促进水上旅游提档升级。

加强资金保障。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专项资金和地方资金支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对航道基础设施、码头基础设施、旅游客运船舶研发、新能源使用的资金投入,推进水上旅游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水上旅游的科技创新,通过水上旅游智能化、信息化、新能源、节能减排的重大改善,引领水上旅游客运创新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政府部门通过设立水上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低息、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对水上旅游客运市场培育,推动水上旅游客运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提升水上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营销推广。通过新媒体形式、特殊人群宣传、旅游体验直播、宣传短片、会议举办、旅行社助推、平面广告等形式宣传黑龙江水上旅游客运,扩大水上旅游的影响。

猜你喜欢

客运航道观光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荡秋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