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角下坭兴陶文创产品研发

2022-08-05苏元夫

大众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文化

林 巧 苏元夫 

文化传承视角下坭兴陶文创产品研发

林 巧 苏元夫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近年来,“文创”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策划行为应用于商品开发和营销,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运用“文创”手段来挖掘坭兴陶的文化价值,以坭兴陶文化传承为根本目的进行坭兴陶产品研发,开发坭兴陶文创产品。文章在阐述坭兴陶自身的器物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视角分析了坭兴陶文创产品开发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坭兴陶;文创产品开发;文化传承

引言

坭兴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其质地细腻、造型优美、窑变颜色绚丽多彩,享有“万年桂陶,千年传奇”的美称。传统文化要想不被时代的潮流淹没,就需要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利用创意方法将物质文化内涵融汇到产品中,制作出文创产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文创产品案例,如故宫联名彩妆、西游记人物摆件等,在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产品中蕴含的文化也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发现有关坭兴陶的文创产品种类少、同质化严重、粗制滥造等问题,都暗示着转变视角开发坭兴陶文创产品的迫切性。通过挖掘坭兴陶的文化价值、开发坭兴陶文创产品,能够使坭兴陶的知名度提升,坭兴陶所蕴含的文化能得到传承。

1 坭兴陶介绍

坭兴陶起源于唐朝,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江两岸,坭兴陶最本质的特点在于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就可产生窑变,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素有“窑宝”之称,甚称“中国一绝”[1]。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

1.1 器物特征

坭兴陶采用钦江东西两岸泥土汇合而成,江东为肉,江西为骨,骨肉支撑得当方为上品。坭兴陶使用的陶土主要是紫红泥,泥料细腻,所产陶器如瓷器般光滑润泽,泥质纯净,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器物具有透气不透水的双重特性,宜泡茶盛食。坭兴陶一大特色就是“窑变”,陶器中的矿物质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经打磨后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这是其他陶器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称为“中国一绝”。由于坭兴陶陶土可塑性强,因此坭兴陶外观造型多变,还可以在器物上刻字刻图,尤其是浮雕,更是栩栩如生。

1.2 文化特征

坭兴陶历史悠久,坭兴陶和中国茶文化,和中国的金石、篆刻、书法、绘画等交融碰撞在一起,因此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钦州坭兴陶和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钦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坭兴陶汲取的民族特色是其他三大陶器所没有的。坭兴陶的造型设计有的取材于壮族铜鼓、瑶族长鼓的外形精髓,如“铜鼓功夫茶具”有着民族乐器的神韵。另外,有的坭兴陶装饰纹样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幸福欢乐的景象,有的坭兴陶有着地理风貌特色,表现了广西的奇山异水和北部湾乡土民俗,如“桂林象山水月茶具”等。

以上是坭兴陶理性文化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凝聚在器物及器物工艺中的文化,称为坭兴陶感性文化。坭兴陶外形古朴典雅,颜色主要为朱红色,色彩低调不张扬,象征“隐逸”“淡泊宁静”的雅好。坭兴陶表面经打磨后如玉的色泽,又有着“玉成好事”的寓意。坭兴陶泥料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产生各种颜色,是其他陶器所没有的,有着“别具一格”“率性自然”的品性。坭兴陶采用拉坯技术成型,能制成小到几公分,大到几米的器物,寓意着“能屈能伸”的博大胸怀。坭兴陶以钦江西泥为骨,钦江东泥为肉,骨肉相互支撑,暗示着“和谐”“包容”的基调氛围。坭兴陶从选泥、拉坯、注浆、印模和滚压,到最后的成型与雕刻,都精益求精,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工匠精神”时代特征。

2 坭兴陶文创产品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文创产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对文化主题、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产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通俗地说就是文化概念产品化,让人们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能感受到文化的存在。文创产品具有创意性、有用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文创产品以其文化性区别于其他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文创产品开发还有着普遍适用的一套方法和程序,本着文化传承的目的,在文化传承的视角下坭兴陶文创产品的开发原则、开发方法具有独特性。

2.1 开发原则

2.1.1 立足于地域文化

孕育坭兴陶的地方,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更强的文化如钦州的冯刘文化(冯子材、刘永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人帡设计的“永福宝鼎”和“子材宝鼎”就是取材于民族英雄冯刘的故事。另外还有跳岭头歌舞艺术,骆越文化和北海疍家人的图腾文化等。地域文化是坭兴陶文创产品的文化名片,能够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

2.1.2 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

坭兴陶文创产品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地域文化,而应该将中国具有典型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在产品中,如孝文化、优秀诗词曲赋、名人事迹等。这些文化更容易引起全国人民的文化共鸣,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坭兴陶的知名度也随之提升,达到互惠共赢的效果。

2.1.3 立足于时代文化

文创产品的开发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近年出现了很多反映时势文化的坭兴陶作品,如李人帡的《奥运古钟》、曾日荣的《同心瓶》《连心碗》。坭兴陶作为传统工艺品,与“工匠精神”紧密相连,深入挖掘坭兴陶的工艺价值,产出更多体现“工匠精神”时代文化的文创产品。最重要的是,坭兴陶文创产品的开发要紧跟时代潮流趋向,做好创新、个性化时尚转变,让其更接近和融入现代化的生活等。

2.1.4 立足于坭兴陶文化

坭兴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承载着钦州劳动人民的情感与智慧,凝聚着地域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同时,坭兴陶还有着从器物本身衍生出来的感性文化,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坭兴陶,端庄厚重、古朴典雅、自然润泽、包容万象……坭兴陶的装饰文化和民族文化更让人们畅游在浓烈的民族风俗氛围中。坭兴陶自身的文化是文创产品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产品开发的文化核心,以上三种开发原则都不能抢占坭兴陶文化的核心地位。

2.2 开发方法

2.2.1 调查与挖掘

坭兴陶文创产品的开发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和挖掘坭兴陶文化和工艺,要多种方法调查相结合,以实地调查为主,辅以访谈、问卷、网上搜索调查。如实地调查坭兴陶的材质与工艺,泥质细腻,坭兴陶坯体牢固,便于以胎体的直接雕刻表现作品的装饰效果。坭兴陶又分浮雕和线刻,浮雕写实并富于立体感,题材多为历史人物典故;线刻清新自然,主题多为山水、人物及诗文[3]。堪称“中国一绝”的“窑变”,能产生墨绿、古铜、紫红、金黄、天蓝、虎纹、天斑等各种颜色和纹样[4,5]。随着技术的进步,坭兴陶局部上釉成为可能,更能丰富坭兴陶的造型与色彩。翻阅资料或网上查找有关坭兴陶的文献记载、颂扬坭兴陶的诗文语句,这些文本资料可以成为雕刻装饰的题材。除了调查坭兴陶文化和工艺、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工艺特点外,还要调查坭兴陶地域文化,从广西到钦州再到窑址,从地理空间出发,挖掘各个区域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特征。要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丰富坭兴陶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所有产品的开发都需要对产品市场进行调查,如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现状、产品的竞争优势、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经销能力和销售渠道、国家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等。文创产品的消费主力人群为年轻人,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应该反映在产品设计中。坭兴陶作为千年名陶,拥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因而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当前社会提倡绿色消费,坭兴陶文创产品开发要挖掘绿色环保,循坏利用的特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是文创产品开发的物质保障,缺少物质保障,文创产品开发就如纸上谈兵。广西有着桂林、北海、防城港等旅游城市和景点,为坭兴陶文创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线下销售渠道,同时发达的互联网也为其提供广阔的线上销售渠道。所有的产品开发者都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与法规,这是文创产品开发的制度保障。

2.2.2 选择与提取

文创产品开发需要进行文化选择和文化承载物选择。对调查挖掘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文化承载物的选择要在产品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斟酌,要遵循实用性、便捷性、大众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实用性的产品使用的频率高、质量好、寿命长,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人们的吃穿住行密切相关,如餐具、文具、服饰、家具......便捷性是方便携带与展示,消费者将文创产品买回去要携带方便,向他人展示时要拿放自如,便捷性主要针对坭兴陶文创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大小。大众性产品是当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的流行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市场广阔,无需做过多的产品宣传,是人们从众消费心理的表现,如当下的智能家居、绿色环保的厨具餐具、针织环保袋。创造性是文化承载物的选择不要拘泥于一种材质和用途,如坭兴陶的窑变色彩纹样,可以附着于织物、塑料、金属等,坭兴陶茶壶的外形,还可以制成茶壶形状的冰淇淋、糕点。

2.2.3 定位与结合

坭兴陶文创产品如果定位合理,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其文化也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将选择和提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坭兴陶特质及其文化进行定位分析,结合到适宜承载其特质与文化的产品上。在烧纸坭兴陶的过程中,当炉温上升到1200℃的临界点时,极少部分胎体发生“窑变”,产生各种色彩与纹路,有些稀缺的颜色更是难以烧制出来,其稀缺性就造就了文创产品的收藏纪念价值。将坭兴陶稀缺的色彩纹样结合到蚕丝制手绢上,制定价格高、质量好、限量款的文创产品市场定位。坭兴陶材质传热慢,保温性能好,将泥兴陶与现代双层保温杯结合,设计出有仿占韵味的保温杯。基于坭兴陶硬度高、易成型等特性,运用现代的工艺技术,创新发展坭兴陶制外观的加湿器、香薰器、小音箱、电热壶等产品。

坭兴陶文化与产品的结合是“A+B”的结合,另外还可以加入时代文化,做出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等时代主题相关的作品。针对学生售卖的坭兴陶制的笔筒,可在笔筒上刻写《论语》经典语录等。定位不同的使用者和使用场所,加入不同的时代文化、地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是“A+B+C”的结合。但是在结合时不能顾此失彼,要以坭兴陶文化为主,至少在感性层面上能够让消费者直接感受到坭兴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消费者感性认知下的产品与文化结合

在定位与结合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1+1>2”。将坭兴陶制成五个大小不一的葫芦形状的纪念品,命名为“五福(葫)同心”,既能展示坭兴陶的文化特质与工艺精良,又能衍生出美好的祝愿寓意。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等待文创产品开发者一一去挖掘。

2.2.4 评估与改进

评估要以坭兴陶文创产品调查为前提,包括调查产品的性能、消费者使用情况和满意程度、批量生产能力等,评估产品定位是否合理。最主要的是要调查人们在使用产品时,是否感受到其文化性,文创产品所承载的文化是否反映了地域文化、或时代文化、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坭兴陶文化,综合评估坭兴陶文创产品是否发挥了文化传承的作用。针对定位与结合成功的产品,要吸取成功的经验,针对定位结合失败的产品,要吸取其中的教训,在评估的基础上改进产品。

2.3 注意问题

坭兴陶文创产品兼顾商品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传播和发展坭兴陶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文化性一般能带来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意味着坭兴陶知名度的提升,意味着坭兴陶文化得到人们的认可,其传承任务必然有人响应。但是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是我们在开发坭兴陶文创产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消费市场上,有不少产品生产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初心,这种目光短浅、逃避责任的态度必然导致失败。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从长远来看不仅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还会导致坭兴陶失去文化底蕴。因此,坭兴陶文创产品的开发要带着文化传承的初心去追求经济效益,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3 结束语

坭兴陶作为中国珍贵的传统器物,其承载的工艺和文化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果不打破保守的思维禁锢,安于坭兴陶生产和销售现状,也许就会被时代洪流淹没。利用好坭兴陶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择机吸取地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与坭兴陶文化相互交融,更好地表现坭兴陶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开拓坭兴陶文创产品市场,助力文化交流,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

[1] 吴小玲. 论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发展[J]. 广西地方志,2007(4): 32-37.

[2] 陆光杰. 提高坭兴陶炼泥水平,做更好坭兴陶品质[J]. 陶瓷研究,2021,36(4): 70-72.

[3] 黄辉. 浅谈钦州坭兴陶雕刻装饰技法及创新思路[J]. 陶瓷,2019(8): 75-78.

[4] 宁绍强,王俊娜. 钦州坭兴陶设计特色及发展研究[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46(5): 19-21.

[5] 余满意,赖烨联,王伟杰. 壮锦元素在坭兴陶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2019(8): 140-14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Nixing Potte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innovation" as a new business planning behavior has been applied to commodity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to improve the popularity of commodities and bring good economic benefits. We can us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means to excavate the cultural value of Nixing ceramics, and take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Nixing ceramics a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ixing ceramics products and develop Nixing ceramic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object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ixing potte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Nixing pottery'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of Nixing potte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Nixing pott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cultural inheritance

J527; TQ174

A

1008-1151(2022)07-0172-03

2022-05-10

林巧(1997-),女,四川德阳人,广西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苏元夫(1998-),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壮族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文化
陶溪川文创街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谁远谁近?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