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罐的表面裂纹及处理

2022-08-03郑祖杰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球罐磁粉裂纹

郑祖杰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 无锡市 214000)

1 基本信息

产生裂纹的设备是1000m3氮气球罐,制造标准为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造日期是2013年09月30日,设计压力为3.15MPa,设计温度为-19/50℃,主体材料是Q370R,材料标准是GB713-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主体壁厚为48mm,腐蚀裕量为1.0mm,焊接接头系数是1.0,允许/监控使用压力为3.00MPa,首次检验日期是2019年03月,使用压力范围为1.50~2.40MPa,使用温度范围为-10~50℃,使用介质是氮气。

2 使用条件

该球罐设计压力3.15MPa,平时使用压力最高2.4MPa。据使用单位反映,由于炼钢用气量较大,每次用气会产生0.3~0.5MPa的压力波动,每天波动100多次,一年波动5000次左右,六年总计波动已有30000次左右。根据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R2005)第3.10条“疲劳分析的免除”,该球罐压力波动范围0.5MPa,未超过设计压力的20%(0.63MPa),循环次数不计,而全范围压力循环次数及温度波动循环次数总和不超过1000次,属于3.10条规定的可免除疲劳分析的情况。因此,疲劳载荷可不做为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考虑。

3 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此次磁粉检测发现的裂纹大都位于下极与下温带连接处,相对比较集中,考虑存在强力组装和热处理工艺控制不良导致的应力无法释放。依据检验方案,对焊接接头外表面进行100%磁粉检测、内表面进行100%荧光磁粉检测,共发现几十处处表面裂纹,有纵向裂纹(图2、图4)、又有横向裂纹(图3),少数延伸至热影响区。其中有一条纵向焊趾裂纹,断断续续总计500mm(图1)。对裂纹进行打磨消除后,形成的凹坑最深12mm。此外还有一部分细小裂纹(图4)位于热影响区旁,打磨消除,深度小于0.5mm。

图1 球罐平面示意图

图2 AG焊缝上的焊趾裂纹

图3 横向裂纹

图4 纵向裂纹

图5 引弧产生的细小裂纹

(1)在资料审查中,发现球壳板材料为Q370R,厚度为48mm,正火态供货,球壳板有监督检验报告;使用的焊条为J557RH低氢焊条,有扩散氢测试报告,符合GB/T5118-1995的标准要求。

(2)在资料审查中,发现施焊时间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此时当地气温在-5℃左右,工件预热至150℃。

(3)实际检测中,球壳板最低厚度为47.5mm,硬度值抽查为180-289HB,裂纹附件的焊缝、母材及热影响区并无明显差异。

在不考虑疲劳影响,排除交变应力因素后来看,此次检验中,绝大多数裂纹处于赤道带与下寒带之间的那道AG焊缝,其他焊缝及热影响区上只有极少数的裂纹。根据资料审查结果、用户交流沟通及现场裂纹的实际来看,裂纹的产生是原因有三个:一是强力组装,导致应力集中;二焊接难度较大,焊工未按焊接工艺操作,使用了较大的电流;三是焊工焊接操作不规范,安装时正直冬季,气温较低,未按照要求进行足够时间的预热。此外,从现场裂纹的位置具体展开来说:

(1)AG焊缝的外侧焊接在整个球罐焊接中难度最大。焊缝与水平面呈45°的夹角,高度在焊工上方,对焊工的仰焊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一旦电流电压控制不好,导致成形焊缝存在淬硬组织。

(2)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焊缝的错变量过大,以及棱角度等问题,推测球壳板在组对过程中存在强力组装的问题,由于AG焊缝是最后一道焊缝,在焊接完成后,之前放松状态下的球壳板立即因为AG焊缝的完成而产生应力集中。

(3)在工卡具的焊接上,引弧点和熄弧点应当在工卡具的焊接上,但根据磁粉检测,焊工在操作时在非焊接位置上的随意引弧,导致出现细小的表面裂纹(图2)。

4 裂纹处理

对于细小的裂纹,直接进行打磨消除,并保持圆滑,并经磁粉复检合格;对于其他的近表面裂纹,打磨之后凹坑深度C为12~14mm,根据TSG21-2016中的无量纲参数计算公式G0=C/T×A/(RT)1/2,凹坑深度C不满足小于壁厚T的1/3并且小于12mm的条件,因此需要返修补焊。返修补焊程序首先打磨清除裂纹,打磨坡口至光亮,经MT检测无缺陷;焊材采用J557RH低氢焊条,规格φ3.2,经300℃烘干1小时后方可使用;焊接时局部预热至125~175℃,焊接时使用方法SMAW,焊接电流直流反接,电流120~130A,电压23~25V焊接速度16~18cm/min,线能量小于15.9KJ/cm,控制道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且≤230℃;返修完成后打磨焊缝至母材齐平,无飞溅,咬边等缺陷;对返修部位及热影响区进行TOFD检测及磁粉检测,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接完毕后进行局部消应力热处理,使用履带片包扎,固定热电偶,边缘覆盖岩棉,防止产生有害温度梯度,均温带须覆盖返修部位及热影响区,尽量包含周围母材,从常温升温至400℃后,须控制升温速度,50~80℃/h,在575±20℃的条件下,保温时间不小于1.92h,之后以30~50℃/h的速度降温至400℃,停止加热,空冷。耐压试验压力根据允许/监控使用压力计算,耐压试验压力为3.75Mpa。缓慢升至试验压力3.75Mpa后,保压30min,随后降压至允许/监控使用压力3.00Mpa,保压30min,整个过程无渗漏,无可见变形,无异响。至此,返修程序方可结束。

5 防范措施

此次检验本应当在2016年进行,但由于多种原因,直至2019年才进行首次定期检验。根据此次检验的经验,对于球罐运行安全的保障,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日常运行过程中,加强巡检,安装气体泄漏检测装置,提高风险处置能力;二是做好月度检查及年度检查,定期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三是缩短定期检验周期。

猜你喜欢

球罐磁粉裂纹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表面改性对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支柱沉降作用下球形储罐的屈曲研究
一种基于微带天线的金属表面裂纹的检测
浅谈《磁粉检测技术》在线教学提问设计
磁粉检测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球罐型360°茶叶摇青机设计及实验验证
含缺陷球罐的应力评价及容限分析
高度或极度毒性介质球罐出料口开孔位置探讨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rs17337023 polymorphism in hypertensive gestational diabetic women: A pilo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