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绿色转型争做“双碳”大考排头兵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

2022-08-02曲艺编辑张正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碳升级转型

■中能传媒记者 曲艺/ 编辑 张正

2021 年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怎么办?在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中,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怎么干?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对上述热点问题予以深入解读。

中能传媒记者:对于去年我国在宏观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您如何评价?去年也是中国中化成立元年,请您简要介绍下公司发展情况。

宁高宁:在宏观经济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在全球疫情持续、贸易环境受到干扰等不利因素下,我国经济从疫情中快速恢复,GDP 增长全球领先。这种增长不仅仅是量的增长,同时还有质的提升,产业也得到升级。

2021年5月8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资委部署,全力推进两化重组,正式成立中国中化,这也是唯一一家以化工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中国中化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公司重组的各项要求,履行央企使命,强化责任担当,通过推进整合融合,优化战略布局,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绿色转型,聚焦以种业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战略主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成立元年,中国中化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研发创新等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重组前增幅均超过30%,在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一步。

中能传媒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此,您如何理解?中国中化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宁高宁:目前,几乎我国所有产业都面临着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转型挑战。此前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成本驱动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入发展瓶颈期,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创新有很多种,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我国企业过去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很多短板,跟随、同质化的情况比较多,而差异化、原发性创新比较少。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这一步。

任何发展好的企业都是因为有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创了新的市场、新的需求,带动了产业链的整体创新。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加大了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力度。企业创新,有资金支持,有税收优惠;国有企业创新,也在业绩评价上给予鼓励;从产业来说,国家会给予创新产业更多的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政策支持。因此,创新一定是下一步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中化正以“科学至上”的理念将传统的业务用创新驱动来引领转型升级。就业务转型来看,如果再去做一般意义上的石油销售、炼油、基础化工等业务,很难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中化目前正在研究应用在汽车、飞机、通讯领域的新材料,研发高科技的种子、植保等农业创新产品,以及前景广阔的碳排放控制、碳回收等相关产业。

中能传媒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化工产业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中化有着怎样的谋篇布局?

宁高宁:“双碳”目标是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但挑战依然存在。比如,个别产业在转型升级和降碳减碳的过程中,需要替代一部分高排放、低产值的产业,但目前存在排放量已经“定额”,新的高产值、低排放的“新鲜血液”加不进来,而旧的高排放、低产值的“陈年老酒”又替换不出去,这就需要通过透明的统计与估值,让碳交易市场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新旧产业的“完美”更迭,这也是在近年来政协工作里不断被提及的问题,目前已经做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对化工产业来讲,“双碳”目标是最重要的发展框架和先决条件。当前,几乎所有的化工产业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耗,其次就是排放,可以说产业发展和“双碳”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双碳”目标是公司未来规划的基本框架,并且要在这个框架中找到产业升级的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也是中国中化所坚持的“信条”。一直以来,中国中化通过升级产业不断寻找更为清洁环保的能源,同时在持续降低排放强度的情况下让产业增值。公司将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技术优势,大力实施能效提升与清洁能源替代,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农业,推动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工艺优化、科技创新,实现源头减碳、工艺降碳、末端用碳,推动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另外,中国中化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领域具备一定的先进技术能力,可以把二氧化碳作为可继续使用的原料,这可能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从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

推动绿色转型,践行低碳发展,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动力和方向,企业也是低碳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主力军”。中国中化将站在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争做“双碳”大考中的排头兵和践行者。■

猜你喜欢

双碳升级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探索“双碳”目标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路径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