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观视角下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的路径探究——以广西革命纪念馆为例

2022-08-02阮敏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系统化陈列广西

阮敏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广西革命纪念馆),广西南宁 530023)

博物馆展陈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之一,是博物馆服务于观众的重要方式之一,直接体现了博物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用系统观指导博物馆展陈具体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提高博物馆服务管理和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 系统观及其基本特点

系统论的提出者冯·贝塔朗菲把系统论定义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的子级模型、原理和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2]由此可见,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各要素作为构成大系统的子系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制约、影响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作为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一旦组成整体,便具有了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性质,因而,整体系统并不等同于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累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的特点。系统是由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或秩序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结构性。“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3]。系统在有内在联系的各要素相互作用下,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推动整体系统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是系统的动态特点。该文主要从系统观的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点出发,探究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的工作路径。

2 系统观视角下的博物馆展陈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物标本为基础,以展示空间、设备和技术为平台,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进行组合,实现面向大众进行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具有高度综合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工作。”[4]在系统观的视角下,从博物馆展陈的构成要素来看,博物馆展陈是由多个具有自身特色功能的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包含着展览背景、观众、内容、说明、设计、展品、展具、多媒体、安全、服务等子系统。从博物馆展陈工作流程来看,博物馆展陈的策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包含筹备、策划、资料搜集、观众调查、主题选定、学术研究、内容设计、展陈文本、形式设计、展品准备、图录编写、布展施工、场景、多媒体、文创开发等多项流程,每个流程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系统观”从系统、整体的视角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系统分析法的核心观点是整体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从全局考虑问题,把系统思维运用于博物馆展陈及其专业工作,重点寻找博物馆展陈各要素及不同展览之间,同一展览的不同部分、单元之间的关系,根据其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及动态性等基本原则开展具体工作,以提高展陈工作水平。

3 系统观视角下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的路径

系统观视角下开展博物馆展陈工作,有效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可从以下5 个方面努力。

3.1 博物馆展陈构成系统化,凸显博物馆定位和特色

博物馆展陈构成系统化即构建博物馆系统化的陈列体系。博物馆展陈体系是由若干个与本馆定位、性质相适应,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展陈构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包含3 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博物馆展陈体系由若干个不同的展陈主题的展览构成,既包括主要的基本陈列展览,也包括辅助性的专题展览;既包括常设展览,也包括临时展览;既包括室内展览,也包括室外展览。这些展览各具特点,有在同一时间内并存,横向上的系统化,也有按时间的先后出现,纵向上的系统化,且共同组成了一个体系。二是这些展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的定位,与博物馆的性质相适应。三是各个具体的展陈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并不是割裂出来单独存在的,互相之间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新时代博物馆应该构造具有本馆特色的展陈体系。

2019年1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要求“要适应我军新的体制结构,分级分类统筹推进全军军史场馆建设,构建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龙头……以省军区本级革命军事馆为主干,军分区、人武部国防教育场所为延伸的省军区系统革命军事场馆系列,形成覆盖全军、辐射社会、功能互补、体系完备的红色谱系展陈教育大格局。”[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主要基本陈列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兵器陈列、军事科技陈列、红色记忆——馆藏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陈列及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陈列(筹建中)。除基本陈列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近年还举办了大量的大型主题展览,如《用兵如神——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主题展览》《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周年主题展览》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军事历史为主,现有基本陈列展览及历年来的主题展览覆盖人民军队战史军史、军事武器装备、军事科技、全民国防教育历史成就、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构成了军事特色凸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科学系统、层次分明的展陈体系(见图1)。

图1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基本陈列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结合实际,广西拟新建广西革命军事馆。2022年1月,广西革命军事馆文物征集和展陈大纲编撰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广西革命纪念馆正式挂牌办公,标志着广西革命军事馆筹建工作全面启动,广西革命纪念馆和烈士纪念广场改扩建项目以及广西革命军事馆的筹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自治区退役军人厅和广西军区政治工作局通过军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推进该项重点工程。笔者认为,博物馆改扩建项目中的展陈改造是确定展馆建设定位、科学规划展陈体系的难得契机。立足博物馆的总体定位,构建系统化的展陈体系,能更好地凸显博物馆特色,打造展陈精品,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作用的发挥。广西革命军事馆文物征集和展陈大纲编撰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领会《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参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现有展陈体系,结合广西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军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廉政教育及英烈褒扬纪念的主责主业,初步形成了广西革命纪念馆和烈士纪念广场改扩建展陈改造后的基本陈列新体系(见图2),包括:八桂基因红·铁心永向党(暂定)——广西革命军事馆基本陈列、广西军事历史文化专题展、广西兵要地志专题展、武器装备专题展、广西革命烈士专题展等五个基本陈列展览。新场馆建成开放后,广西革命纪念馆将依托平台和资源等优势,持续性地举办内容丰富的主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以不断构造科学、完善、丰富的陈列展览体系,力争新场馆陈列质量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获评全国十大精品展览或达到与之相当水平。

图2 广西革命军事馆基本陈列体系设想

3.2 展陈业务工作系统化,紧扣展陈主题和目的

博物馆展陈业务包括设计与制作、展览与开放、运作与维护、交流与服务等方面,体现了博物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现代化展示手段和科技信息的普遍使用,博物馆的展陈业态发展显著改变。

从展陈构成要素方面看,展陈环境、服务对象、主题内容、文物展品、展具设备、多媒体、文创等要素分别形成博物馆展陈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展陈大系统。如展陈的服务对象的群体特质、需求、行为习惯及知识水平等制约了展陈主题的确定、内容的深浅程度、展示方式的选择等相关子系统。

从展陈工作流程方面看,博物馆展陈的筹备、设计、实施、开放、管理等各个环节是一项紧密相连的动态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策划、资料搜集、主题选定、学术研究、大纲撰写、内容与形式设计、展品选择、图录编写、观众调查、报审、施工布展、监督调整、开放运用、管理维护、服务反馈等多个步骤和流程。展陈工作人员在推进工作进行时,深刻体会到一个展陈是不大可能按照设计图纸和工作日常,按部就班进行施工制作完成的,而是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就是展陈工作的动态性。同时,博物馆展陈目标明确、主题清晰,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博物馆展陈把由要素构成的各个子系统及对应流程有机地与展陈主题和总体目标联系起来,以目标为导向,紧扣主题开展系统化的工作,能全面统筹工作实况,及时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展陈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6]。

3.3 展陈设计系统化,强化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性

系统观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处理问题时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全面看问题。展陈业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其中,展陈的设计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展陈设计包含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两大部分。一个好的陈列展览是一个主题鲜明、结构完整,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系统。

一是要加强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内容是一个展览的灵魂。要把握一个展陈中每个章节、单元、部分及整个展览的内容整体性,加强纵向上的联系。有些展陈虽然按照编年体的时间顺序进行章节分区,但章节的知识内容也要体现事物、事件的发展或递进的关系,前后章节之间要有过渡和照应。同时,加强展陈横向上的联系。展陈内容原始素材多,包含基本的事实性素材和不同视角的知识性内容,但是,原始素材之间通常没有直接的关联,缺乏整体性的逻辑关系。展陈内容设计时需要对同一主题下看似杂乱无章的原始素材进行分析、分类、整合,形成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系统化内容,以保证在展出时能够给予观众有效的参观体验,以此作为展陈有力的支撑。这是展陈内容设计的重要任务。

二是加强形式设计的系统性。博物馆展陈的形式设计服务于展陈内容。形式设计反作用于内容的表达,好的形式设计能深刻体现展览主题内容,加强观众的代入感、沉浸感,留住观众、感染观众。广西革命纪念馆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陈列展览《光辉的历程》,以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革命斗争历程及广西著名英烈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陈列主题和内容庄严厚重,且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该陈列展览将陈列表示形式与展陈大纲内容深度融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展陈的形式基础上,结合“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容,选取了“黑灰—棕灰—浅灰—红棕”展墙背景作为主色调,由黑暗到明亮的色调,由低到高的饱和度,象征了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革命斗争由黑暗走向光明的寓意。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展厅背景主色彩各有特点,但前后又过渡自然,层层递进,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观展氛围。

3.4 展陈内容研究系统化,奠定展陈体系构建基础

展陈内容质量直接决定了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水平。展陈内容研究常态化、深入化、精细化,是构建博物馆展陈体系的基础。广西革命纪念馆结合本馆定位,立足平台、资源等多方面优势,持续深入开展展陈内容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系统化。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持续开展“老兵口述历史”采编、研究工作,抢救性收集了英雄老兵们的感人事迹、重大战役历史细节等资料,整理形成了一批极其宝贵的馆藏展陈基本资料,填补了诸多历史事件资料的稀缺。三年来,累计完成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援老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多个历史时期400 多名功臣及老兵的访谈采录。每年度都会对阶段性采编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专项的内容研究形成了包括工作方案,流程,相关技术操作,访谈现场记录,访谈文字音频、视频材料,相关实物及其照片,文物征集线索,访谈群体分析研究报告等较为完整、系统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近年来,该馆围绕发生在广西的革命事件(人物)、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工作,并开发了“新时代广西革命纪念馆研究文库”,目前已累计出版十余部红色教育图书。文库研究的主要内容由开始的较为单一逐步转向目前的集中系统。结合展陈内容,编辑出版了多个系列化的丛书,如集中研究新时代广西革命纪念馆的特点系列丛书包含了《新时代广西革命纪念馆研究》《新时代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和利用研究》《新时代革命纪念馆党性教育功能研究》三册。为更好地展现“红色广西”这一主题,2022年,在已经研究编撰出版 《话说红色广西》(1921-1927)、《话说红色广西》(1927-1937)、《话说红色广西》(1937-1945)三册丛书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编撰出版书籍《话说红色广西》(1945-1949)、《话说广西》(十六篇),以使该丛书成体系,更系统、全面地展现主题,争取成为全区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素材。上述系统化的展陈内容研究,为该馆日后举办对应或相关的主题展览做好了素材、内容的储备,也为博物馆的长远发展及构建展陈体系奠定了基础。

3.5 展陈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化,促进博物馆展陈业务持续发展

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撑。提高博物馆展陈水平,需要构建专业化的展陈人才体系,形成既有“专家”,又有“杂家”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是注重团队的整体建设。培养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在展陈专业领域突出,拥有博物馆学、红色文化传播、文物保护征集、社会教育、考古研究等多方面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展陈专业人员的自我塑造。博物馆管理层、业务骨干要加强对展陈基层工作人员的自我成长的引导,促进其形成系统化的自我成长发展观。展陈业务基层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明确业务工作中学习发展的目标,做好系统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加强自主研修,反复总结提高,以系统化的思维促进自身展陈业务能力获得持续提高,进而促进博物馆展陈稳定健康发展。

系统观的内容丰富而深奥。在该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其基本含义和较为通俗易懂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用系统观指导当前博物馆展陈工作的一些思考和理解,以抛砖引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博物馆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博物馆的展陈水平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探索的大命题。笔者认为,用系统观指导博物馆展陈工作,有利于提升博物馆的展陈水平,更好地实现其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系统化陈列广西
广西贵港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广西戏曲》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