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滑县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的美育价值

2022-08-02董晨琦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收藏与投资 2022年7期
关键词:滑县祖宗木版

董晨琦(河南大学 美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滑县是豫北重镇,隶属于安阳市。滑县命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这一名字得于滑台城。关于滑县木版年画的出现时间,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滑县木版年画传人韩姓的族谱,其出现时间大致为明朝,距今已有500余年。滑县木版年画题材的内容地域特色鲜明、色彩鲜艳、造型概括简化、构图完整均衡,与地方民俗文化结合,受到豫北地区民众的喜爱。2008年6月,豫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年画种类—滑县木版年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滑县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

《滑县县志》及周边县市的地方志没有关于滑县木版年画具体起源的文字记录。根据韩姓族谱,大概可以推断出其源于明朝,距今500余年。据记载,明朝初期,山西洪洞县韩朝英(1476—1537年)迁居到滑县,他潜心钻研如何在木版上作画。韩朝英融合本地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木版画风格,由此可以推断,他很有可能就是滑县木版年画的开创者。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兴义号” “兴隆号”“兴盛号”三家作坊最为出名。这些年画作坊的作品融合了黄河流域的民风民俗,广受喜欢。滑县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是这并不影响滑县木版年画在滑县周边市县的畅销,滑县木版年画甚至远销到了周边的省市,可见其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滑县也因此成为当时北方的年画中心。新中国成立前后,滑县木版年画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发展缓慢。直到1976年后,滑县木版年画相关文化被不断挖掘和整理,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11月,冯骥才在滑县考察之后,称滑县木版年画为“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从这以后,滑县木版年画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受到不少收藏者的关注和喜爱,2008年,滑县木版年画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滑县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一)色彩

滑县木版年画作为民俗文化的视觉呈现形式,其色彩含义与五行联系紧密,以黑、红、青、白、黄五色为主。颜色和五行结合的内涵说明了滑县木版年画和滑县地区人民之间的关系,黑和水对应,代表着浸润;红和火对应,代表的是破灭;青和木对应,代表的是生长;白和金对应,代表的是敛聚;黄和土对应,代表的是融合。滑县木版年画除了这五种颜色外,还会用不同方式将这些颜色调和成其他的颜色,比如红色可以调和出淡粉色、粉红色、肉色、桃红等;青色可以分离出天蓝色、淡蓝色、普兰色等。滑县木版年画与当地民风民俗结合,并且其色彩和五行结合具有双重的文化内涵,这种双重性和其文化内涵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对事物的认知。

(二)构图

滑县木版年画的构图以平面和对称形式的构图为主要特征。《钟馗图》(图1)主要采用平面构图,画面中钟馗代表的是正义、美好,小鬼代表邪恶、丑陋。钟馗身穿红袍,脚踏金边黑靴,裤子和腹部点缀绿色,这样的配色能加强画面对比效果。钟馗面色赤红,一只脚踩在小鬼身上,一只脚踩在椅子上,威武雄壮,占据了画面的主要空间,其大小占据了画面的二分之一左右;还有一条游龙在画面左上方占据次要位置,其大小占了画面的五分之二左右;小鬼在画面的左下角,面色铁青,挣扎着作逃跑状,其大小仅占画面的十分之一左右;画面还零散分布着一些蜈蚣、蝎子、老虎等捉鬼法宝。这样的构图设计体现了滑县木版年画中邪不压正的思想内涵。

滑县祖宗轴的代表《奉先思孝祖宗轴》如图2所示,主要采用平面且左右对称的构图形式,层次分明。这样构图不但具有较强的层次感,还可以判断出祖宗轴中先辈的辈分。祖宗轴的部分画面呈左右对称形式,体现了古人追求的对称、对偶之美,也体现了滑县木版年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文化。鹤、鹿、竹等象征吉祥的事物在画面中常常出现,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与装饰画非常类似,这样的构图形式使祖宗轴画面氛围庄严肃穆又宁静祥和。滑县木版年画中的祖宗轴一般中间是图,两边放置对联,上面放横批,图文结合的形式。滑县木版年画祖宗轴通过内外画面结合的构成形式,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宁静祥和的氛围,祖宗轴这一形式反映了滑县人民重礼节的心理和对孝道文化的传承。

(三)制作步骤

滑县木版年画的制作工序有画样稿、雕刻印版、印墨线、手工彩绘、装裱五个步骤。滑县木版年画进行手工彩绘是其特色,这一点和文人绘画有些类似,既有豪放之处,又有精致之点。

三、滑县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

(一)寓教于乐的美育价值

滑县木版年画中的花、蝴蝶和枝叶组成字画结合的对联,第一眼看到的多是对联中的花朵、枝叶和蝴蝶,仿佛一幅竖版的装饰年画。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可以发现,这些花朵、枝叶和蝴蝶形成了文字。其中一联为“静坐常思己过”,另一联为“闲谈莫论人非”,这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意思是: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他人闲谈的时候,不要说别人的是非闲话。这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用花鸟、蝴蝶和枝叶组成文字的形式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和思考,可见古人的智慧。滑县木版年画对联用花鸟、蝴蝶和枝叶的方式呈现的效果极具欣赏性,并且具有美育价值。滑县地区的人在过年时会张贴这样的对联。

(二)传承中国孝道文化

图1 《钟馗图》

图2 《奉先思孝祖宗轴》

祖宗轴是滑县木版年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祖宗轴一般中间是图,外部两边放置对联,上部放置横批。搭配的对联内容多传承中国孝道文化,比如“木本水源思祖经,秋霜春露念宗功”。祖宗轴体现的是后辈对先辈的敬重与缅怀,这是人们寻根的一种形式。中国孝道文化故事在扇面画中也有呈现,如《黄香扇枕温席》。古人常将体现孝道的故事以扇面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意在时刻提醒人们孝顺长辈,传承中国孝道文化。滑县木版年画是人们生活孕育出来的,不管是以扇面画、祖宗轴还是以对联的形式呈现,都是传承中国孝道文化的载体。滑县大量的祖宗轴年画表现了对先辈的尊敬,每逢春节,写着先辈名字的族谱会被挂在客厅的墙上,并且族谱下面会放着供桌,供桌上放着各种先辈们爱吃的贡品。除夕夜,家中的长辈也会去墓地请先辈们“回家过年”,晚辈们都会在族谱前面跪拜,现代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敬重与缅怀之情。祭祖仪式强调的是对中国孝道文化的传承。

图3 《八仙过海》扇面画

图4 《八仙·福寿联》

(三)表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滑县木版年画与当地民风民俗紧密结合,其承载着人们美好、朴素的愿望。滑县木版年画经常会使用谐音、借喻等方法表达人们祈福纳祥的生活祈愿,或者用和字读音相同的形象创造画面形象,将其以视觉形式呈现。如扇面画作品《八仙过海》(图3),神话传说八仙过海被滑县木版年画用扇面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八位功力超群的仙人同坐一条独木舟,各尽所能,向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表达了团队合作精神,在面对困难时,大家团结一心,方能克服。画面上方还有仙鹤在飞,增加了画面的意境和内涵。旁边还有三只蝙蝠在盘旋,“蝠”“福”谐音,也表达了人们向天祈福的美好愿望。以《喜上眉梢》命名的扇面画作品,画面中有松树和梅花,梅花枝头还有一只喜鹊正在停留,作品寓意如作品名一般喜上眉梢。滑县木版年画也有来自历史典故的一些作品,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八仙·福寿联》(图4)中以八位神仙作为文字表达的载体,字中有画。传说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八个方面,而且相貌各异,有俊美的、有丑陋的,这应该也是大众广泛接受的原因。这样的构思很巧妙,是滑县木版年画对联中的精品。在《牡丹》扇面画作品中,牡丹、喜鹊、蝴蝶在画面上的位置布局合理,既突出主题,又趣味横生,体现了人们对富贵喜庆的追求。

四、结语

滑县木版年画秉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始朴素色彩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颜色的感受。按照人物重要程度分配画面和大小的构图设计原则,体现了滑县木版年画的思想内涵和明确的功能性。滑县木版年画的制作工序比较烦琐,彩绘部分使用手工上色方式,对形成滑县木刻版画独特的风格有促成作用。选择材料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滑县木版年画使用的多是当地材料,使滑县木刻版画形成了不可替代的风格特征。滑县木刻版画同时承载着美育价值,如花蝴蝶、枝叶组成的对联形式对人们的品德起到教化作用。祖宗轴传承着中国孝道文化,扇面画表达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注:图片来自魏庆选主编的《滑县木版年画》。

猜你喜欢

滑县祖宗木版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木版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研究
《钢琴课》中威尔逊的民族追寻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穿越时空探访“祖宗”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奶奶的宝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