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一纲而张万目
——怎样列好作文提纲

2022-08-01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课外语文 2022年12期

⊙ 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作文提纲,相当于房屋的设计图。编好提纲再下笔,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中心写作,避免“开无轨电车”。拟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形式可以灵活

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程度可依题目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包括拟提纲的时间)而定。一般地讲,议论性作文的提纲宜细不宜粗。请看下面的示例:

题目一:批评的“艺术”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①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②批评,必须把握被批评者的性格。

③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结论: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其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题目二:用心倾听

体裁:议论性散文。全文分四个部分:

①由某份杂志的一次调查(善于倾听者最受欢迎)引出观点:倾听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也可以是一种分担,一种关怀。它是人与人、心与心、灵魂与灵魂、感情与感情的交融和共鸣。

②先谈第一层意思:倾听音乐和自然界的声音是种幸福;倾听对于失聪者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③用“相对于生理上的失聪者,更多的人在心理上也‘听力不佳’,因为生命中的另一种声音——心灵的倾诉,是我们难以用耳朵听清的”,自然地过渡到第二层意思:心灵的倾诉需要用心灵来倾听。这部分为全篇主体,先后引述两个颇具震撼性的故事,借以阐明“用心倾听,能感受到诚挚的爱”和“心灵的倾听,将引发心灵的共振”。

④以富有抒情意味的语句收篇,突出“或许我们并不能听到很深刻的音符,但只要用心倾听,那么生活中每一个音符,生命中每一段旋律,都会让你感动,引你深思,给你温暖,催你奋进”。

此外,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提纲可以逐渐写得相对简单些。

二、认真推敲、修改

初步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合理、严密,能否突出中心……经过一番推敲后作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动笔行文。

总之,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来就容易一气呵成,写出的作文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的要求;反之,就可能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你演练】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现在,无论老少都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

从前,大家都说“慢”是行事的基础,“慢工出细活”“慢火炖好汤”“细嚼慢咽得健康”;现在,人们认为“快”是前进的动力,于是我们吃着速食,叫着快递,上网用光缆,手机换5G,高铁不断提速,飞机最好都是直航。

*同学的立意

①从前时光过得很慢,人们过着平淡悠闲的生活;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其实在感叹之时,时间已经溜走,所以要珍惜时间,活好当下。

点评: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去哪儿了”,是在强调“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而非这位同学所说的“时间易逝”。“珍惜时间,活好当下”的立意脱离了材料重点“过去和现在快慢生活的对比”,导致离题。

②从前,时光过得很慢,人们推崇慢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是行事的基础;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成了前进的动力。可见,岁月能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我的立意是:随时代变迁,与岁月同行。

点评:材料中谈及“过去与现在”,意在引发同学们对“快”“慢”的思考,但这位同学在立意中脱离了关键词“快”和“慢”,认为“时间改变了观念”,同样属于离题。

③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前过的是慢生活,现在人们过的是快生活。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快生活的节奏使人像一只不断旋转的陀螺,紧接着而来的是压力,从而想要回归到以前的慢生活时代,“细嚼慢咽”出滋味。因此,可以得出立意:放慢我们的心,好好体味生活。

点评:该同学从“从前和现在快慢生活的对比”出发,联系了当下生活,思考角度较好,从对快、慢生活的分析中得出“放慢我们的心,好好体味生活”的立意,符合题意。

*老师来审题

两则材料通过“过去与现在快慢生活的对比”,引发人们对二者的思考。在当代社会,几乎一切都讲究“快”,“快”能为我们节省宝贵的时间。而在过去,人们崇尚“慢”,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快”和“慢”是一种辩证关系,二者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快”代表着效率和速度,“慢”代表着品质与优雅。“快”是前提,是为慢下来争取时间与机会;“慢”是休息,是为“快”积蓄力量。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慢有度,相得益彰。由此可得出立意:生活中,快与慢都不可或缺,把握好快与慢的尺度,便能淡定从容。

除了强调“快与慢的辩证统一”之外,这道作文题也可以从“如何处理快与慢的矛盾”这个角度出发,比如写“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要学会放慢脚步,才能有质量地行事、生活”,这样的立意也符合题意。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快慢有度,淡定从容。

第一部分: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快慢各有千秋,二者调和有度,人生便可淡定从容”。

第二部分:对比论证,理性辨析“快与慢”。

①分论点1:“快”是一种生活节奏,代表着效率和速度。

②分论点2:“慢”是一种生活态度,代表着品质与优雅。

第三部分:对分论点1、分论点2予以总结,得出“快慢有度,相得益彰”的观点。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快与慢各有千秋,二者调和有度,人生方可淡定从容”。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带着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下身子忙着整理收来的废品。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艰难”二字。每当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总是趁早晨上班,顺手悄悄放到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我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同学的立意

①在城市的一隅,许多人艰难地生活着,但仍坚持用双手建设未来的道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条。对于他人的好心给予,温柔地施以回报。

点评:这位同学从“收废品的女人”这个角度出发立意,出发点正确,但没有抓住材料的核心,把重点放在了回报他人的好心给予上。实际上,材料主要谈的不是“回报”“感恩”,而是“做人的尊严”。此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说付出才有收获,“对于他人的好心给予,温柔地施以回报”是说懂得感恩,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立意,不知这位同学到底选哪一个?

②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困境虽折磨我们的肉体,却能磨砺我们的灵魂。在生活的窘境中仍能坚守原则,方为真英雄。生活在底层不可怕,只要还有一颗正直坚毅的心。倘若因为这纷繁的诱惑而抛弃底线,那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一定要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守住自己的一身“傲骨”。

点评:这位同学也从“收废品的女人”这一角度出发,立意为“坚守原则、坚守底线、守住傲骨”,大方向没有问题,但对立意的表述含糊不明,“原则和底线”是什么也没有点明。从材料中女人不愿意接受“我”的施舍可以看出,此处的“原则和底线”应该是指做人最基本的尊严。另外,把女人维护自己尊严的言行上升到“傲骨”,有点过了,没有把握好立意的“度”。至于谈及“磨砺灵魂”“正直坚毅”“充满诱惑的世界”,就更与材料无关了。“磨砺灵魂”是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但女人身处困境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言行中也没有显现出“正直坚毅”,“我”的施舍更谈不上“诱惑”。

*老师来审题

面对故事性材料,审题时要抓整个材料的中心和重心。综观材料,第二段中有三句话非常重要——“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分析这几句,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做生意的”,是告诉对方自己虽然挣得不多,但收废品也是一份职业,哪怕再卑微,也有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我”为什么脸会发烫?为什么那么郑重地收下两元钱?肯定是那女人的话触动了“我”。“我”为自己高高在上的施舍感到脸红,“我”只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善意,却忘了别人也有自尊。而那女人看到“我”收下了那两元钱,高兴地转身离开,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虽然生活艰难但依旧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围绕这些重点,我们既可以从收废品的女人一家的角度立意,如“哪怕活得再卑微,也该有做人最基本的尊严”;也可以从“我”的角度立意,如“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维护别人尊严的基础之上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