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推动全球产业互助发展2022 国际纺联纺织机械研讨会召开

2022-07-29袁春妹墨影夏小云

纺织服装周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纺联纺织机械纺织

■ 本刊记者_袁春妹 墨影 夏小云

中国纺联会场。

7月14日,2022国际纺联纺织机械研讨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国际纺联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纺联副会长徐迎新、杨兆华,副秘书长兼外事办公室主任袁红萍,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国际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刘耀中以及中国纺联外事办、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等部门和成员单位代表在中国纺联会场线上参会。

国际纺联纺织机械研讨会作为国际纺联传统行业会议,每年由瑞士、德国和意大利纺织机械协会轮流在苏黎世、法兰克福和米兰举办。此次会议,国际纺联决策委员会成员和前任主席,国际纺联管理委员会成员代表,以及多国纺织和纺机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就各国(地区)纺织和纺机行业现状及发展思路等信息进行了深入交流。

坚持增进产业共识,维护纺织产业利益

在会议开幕致辞中,孙瑞哲就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创新实践进行了交流。他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与挑战。国际纺联作为推动全球纺织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坚持增进纺织产业共识,维护纺织产业利益,在推动全球纺织产业平稳安全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际纺联把发展置于行业议程的中心位置。国际纺联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产业特征、发展阶段,积极推动行业的创新合作、稳步复苏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全球纺织行业发展的有效性、公平性、平衡性、协调性。

第二,国际纺联把推动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平台建设、智库建设、标准建设。计划通过与大学、科学机构、研究机构或产业集群的合作,在世界各地建立全球研发平台,如国际纺联全球研发中心、全球创新中心或全球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开展试点项目,推动前沿技术转化为行业先进生产力。

第三,国际纺联把强化合作作为行业服务的关键落点。开放合作是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和稳定安全的重要途径。国际纺联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安危与共的合作关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促进全球纺织行业的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为可持续发展凝聚合力。国际纺联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和平衡发展。

孙瑞哲指出,中国纺织工业是全球纺织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保障世界纺织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带来的现实冲击,中国纺织工业承压前行。

孙瑞哲介绍,2022 年1—5 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较上年同期放缓10 个百分点;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实现利润同比减少19.5%。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减少8.1%,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1.6%。

孙瑞哲指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实现平稳恢复的同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行业在创新发展、数字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向未来,行业要共同推进普惠性与包容性发展;要共同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要共同增强产业安全感与获得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下半年,中国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共同富裕的逻辑下、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中国发展,世界机遇”在纺织服装领域必将有新的诠释与演绎。

全球市场复杂多变,让纺织更环保已成共识

会上,巴基斯坦默罕默德集团CEO Anees Khawaja 表示,由于政府的不断更迭,一些纺织项目因种种原因延期,同时,国家在纺织业政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变化。当前,巴基斯坦60%—70%的国家收入来自于纺织业出口。他表示,当前巴基斯坦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经济衰退,对于未来,巴基斯坦的纺织行业将会聚焦可持续发展,他相信巴基斯坦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转机,并有望能够达到25%的增长。

孟加拉国帕哈特利纺织代表 Salman Ispahani 表示,2021 年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同比增长了25%—30%。但由于棉花价格的不断上涨,孟加拉国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纺织机械领域,孟加拉近年增加了250 亿美元的投资,预计未来孟加拉国纺织行业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印度纺织企业普瑞美集团代表K.V.Srinvasan 在交流中表示,2021 年,印度纺织业的表现突出,全球排名有所提升,服装和家纺产品成就了印度出口的良好增势。但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比如棉纺织供应链的波动对于印度纺织行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他表示,目前,印度的生产成本相较于其他国家依然有较强竞争力,特别是在纺纱、梭织甚至针织领域。展望未来,随着印度在纺纱、服装、家纺等领域的投资增长,以及政府在扩产能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将会更好地推进印度纺织业的持续增长。

韩国永元集团负责人成耆鹤介绍了韩国、越南、孟加拉国等市场的相关情况。他谈到,韩国目前面临贸易赤字、能源成本上涨、美元升值等很多问题。目前,在纺织行业方面有60 亿美元的贸易赤字。越南市场方面,2020 年因为疫情工厂被迫停产,据统计,2019—2020 年间越南失去了40 亿美元的销售额。今年,越南在业务方面有所恢复,预计有430 亿美元的销售。同时,越南也在努力促进供应链的改善,让纺织行业发展得更好;孟加拉市场则表现不俗,实现了425 亿美元的出口额,不过,孟加拉国目前四分之三的产品都是棉花制品,未来希望能够在人造纤维供应链上做出更多努力,实现逆转。

土耳其迪克塔斯纺织负责人Mustafa Denizer 表示,土耳其纺织行业在过去两年出口表现非常不错,特别是纺织机械出口表现突出。据介绍,土耳其在纺织机械方面的投资达到了44 亿美元,呈现出自200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纺织行业雇佣人员数量明显增加。他表示,土耳其当前也面临着较大压力,目前美欧的纺织品购买力明显下降,会出现订单取消的状况。同时,土耳其在货币和通胀方面有一定压力,整体经济运行并不理想。

埃及纺织企业代表Kassem 表示,希望中埃两国在纺织领域携手合作,将纺织产业带到非洲。他表示,今年前4 个月,埃及的服装出口增长了45%,虽有一些是受到了通胀因素的影响,但大部分还是因为量的增加。同时,政府也在产业的上游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驱动产生了一定效果。纺织机械联合会也帮助埃及得到了历史性的5.2亿欧元大单。

非洲撒哈拉地区贝迪投资负责人Jas Bedi 表示,目前,坦桑尼亚等国的物流有所紊乱,整个供应链显现出一些问题。在非洲,有70%的棉花由小棉农生产,如果相关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他还提到,由于非洲成本方面有竞争力,且有关税有优惠,到肯尼亚投资的项目很多。2020—2021 年,肯尼亚出口增长20%。此外,非洲几个国家之间也签署了相关自由贸易协议,南非、东非、埃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有利于纺织产业的发展。

巴西纺织服装协会代表Fernando Pimentel 介绍了巴西目前的经济状况。他谈到,巴西纺织服装价值链从2021 年开始呈现正增长,今年在机械设备方面的投资增长了约20 亿美元。目前,巴西纺织服装行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销售也有所增长。出口方面,聚焦拉丁美洲南部和美国;在进口方面,主要关注来自亚洲的国家,特别是中国。他预计今年巴西纺织服装进口约50 亿美元,出口约10—15 亿美元。

全球纺织装备开启全面自动化升级之路

此次会议,还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纺织机械企业代表也围绕自身所处装备领域的市场感受进行了信息分享。

纺纱机械企业印度朗维公司代表 Sanjay Jayavarthanavelu 在交流中表示,2021 年以来,市场对于纺纱设备的需求非常强劲,在他看来,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但是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问题等等。他表示,目前企业还没有任何订单取消,势头较强劲。从客户情况看,客户企业也在进一步推动设备更新换代。

化纤机械企业欧瑞康代表Georg Stausberg 介绍,欧瑞康主要业务是化纤机械方面,目前纺织机械方面订单不错,在纺纱方面,由于乌克兰局势和油价上涨,客户利润受到影响,库存较高。尽管还没有订单取消的情况,但订单延迟现象时有发生,客户投资也变得更加谨慎。在梭织方面,过去几年梭织产能有所增长,纺纱机械方面产能也在增加。目前,一些大型企业扩充业务以期延展价值链,而在中国、美国、土耳其也有一些小企业在建立。目前,市场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改善,但保持高速增长仍较困难。

梭织机械企业代表必佳乐负责人Kurt Lamkowski 表示,2021年,必佳乐公司也感受到了非常强劲的市场反弹。主要是几个因素,首先是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行业投资有所好转;同时,一些中型的企业在疫情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梭织企业在过去几年时间内投资的增长。过去的一年,必佳乐也在供应链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比如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导致了更长交货期。

印染机械代表Regina 介绍,在染整方面,生产商必须要聚焦客户需求,要重点考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水和能源的消费、提升自动化等方面。他表示,过去一年企业虽然实现了正增长,但目前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并看到了一些减缓的趋势。目前的市场趋势是,客户想要把旧的机械淘汰掉,他们需要更加高科技、自动化以及更加环保的装备,但客户的融资能力似乎影响着他们对装备的更新换代。

印花机械企业代表Riva Michele 表示,受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原材料、能源、运费等相继上涨,一些欧洲国家一周只能工作两天,严重影响效率。积极的一面是,在过去几个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了“ITM ISTANBUL 2022”展览,德国也举行了一些纺织类的展会,企业得到了更多的销售机会,看到了拓展市场的可能性。尽管产量减少了20%,但出口量还算稳定。他表示,如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可持续和节能性,对于印花机械企业也是如此,纺织机械制造商们正在为寻求可持续和生态友好去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丛政围绕2021 年以来中国纺机行业总体情况和主要纺机产品销售情况进行了交流。2021 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900 亿人民币。2022 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4 月起行业进入负增长。

2022 年1—5 月,中国纺织机械出口20 亿美元,同比 增长4.8%;进口15 亿美元,同比下降9.1%。谈及主要纺织机械产品销售情况,他表示,2021 年纺纱机械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化纤机械创新高;2022 年一季度主要机械同比均实现较大增长。丛政表示,当前面临全球通胀风险和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恢复速度两个不确定因素,纺机行业正在持续恢复之中,仍需要更多的信心与耐心。未来纺机行业要坚定地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会上,欧洲纺织机械协会主席Maurer Ernesto 分享了近期在土耳其和德国举办的两个纺机展的情况。他表示,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ITM ISTANBUL 2022”展览参展企业和观众数量上不算多,但质量更高,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因为举办展会的目的是进行高质量的交流探讨。实际上,有很多纺机企业参加了此次展会,并获得了不错的订单,不过因为供应链和原材料等问题导致了交货期的延长。他还谈到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展览令人印象深刻,展商和观展商数量都超出预期。

国际纺联总干事克里斯汀·辛德勒在会上就2021 国际纺联纺织机械出货统计报告(ITMSS 2021)进行了简要分析。他以化纤短纤设备情况为例进行了全球市场趋势分析。据介绍,2021 年短纤纱锭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0%,呈现出了周期性的表现,其中,中国占比51%,总体90%进入亚洲。其他子行业在出货量方面会有所差别,但总体趋势类似2021 年出货量有所增加。

他还分享了国际纺联在上周进行的调研情况。从不同子行业汇集的调研情况看,订单情况总体不错,2022 年上半年相较于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下半年订单预期也较去年同期会有所降低。鉴于2021 年的情况,以及行业面对的包括供应链问题、乌克兰局势、能源价格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地区订单下降,少量地区增长。谈及纺机趋势,他表示,随着水耗、劳动力等成本的增加,行业投资会更加关注可持续生产,因此对于更高灵活性和小批次生产的设备需求会有所反映。

猜你喜欢

纺联纺织机械纺织
澳洋纺织
2021年发布的纺织标准目录(含中国纺联团体标准)
中国纺织
国际纺联将继续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
国际纺联将继续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 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
启动智库建设、设立年度奖励、推进标准化工作
简介控制与数字化纺织机械
纺织机械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我国非织造布机械标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