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护理干预在胃肠镜检查术前减轻患者焦虑的应用

2022-07-26刘媚丽

人人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镜检查胃肠情绪

刘媚丽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南京 210000)

胃肠镜检查可以对患者胃肠黏膜中的病变位置进行直接有效的观察,对于消化道疾病作出直接诊断,具有准确、可靠、有效的特点[1]。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胃肠镜的检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多数患者仍存在排斥心理,配合度较低,且出现更多的焦虑情绪来阻碍胃肠镜检查的过程[2]。因此,胃肠道疾病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方式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3-4]。但常规护理内容仅为简单的健康宣教,信息过于笼统,患者接受度较差,易被忽略,存在一定的缺陷[5]。因此,我院现对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视频护理干预,让患者对肠胃镜检查中的细节进行详细了解,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胃肠镜检查的顺利度。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来我院做胃肠镜检查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法将58 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28 例。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1 例,年龄24 岁~76岁,平均(55.16±4.95)岁,患病时间15 天~87 天,平均(57.43±3.62)天。实验组男性15 例,女性13 例,年龄25 岁~79 岁,平均(55.34±4.86)岁,患病时间19 天~89 天,平均(57.69±3.53)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数据差异较小,存在统计价值。此研究已获取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胃肠道和上消化道存在不适症状患者;(2)临床资料完整患者;(3)沟通和交流能力正常患者;(4)无手术禁忌症患者。

排除标准:(1)心肺功能障碍患者;(2)多器官出现衰竭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4)存在内镜检查禁忌症患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主,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可通过口头陈述或书面文字等其他形式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传教育,包括检查前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患者如何在检查后进行正确饮食,并告知患者复诊要求。

实验组在以上护理内容中联合视频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前准备。在检查开始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胃肠镜检查问卷表。患者在完成调查表内容后护理人员将调查表进行回收,对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的认知程度全面了解,根据问卷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健康宣教小组,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对患者在本次检查中的顾虑和依从性进行掌握,为患者详细讲解胃肠镜检查的流程,以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消除患者所有顾虑,提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程度。(2)制作相关视频。视频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镜的常规清洗和消毒、检查流程,并将胃肠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和异常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向患者进行展示,并将检查前和检查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视频过程应简短,视频时间不宜过长,视频全程由专业技能较强的护理人员完成旁白讲解,提高患者观看的积极性。(3)宣教内容具体实施。在视频播放前,护理人员统一对患者进行疾病和视频的科普教育,以提高患者对于肠胃镜检查重要性的认知。在患者候诊过程中视频循环播放,并安排护理人员在播放器旁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鼓励患者将心中的疑惑讲出来,护理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于年纪较大、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使用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有效讲解。

1.4 指标观察和分析

1.4.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在护理前后的分值变化。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20 道题目,53 分为抑郁情绪分界值。当患者评分低于53 分时,提示患者情绪正常;当患者得分在53 分到62 分时,提示患者为轻度抑郁;评分在63分到72 分时,提示患者为中度抑郁;得分高于73 分以上时,提示患者为重度抑郁。患者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状态越好。焦虑情绪则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分数评估。焦虑自评量表同样有20 道题目组成,50 分为焦虑情绪分界值。低于50 分,提示患者情绪稳定;分数在50 分到59 分时,提示患者为轻度焦虑;60 分到69 分时,提示患者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时,提示患者为重度焦虑。分值越低,患者负面情绪越少。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镜检查配合程度,配合度=(完全配合+部分配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式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取百分率(%)表示时以X2检验;计量资料取()表示时以T 检验。当P<0.05 时,数据间的差异存在临床对比性。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得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在护理前差异较小,无统计价值(P>0.05);实验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在护理后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分)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28 56.34±3.20 39.47±2.41 58.43±3.36 33.37±2.54对照组 28 56.62±3.14 49.52±2.30 58.20±3.34 48.25±2.47 T 0.3305 15.9632 0.2569 22.2237 P 0.7423 0.0000 0.7982 0.0000组别 例数

2.2 配合程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经视频护理后配合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意义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配合度对比(n,%)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不断发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胃肠镜作为消化系统疾病检查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可以为消化道疾病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6]。胃肠镜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心慌、恶心以及呕吐等应激反应,再加上患者缺乏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基本常识,因此多数患者会在检查前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检查结果,加重的负面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病情[7-8]。

随着人们对于舒适度的追求,临床上所结合的护理内容也更加专业。胃肠镜检查前通常结合健康宣传教育来纠正患者对于其检查的错误认知。但健康宣传教育内容过于刻板,患者不能将检查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提取,不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而视频护理则是将胃肠镜检查中的专业知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向患者形象地展示出来,患者了解检查过程的积极性更高,对知识的接受度更强,患者可以直观地对检查过程和检查方式进行了解,更易被中老年患者所接受[9-10]。视频护理是一种内容更为丰富的护理手段,将图文通过动画形式进行展示,让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中的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理解,以降低患者在检查前的焦虑情绪。通过视频的循环播放让患者知道在检查过程中配合护理人员的重要性[11-12]。因护理人员个人素质的不同,其临床经验也各不相同,语言表达欠缺,在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时,效果较差,差异性较强。若提高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中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视频护理则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将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从多种角度向患者展示术前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通过统一专业的培训后,视频旁白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患者接受程度也更高,且操作简单,将护理人员的精力进行有效保留,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通过选取56 例患者来分组观察视频护理的有效性,通过护理前后负面情绪以及护理后配合度两个指标来验证视频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以视频护理干预为主的实验组患者,其在护理后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数据对比意义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配合程度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数据相结合,再一次验证视频护理在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胃肠镜检查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视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的认知度,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镜检查胃肠情绪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