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肌肉紧张的应对策略

2022-07-22贾凌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8期
关键词:触键演奏者钢琴演奏

贾凌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钢琴产生于18 世纪初的欧洲,作为高雅乐器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乐器不断改进,曲目风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演奏技巧也在逐步地提升。钢琴演奏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艺术项目,当演奏者在进行表演时,不仅需要面临自己心理素质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挑战,还需要考虑自身的生理问题。人体有无数复杂的运动器官,在运动时不能只有一个器官独立工作,需要身体其他器官的参与与帮助,例如:手指的灵活性是整个身体活动的一部分,受到全身各种功能的影响,为了使得钢琴演奏更吸引受众的目光,必须让多个运动器官进行有效运动,以此来确保对钢琴触键有正确的发力。由于需要进行全神贯注的演奏,钢琴演奏者可能会因为多个运动器官协调困难而出现肢体僵硬或者肌肉紧张等生理因素影响整个演奏,因此,钢琴演奏者需要克服自身的生理问题,适度地调节自己,进行有效的应对措施来缓解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出现肌肉紧张的现象。

一、钢琴演奏与肌肉紧张

(一)钢琴演奏中出现肌肉紧张的现象

进行钢琴演奏,身体总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改变,就像肌肉紧张和放松的一系列问题。有的人认为演奏者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水平,而有的人认为演奏者在演奏中肌肉适度的紧张更能专注于表演,然而,在钢琴演奏中如何区分肌肉放松和紧张的状态,这一点经常被演奏者忽视。肌肉是一种收缩扩展的运动,而所谓的放松也不是绝对的不用力气的放松,所谓的紧张也不能一味的追求训练使肌肉一直属于疲劳状态,有效的肌肉运动需要一张一弛、一松一紧的合理安排。演奏者只有充分认识放松和紧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体会钢琴演奏的魅力。其实肌肉紧张在钢琴演奏中主要展现在身体动作和表演的音效方面。在身体的动作中,当演奏者在肌肉紧张的情况下弹奏钢琴时会表现出肢体僵硬,肩膀收缩,手指不敏捷,甚至有的演奏者还会出现面部的不自然等情况。对于表演的音效,若演奏者在演奏时候肌肉过度紧张,随之带来的是演奏音效的生硬,演奏音色会呈现出机械的声音,不够连贯、饱满和立体。

(二)肌肉紧张对钢琴演奏造成的影响

1.肢体肌肉僵硬

钢琴演奏者提升自身技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长时间的锻炼造成的肌肉紧张的问题。其实关于肌肉紧张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只是出现的紧张程度不同,大多数发生在没有足够舞台经验的初学者或正在学习钢琴演奏的人身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肌肉紧张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用力和摆动臂膀,肢体部位的 肌肉在不断增长变化,最终导致演奏者在表演的时候出现肌肉痉挛和间歇性抽搐的现象。甚至部分人还会出现面部痉挛性紧张,眼睛时不时地收紧、咬嘴唇、等不协调动作。有的演奏者由于在演奏中情绪比较激动,也会导致血液循环系统紊乱,从而使得演奏者的脸色变得苍白或者涨红等其他现象。钢琴家所展现出的紧张情绪不仅可以看到,还可以“听到”,当钢琴的声音听起来干枯、直、硬、苍白时,演奏者的手已出现肌肉紧张的状态。所有这些现象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令人不舒适的,甚至肌肉紧张会形成“扩散”现象,肌肉紧张的状态从身体的某些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部分,当演奏者一只手演奏钢琴时,另一只手也会紧张、甚至脖子、肩膀、背部和脚可能都会保持紧张僵硬状态。

2.引发肌肉疼痛

进行钢琴演奏,会使得演奏者的肌肉长时间保持紧张的状态,从而变得僵硬,这些现象会通过肢体的疼痛让演奏者感受到。首先可能引发肌肉酸痛。肌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导致肌肉变得无力和虚弱,同时还会伴有肢体发麻、麻痹等许多不适的情况,从而造成身体的扭伤,引发相关炎症的出现,为演奏者带来很多不便。部分钢琴家感到身体不适是在用力的时候,但是有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感到疼痛,或者是触碰的时候压迫神经就会产生痛感,当演奏者肌肉感到疼痛时,不仅会使得演奏者身体功能运作发生改变,还会分散其注意力,严重影响钢琴演奏的效果。其次是肌肉的疼痛也是肌腱炎出现的前兆。肌腱炎是许多艺术表演者身体容易遭受的伤害,由于钢琴演奏者需要每天进行大量时间练习,在需要音响效果较大的技术段落,演奏者为了演奏效果,须进行较为大力的臂落式触键,高强度的手指练习和臂膀的运动会损伤肌肉和肌腱,还可能会造成关节疼痛和手腕肌肉紧张。钢琴家进行演奏的时候不仅是手指单方面的运作,指关节、手腕、肩膀和腿部等都是能涉及到的身体部位。这些身体部位发生疼痛的主要原因就是演奏者身体过度疲劳、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精神紧绷或弹奏的时候采用的姿势不正确。例如,许多钢琴演奏者为了使得演奏出的音效更悦耳,会一直耸肩,导致肩部肌肉长期收缩,这将不可避免地使得肩膀受到伤害。其实,身体是最诚实的,当有不适的情况出现,就是在对其主人做出警告,提醒主人可能使用了不科学的方法进行培训或是用力过度,造成肌肉疲劳,这时应该停下来放松调节自己。

3.失控情况加重

钢琴演奏不是演奏者某个特定的部位单独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多个身体部位充分协调从而才能完成的表演,当表演者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会造成演奏者不协调的肌肉运动,长期以来,演奏者会逐渐失去对肌肉的控制,肌肉力量会下降、触键速度和准确性会降低,直接影响最终的表演成效。当人的肌肉处于失控状态的时候,演奏者不停下来改善自己的肌肉情况,而是继续进行技术的练习,可能导致更多的严重后果,例如手指、手臂的肌肉紧张会造成手指失控,从而打破背谱中形成的肌肉惯性记忆,导致演奏中断,破坏乐曲的完整性。因此,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应时刻注重自己的手指肌肉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避免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肌肉失控从而影响正常的演奏。

二、钢琴演奏肌肉紧张的因素及缓解

(一)演奏的姿势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长时间的坐立是必须面对的难题,有时候练习的时间很长,不舒服的坐姿会增加肌肉紧张的风险。当坐下来的时候,我们应避免骨盆不平衡、双腿交叉等不良姿势,由于进行钢琴演奏时,演奏者不仅需要进行手部的表演,脚部的踏板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身体没有一个稳定平衡的支撑点,将会逐渐损害身体的所有关节和肌肉。许多初学者习惯于坐满凳子,表面上看起来更轻松省力,但实际上却适得其反,因为这样不仅会使上半身重心过于后倾,不能把手臂力量通过指尖传递到琴键,还会加大上半身重量挤压腰椎,增加其负荷量,长期下来造成腰部肌肉疼痛。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体自然坐满琴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保持身体的重心稍微前倾,手臂与琴键自然呈水平面即可。而腿的位置应根据踏板的踩踏力度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就是演奏者充分利用身体的重心来保持平衡,减少演奏过程中不必要的用力,避免演奏者产生肌肉紧张的情况。

(二)触键的力度

力度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主要是通过臂力、和指力相结合来触键。手指的灵活程度决定演奏的效果,手指的跑动速度和抬起速度是钢琴家进行训练的关键,如果仅仅采用手指的力度进行触键,容易造成手指关节和腕部肌肉的损伤,科学有效的触键方式应该通过臂力和指力相结合来完成,手臂的动力来源是大臂的二头肌、肱肌和三头肌,为了使得演奏者将琴音完美的展现出来,需要演奏者结合指力利用臂膀的力量进行全臂触键式演奏,这种演奏主要是通过演奏者胳膊和臂膀的自然重量落在键盘上,发挥钢琴独特的音质,利用手指快速的跑动和触键能优化钢琴演奏的音响效果,还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触键的面积以及演奏的音色,同时不能忘记在快速触键后迅速放松,从而缓解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肌肉紧张现象。

(三)神经系统的控制

根据力学中的原理,人体和生物体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其能进行运动都是根据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这三者之间共同协作从而达成的效果。肌肉其实是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通过肌肉的支配能对骨骼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进而完成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机械动作。在钢琴演奏中,外环境的变化和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均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表现为心理因素的改变。其中交感神经的兴奋表现的紧张心理反应会影响大脑极其下位中枢对肌肉紧张的调节能力。例如:通常情况下,演奏中当我们抬指下键的时候,控制手指弯曲的指屈肌和手指伸直的指伸肌具有拮抗作用,经常相互间随时以增减、调节来完成抬指下键的动作,但是在舞台上,很多经验不丰富的演奏者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心理紧张,从而导致拮抗肌同力,同时收缩,使手指呈现僵直状态,不能协调运动,影响演奏的速度和清晰度。所以我们在钢琴演奏中应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避免出现因外环境和内环境导致的肌肉失控状态而产生的紧张心理因素,有效缓解肌肉紧张的问题。

(四)热身的情况

在低温下直接开始演奏会影响音色控制,也会导致肌肉处于呆滞的状态,不能灵活运动,从而造成错误姿势,大大地降低钢琴家训练的效率,甚至因为肌肉纤维的失控,造成其手部的受伤。避免演奏出现受伤已经筋肉紧张的方法就是在弹钢琴之前就做好热身运动,活动手指和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热度。还可以利用热水袋、温水等对物理方式促进手部血液的流动,实现肌肉的被动预热;也能通过提升身体热量的方式使得肌肉粘滞性降低。为了防止肌肉疲劳,钢琴演奏者可以在演奏前后做手指操,按摩手部和腕部,双手进行伸展运动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同时手指和手臂进行细致的擦拭,在演奏或者练习结束后也要进行缓解弹奏造成肌肉疲劳,对相关肢体部分进行按摩。尤其是作为一个钢琴家,在一天的工作或者练习后,身体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疲惫状态。此时,可以通过按摩肩部、手臂和腕部进行放松,头部可以上下伸展,使肩部和颈部附近的肌肉组织得到放松;将双手放在肩膀上做圆周运动,在进行蹲起活动的时候自然摆动双臂,使得整个人处于放松的状态;用手向后做阻力拉伸,以便在相反的方向支撑墙壁等。做这一系列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钢琴家在训练之后有效缓解肌肉疲劳,科学结合热身训练和放松练习,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或解决钢琴演奏过程中产生的肌肉紧张问题。

三、钢琴演奏中缓解肌肉紧张遵循的原则

(一)负荷原则

超负荷指的是钢琴演奏者的肌肉对抗超过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负荷。肌群或者是手臂肌肉在超负荷的对抗中,若是有最大阻力进行对抗,能有效地增强其肌肉力量。超负荷的练习不仅能极大的刺激肌肉,还能产生某些生理特征增加肌肉力量。在钢琴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将声音弹到琴键最底,不是简单的触碰,但是许多学生并不理解这一点,并且做不到,所以在训练中,演奏者可以采取臂落式触键,即利用臂膀下落的力度将所要弹的那个键在下落的动作中按下,注意,在按下键的同时为了避免肌肉紧张,应迅速把力量放掉,使手指挂在琴键上,确保整个手臂是可以左右摇摆的放松状态,使手臂、手腕等重要部位更加放松,手指力量也更集中。从高处下落使手指触键负载超过正常触键负荷,有效地增加了手指的触键力度,从而让钢琴的声音更加动听。因此,在平时训练技巧的时候就要习惯性的采用臂落触键的方式练习,使得手指连奏时的力量能更加集中、更均匀做好了准备。需要注意的是,超负荷不是超过其最大承载能力,而是高于过去适应的负荷,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加,能大大减少其在真正演出时出现肌肉紧张的现象。

(二)渐增阻力原则

超负荷的训练有效的增加演奏者肌肉的力量,将原本的超负荷逐渐变成了能适应的正常负荷。此时,想要使得肌肉力量不断的增加,就要增加训练负荷达到新的负荷。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训练的整体质量。进行力量训练时,负荷的增长不应该是一蹴而就的,要形成渐进的增长模式,没有必要锻炼到人体的极限,这种训练和体育训练是不同的。在钢琴演奏中,很多演奏者会出现手指跑动不清晰,力度不均匀的问题,甚至手指会逐渐出现无力、手臂酸痛的现象,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演奏者缺乏耐力;其次就是力度的运用问题仍然存在。演奏者没有经过耐力训练,手指不能适应长时间连续的跑动,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解决。利用负荷原则和渐增阻力原则增加手指的运动量,适当增加手指运动的幅度,随着力量负荷的增加从而增强耐力;逐渐加大触键的力度,提高肌肉活动水平;提高手指跑动速度,甚至超过原始曲谱跑动的要求,提高手指的耐力,但不能强度太大,过度的手指训练可能会导致在正式的演出时出现肌肉紧张的失误。

(三)专门性原则

专门化原理不仅适用于其他的训练,对于钢琴演奏者的手指训练和同样有效,想要实现手指灵活跑动,就要对手指进行独立训练,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尽量减少过度运动造成的力量丧失,同时,要训练每根手指的敏捷性,增加手指的灵活性,手指能实现连续跑动是其灵巧动作的连锁反应。因此,通过每根手指快速下键和快速离键的敏捷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增加每根手指重复抬起的频率,对提升手指跑动速度也有积极的影响,手指抬起频率越快代表手指的敏捷性越高,提高整体速度的潜力就越大。

在平时对手指进行专门性的训练,使手指建立肌肉惯性记忆,正式演奏的时候就不会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出现肌肉紧张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演奏的效果。

(四)训练间隔原则

钢琴演奏技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每天坚持锻炼的,实践表明,隔天练习产生的效果远远达不到每天都进行训练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学习进度也要更快,手指机能会得到整体提升,钢琴技术的掌握程度也要强许多,因此,钢琴演奏者要想真正的提高自身的演奏技术,需要每天都进行锻炼。但是每天锻炼的时间长度需要结合演奏者的年龄和掌握钢琴技巧程度确定,这是由于演奏者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所决定,演奏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注意力和耐疲劳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进行钢琴技术训练的时候,要根据演奏者的生理、心理等因素合理安排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钢琴演奏技巧掌握程度的加深增加练习时间。

同时,演奏者在每天进行钢琴演奏技术练习的时候都要有侧重点,不能每天都进行一种技巧练习,长时间的练习一种技术,不仅不会提升演奏者的钢琴技巧,反而会增加其手部和臂膀处的压力,造成肌肉疲劳。当演奏者出现手部肌肉疲劳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强制的要求完成剩余的训练内容,而是为其制定其他的训练内容,环节疲劳的同时又能练习其他的技巧。因此再进行钢琴技术训练的时候要遵循合理的间隔原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钢琴演奏技术的生理学研究依赖于人类生理学功能研究的持续发展。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在面临任何的比赛或演出时,能够通过成熟的心理素质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在进行演奏过程中由于因为肌肉紧张出现情绪紧张的问题,对钢琴演奏产生不良影响。心理素质的提升不仅要求演奏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求演奏者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各种场合进行锻炼,调整自己在演奏中遇到肌肉紧张等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同时,作为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生理素质对演奏者来说也至关重要,肌肉紧张是钢琴家面临最多的问题,想要高效的完成演奏,需要演奏者尽可能的避免在演出时发生肌肉紧张的情况,影响演出的效果。一味的增加练习时间是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行钢琴教学和技术训练,要遵循这些生理规律,通过调整钢琴演奏者的整体状态,结合实践训练,有效改善演奏者在进行钢琴表演时的肌肉紧张情况,最终达到提升演奏者钢琴技术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触键演奏者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几种触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