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幽兰操》三个演唱版本的比较研究

2022-07-22全珮蓉湖北文理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8期
关键词:幽兰张宁乐段

全珮蓉(湖北文理学院)

一、《幽兰操》简述及音乐分析、演唱处理

(一)《幽兰操》简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根据韩愈所作的《幽兰操》谱曲而来。《幽兰操》又名《猗兰操》,相传最早是孔子所作,孔子借花言志,把自己伤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内心世界抒发得酣畅淋漓。而后韩愈仿而作之,通过描写兰花高尚的品德来暗喻孔夫子虽怀才不遇但却拥有兰花一样君子的品性。

(二)《幽兰操》音乐分析

1.音乐结构与节奏、旋律风格特点分析

这是带再现的三段曲式A+B+AI,属G 宫e 羽调式,以四四拍节奏为主,再现部分出现了两次四六拍与四四拍交替的情况。

1-8 小节是引子,以长音保持和琶音为主,低音声部多次出现e 羽调式的主属音,作为乐曲的开端部分,低音浑厚、低沉,营造出悠久历史的醇厚与古朴,奠定了古典的曲目风格,同时也起着酝酿情绪、提示听众进入歌曲意境状态的作用。

A 乐段是9-18 小节,由a(9-13)+a1(14-18)两乐句构成,节奏以八分音符的等分型+顺分型组成,慢速的八分音符等分型节奏给人平静祥和之感,而顺分型节奏的加入改变了等分型节奏的机械与单调,带来了节奏的多样性,这种一字一音以及句尾长音拖腔的节奏组合,给歌曲增添了古风吟诵之感,更符合歌曲风格。a、a1 两乐句的音乐结构属于同头换尾,旋律以正波型走向为主,两乐句均以大跳开始,平缓结尾,呈现出先扬后抑之效,很好地表现出歌曲悠扬的古风,以及主人公生虽不逢时却不悲不泣仍似兰花一样隐忍高洁的豁达品格。

B 乐段是22-59 小节,由B(22-36)+8 小节间奏+B(45-59)两个乐段构成。两个乐段基本一致,以B 乐段为例:每个乐段有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的节奏、旋律基本一致,节奏以等分型+逆分型为主,逆分型节奏的运用加强了歌曲的进行性与力度感,再加上与等分型节奏型的联合运用,通过将节奏重心的转移产生对比,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紧凑,赋予音乐拥有更强的活力,更有效地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这两乐句主要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第一个乐句出现了一个七度音程的大跳,旋律的线条也更加悠长、饱满,且音域主要在高音区,与A 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使音乐达到全曲的高潮。第三乐句沿用了前两乐句的节奏型,旋律走向逐渐下行,趋于平静、稳定,结合歌词“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表现出诗人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会坚守本心的淡泊豁达之情。

A1 乐段由a(61-64)+a1(65-69)构成,为A 乐段的再现段,形成首尾呼应之效。两乐句的节奏音型与A 乐段相同,旋律在每一句的后半部分均发生了变化,都出现了二度级进向上的走向,第二乐句的节拍以四六+四四的形式进行,延长了乐句的时值,使乐句韵味悠长,增强了结束感。

(三)演唱处理

1.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动力,掌握好的歌唱呼吸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所在。在《幽兰操》A 乐段演唱时,主要以平缓沉稳的呼吸进行。开口的第一个字“兰”和“不采而佩”的“佩”,均有一个一字两音四度大跳,同一个字,当后面的音比前面音高时,容易出现提气、提喉的情况,在演唱前需提前进入状态做好歌唱准备,开喉吸气,起音“叹气”,稳住喉头,控制好腰腹力量,横膈肌支撑住,用更深的呼吸去推动声音,平稳唱出后面的高音。“兰之猗猗” “幽幽其芳”这两句气息要连贯、悠长,其中“猗猗”“其芳”四个字要拉住气息往前送,渐行渐远飘走的感觉去唱。“扬扬其香,众香拱之” “于兰何伤,以日以年”属于一字一音的古曲吟唱风格,演唱时不可因一字一音就把气息断开唱,而仍需连贯、流畅的气息支撑,把每个字用气息串联起来。B 乐段属乐曲的高潮部分,音域较A 乐段更高,情感碰撞更激烈,需要加深呼吸,保持胸廓的打开,以更饱满、浑厚的呼吸状态去演唱。“文王梦熊”的“王”和“采而佩之”的“佩”有一个E-D 的七度大跳,这里的处理同A 乐段“兰”“佩”一样,气息不可随着音高往上走,需控制好腰腹的对抗,给气息强有力的支撑,使声音位置得到统一。A1 乐段演唱时,情绪回归到平静,需控制住气息不可太强,整体以柔和、平稳的呼吸去演唱,给人以余音袅袅、悠远绵长的回味之感。

2.咬字吐字处理

“字正腔圆”是我国声乐艺术中咬字吐字的审美标准。在歌唱中想做到咬字吐字清晰准确,首先要掌握语言的规律性,在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把汉字的咬字吐字归韵收音规律与方法归纳为十三辙。《幽兰操》中“兰、年”(按歌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同)属于言前辙,在演唱这两个字时,要注意发a母音时略带n,舌尖抵住上齿牙龈连接处收前鼻音n,开口归韵收声;“之、猗、其、于、以、日、四、奕、子”属于一七辙,归韵时母音i、ü 口型保持不变,开口截气收声;“扬、香、芳、伤、方、王、泱、霜、昌”属于江阳辙,在唱完辅音后,发完主要母音a 时要略带ng,开口归韵收声;属于中东辙的有“众、拱、行、梦、熊、清、冬”,收音时发完主要母音e、i、o 后略带ng,开口归韵收声;“幽”属于由求辙,唱完母音o 后归韵到u 上,撮口归韵;“佩、渭、雷”是灰堆辙,在唱完主要母音e 后最后再归韵到i,i要短而轻,半开口收声;“文、君、孙”是人辰辙,发e、u 时略带n,舌尖抵住上齿牙龈连接处收前鼻音n,开口归韵收声。“雪”是乜斜辙,声母x 唱完后,u母音延长,最后归韵到e;“茂”是谣条辙,发完母音a 后,归韵到o,保持o 母音口型不变,半开口收声。

3.力度处理

《幽兰操》这首作品看似写物,实则借物抒情。

第一乐段是情绪的平稳阶段,用述说的语气描写兰“身处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洒脱,在这段演唱时,演唱力度不可过大,速度以缓慢为主。“兰之猗猗”以mp 的力度进入,第二个“猗”是四拍的长音,做渐弱处理。“扬扬其香,众香拱之”的“扬扬”和“众香”四个字可稍微加大咬字力度,突出节奏的韵律感。“不采而佩”是A 乐段的第二句,情绪层次递进,语气稍微加强,以mf 的力度演唱,“佩”字控制住气息先渐强后渐弱,进行到“我行四方”时加强语气力度,把“四方”用呼吸推出去,以烘托出诗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坚持不懈、积极寻求的上进与豁达。

第二乐段通过讲述文王梦熊的典故,希望自己也能够有姜太公的际遇,在泱泱渭水之畔得到王的赏识。这一乐段是情绪起伏逐渐明显,感情达到顶峰的阶段,在演唱时需整体加大演唱力度。“文王梦熊”以mf 开始,演唱“渭”时力度要不断地增强达到f,“采而佩之,奕奕清芳”亦作此处理,加强力度的对比将作者内心的想法及情绪推向高潮。“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弱下来,回落到mp的力度进行,情绪逐渐平复。“子孙之守”的“孙”是六度大跳,演唱力度不可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增强,仍以mp 结束做弱收,去表达作者就算没有被人赏识,也仍然像兰花一样,在寒冬之中等待,保持自己君子的品格。

第三乐段是结束段也是A 乐段的再现,歌词及旋律、节奏大体相同,整体以弱的力度演唱,进行到“幽幽其芳”这句时,节拍由4/4 变成了4/6,旋律线拉长,速度渐慢,需加大演唱力度,由原来的mp 增加到mf,使语气更为坚定,最后“芳”字保持气息渐弱结束,以丰富充沛的情感表达对主人公如同兰花一样孤傲、坚韧的赞美之情。

二、歌唱家简介及演唱版本比较

(一)三位歌唱家及演唱风格

张宁佳,民族声乐歌唱家,也是一名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她的声乐演唱中融入了川剧戏曲韵味,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特色。张宁佳非常擅长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这也得益于她将多年戏曲功底与民族声乐的融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静夜思》 《关雎》《别董大》。

谭晶,国家一级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独唱演员,是首位将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演唱风格——“民通唱法”的歌唱家。演唱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如:《在那东山顶上》 《在和平年代》《龙文》 《远情》等。

廖昌永,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坚实有力、浑厚通透的男中音音色加上收放自如的演唱能力,赋予他高贵典雅、大气豪迈的演唱特色。代表作有:《凝聚》 《我和我的祖国》 《誓言》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

(二)演唱版本比较

张宁佳、谭晶、廖昌永三位都是家喻户晓的优秀歌唱家,虽然演绎的是同一首作品,但每个人的演唱都有各自的风格与特色,本章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1.音色与共鸣的对比

在《幽兰操》的演唱中,张宁佳的音色柔和而富有感情,圆润又不失明亮,运用民族唱法,采用真假声混合运用,使用了比较多的头腔共鸣和鼻腔共鸣,非常注重音色的张弛度。从低音区到高音区保持了混声与共鸣腔体的统一,从而达到音色的统一。副歌部分“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处于高音区,增加了对音色立体声响的保持,没有因音域跨度大而改变音色。结束句“幽幽其芳”仍保持了通畅的共鸣腔体,声音的穿透力与方向性很强,直指远方,将悠远、古朴的历史完美演绎,增强了古曲的意境。

谭晶演唱的《幽兰操》柔而不弱、松而不散,音色细腻委婉、甜美灵动,在民族唱法中融入了通俗唱法元素,使用真假声混合演唱,头腔共鸣与口咽腔共鸣比较多,相较于张宁佳与廖昌永来说,谭晶的音色更加的柔美、婉转。谭晶的演唱不强调音色与声音位置的统一,“我行四方”的“我” “文王梦熊”的“王”“众香拱之”的“拱”真声比较多,使声音更加通俗化。高音时也不强调共鸣腔体的统一,“幽幽其芳”的“其” “渭水泱泱”“渭” “奕奕清芳”的“奕”没有保持与低音统一的状态演唱,而是用假声带过,对音色游刃有余地控制,增加作品的灵动与缥缈感。

廖昌永演唱的《幽兰操》音色宽厚饱满、坚实有力,运用美声唱法演唱,胸腔共鸣比张宁佳、谭晶运用的更多,声音更加有宽度和厚度。他和张宁佳一样,非常注重共鸣腔体和发声位置的统一,使音色保持同样的状态。张弛有度的演唱完美地诠释了兰花坚定顽强、无人自芳的精神。

2.伴奏、速度的对比

张宁佳在《风雅颂之交响音乐会》的演唱中,与民族乐团合作完成。演唱前乐队前奏铺垫较长,由编钟的敲响进入音乐,随后二胡独奏点明主题,乐团恢宏大气的演奏呈现出历史的庄重肃穆,最后由竖琴的刮奏引出人声。

张宁佳的演唱速度较缓慢,乐曲总长9 分55 秒,人声从3 分17 秒开始进入,演唱时长6 分38 秒,娓娓道来的演唱方式使人声与乐曲的演绎更加融合,达到了“人琴合一”,更具有古曲风味,引人入胜。

谭晶的演唱版本是采用电声音乐制作,时长4 分19 秒,演唱速度在三个版本中稍快一点,但仍属于稍慢抒情。电子音乐伴奏中,钢琴演奏的旋律音和竖琴的拨奏推动着音乐的发展,第一段与中段之间的两小节间奏,采用竹笛吹奏,清亮、悠扬的笛声给歌曲增添了古风古韵。副歌部分打击乐以强有力的节奏加入,使作品韵律感更强,衬托歌曲的情绪,加强音乐的表现力。接近尾声时,小提琴在高音上长音保持烘托气氛,表现出乐曲的飘远与悠长。

廖昌永在维也纳《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演唱的《幽兰操》,采用钢琴伴奏,时长4 分52 秒。钢琴伴奏在前奏中大量使用琶音,来表达出兰花身在幽谷、飘香四方的意境,也运用轮指和上行级进来模仿古琴弹拨,营造出幽静、空灵的氛围,副歌部分的前一段大量采用三连音,使乐曲的流动感增强推动高潮,后一段采用更为密集的四十六节奏,使音乐情绪更加紧凑、激烈,将主人公对被君主赏识的渴望以及“无人亦自芳”的信念表现得更为坚定。尾声时,伴奏留白的手法使音乐沉静下来,增强乐曲的结束感。

3.咬字吐字、润腔的对比

张宁佳的咬字吐字借鉴了戏曲的咬字风格,赋予歌曲更多的吟诵感。咬字力度较谭晶和廖昌永的重,咬字速度也更慢。在归韵方面,江阳辙和中东辙的ng 归韵较早,采用闭口归韵收声,延长韵母的方式使作品更具有戏曲韵味。如“子孙之昌”的“孙”归韵较早,后鼻音n 在口腔、头腔里延长,给听众以余音未绝、意犹未尽之感。运用了大量的润腔手法,以达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演唱,增加了的歌曲古典韵味。如“兰之猗猗”的“猗” “幽幽其芳”的“芳”都加入了小二度的前倚音,营造出兰花随风飘摇之感;“我行四方”的“行” “文王梦熊”的“熊”运用了抖嗓把字甩出来,表达了主人公潇洒、豁达的君子心境;“子孙之昌”的“子”带后滑音,推动音乐的发展;“奕奕清芳”的“芳”使用了摇音,以模仿古琴揉弦的方式表现作品的意境。

谭晶的咬字较为轻松自然,歌曲的流动感更强,声母清晰、快、准,子腹延长,字尾归韵。如“幽幽其芳”的“幽”,声母y 短促清晰,延长主要母音o 后再慢慢归u 韵。与张宁佳一样,也采用润腔的手法,不过装饰的字不尽相同,造成的声音效果与情感表达也就不同,“兰之猗猗”的“猗”与张一样,加入了前倚音,而“我行四方”的“我” “君子之守”的“子” “子孙之昌”的“之”带后滑音,使歌曲的演唱更加飘逸、灵活自如,更具表现力。

廖昌永的咬字遵循谱面,比较圆润通畅,没有加装饰音润色。在咬字吐字上,和谭晶的处理较为相似,字头清晰、快、准,延长字腹,字尾归韵。如“兰之猗猗”的“兰”,以舌尖抵住上齿龈,清晰快速地过渡到了字腹,字腹a 演唱时略带n,延长n 后开口归韵收声,使声音流畅、饱满。

4.呼吸的对比

张宁佳演唱速度较慢,更注重呼吸的延长与保持,如尾声的“芳”字在气息保持的情况下音量逐渐减弱,持续了二十秒。“声断气不断” “一唱三叹”的演唱方式增强了作品古诗词的吟诵性,如“扬扬其香、众香拱之”一字一音演唱时,虽一字一顿,但仍保持了气息的连贯性。每一句的演唱都注重把握呼吸对力度的控制,如“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这句,演唱力度由呼吸推动,层次递进,表达就算无人赏识也仍像兰花一样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

谭晶的演唱中,注重气息的流动感,还用了大量的“气声”唱法,这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演唱的方式,因声音中带有气流声,故音色略显暗淡、柔和,如“兰之猗猗”的“兰” “扬扬其香”的“扬” “奕奕清芳”的“芳”等,如泣如诉的歌唱方式委婉、含蓄的表达出主人公对兰花幽谷散芳的赞赏,情感真切,像是发自心底的感叹,更富有感染力。

廖昌永的歌唱较注重呼吸的饱满连贯,“扬扬其香,众香拱之”气息慢慢走起来,如潺潺流水一般往前推动声音,“幽幽其芳”声音缓缓连贯的送出来,到“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时,呼吸加深、气息量加大,如滔滔不绝之江水向前奔流不息,使声音的厚重感加强,情感色彩更加浓烈,将主人公祈望如姜太公在渭水江畔得到君主赏识一样,自己也能实现远大抱负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总结

张宁佳的演唱,融入自己的戏曲功底,赋予歌曲更多的古诗词吟诵性,更具古典韵味,适合音乐厅音乐会的演唱;谭晶的演唱婉转、细腻,流动性强,糅合了通俗唱法元素,更好地迎合了当下大众的审美,传唱度更高,适合有电声设备的舞台演唱;廖昌永的演唱饱满深情,发声方法、共鸣腔体等比较遵从一度创作,给美声唱法的歌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适合音乐厅音乐会的演唱。通过对三位歌唱家演唱版本的比较,了解到《幽兰操》的风格特征及演唱方式,为我们自己进行演唱时,提供更多的参考方向,从而琢磨出更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对我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修养,以及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及教学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幽兰张宁乐段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Go to School 上学
The Rainbow Bridge/by Cynthia L00mis Gurin彩虹桥
Umbrella Day伞日
There
《气若幽兰》
幽兰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