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化与归化视角下《红楼梦》中颜色词“青”的英译研究

2022-07-20王儒展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红楼梦

摘 要:异化与归化自从由美国翻译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1995年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以来,这一对专业名词一直是翻译界中的一对哲学命题。异化和归化可以看作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但是直译与意译是基于语言形式与意义上的思考与处理,而异化与同化是突破了语言本身的固有形式而更多地放眼与文化、民族等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之上。《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中的用词、隐喻以及大量的遣词造句的描写都蕴含着华夏文化,关于《红楼梦》以往的研究都集中于其中的章回、人名及诗歌的翻译研究,对于颜色词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对其中“青”这一颜色元素词的杨、霍两翻译版本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翻译古典名著时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问题,也为翻译研究中异化与归化的研究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归化;异化;《红楼梦》霍、杨英译本;“青”字英译

作者简介:王儒展(1990.09-),男,贵州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一、引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书中的华丽描写以及各种富有深意的暗示与思考让无数红学爱好者为之倾倒,长久以来国内外对于其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红楼梦》的翻译史迄今已经长达二百多年;其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当属中国翻译学者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的译本(简称“杨译”) 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Hawkes)及其女婿闵福德(Minford) 的译本(简称“霍译”)。学界对于两译本都有着各自褒贬不一的评价,一般观点认为霍译本在翻译上文采更为华丽,而杨译本更偏向于精准还原名著本身,通过对《红楼梦》前二十回颜色词“青”这一文化意象出发,探讨二者在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方面的选择,归化与异化的侧重,试着对比分析哪个译本更还原原著,也对翻译策略展开更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二、中西方文化下基本颜色的意义异同

认知语言学(CL)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坚决认为人类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离不开人类的体验感知,语言能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从体验的角度来解释语言,从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来研究语言,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系统是语言形成的根本理据之所在,人类的体验感知和一般认知能力对于语言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西方的民族思维以及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在对于颜色词这一意象的理解与思考方面也体现得尤为明显。颜色按照色调划分可分为暖色调、冷色调以及中性色调。其中暖色调以红、黄、橙为代表,中西方中红色都可表示喜庆向上的色彩,比如红色是中国春节的常用主流色,同样也是西方圣诞节的主用色,这一点中西文化上是共通的。但是虽然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具有一定的喜庆积极的意义,但更多还是与血液这种充满血腥、战争、牺牲等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甚至还具有贬义。冷色调以蓝、绿为代表,在中西方文化之中,蓝色和绿色都让人联想到苍穹、大海、森林等,绿色更是生命的象征,生机与希望的代表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之中,蓝色象征着思想的深邃宽广,胸襟的广阔;而西方文化之中蓝色一般代表着忧郁、悲伤等情绪,处于比较消极的层面。中性色调以黑、白、灰三种为代表,黑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象征着阴暗和死亡,在中国文化之中黑色一般都与葬礼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文化之中也象征着邪恶、魔鬼等不吉利的意象,在圣经之中,黑色也一般与痛苦、不幸联系在一起。总的来说黑、灰在中西方文化中都代表着消极向下的概念,相反白色象征着纯洁、健康、向上的意义,但是其中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白色在中国文化中就跟死亡是有所联系的,葬礼灵堂中的白花、白纸衣等;除此之外白还有很多贬义的意味,比如白日做梦、白费心机等;相反之下,在西方文化之中白色往往象征着幸福、希望、纯洁、婚礼等,多是一些美好的意味,比如:“This is the white day of someone's life.”這句话可以翻译为“这是某人的吉日”。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相同的色彩在不同文化中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也许大相径庭,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考虑这些因素就可能导致意义传递不准确,甚至产生误解,不仅不能发挥文化输出桥梁的作用,还会导致文化误解。

三、中西方文化中“青”的文化含义

青色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颜色,在华夏古代文化中具有生命的意味,也是春天生机盎然的象征。在荀子《劝学》中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青是一种比较模糊的颜色,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但既不是蓝色又不是绿色,确切地说如果一种颜色无法界定为蓝色还是绿色,那这种颜色就可以归类为青色,同时青色也指黑色。

相反之下,西方文化中对于青色的喜爱就没有这样丰富,在英语中青色的英文单词是Cyan,意为青色、蓝绿色;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许多中文意境下的表达就不能直接将印刷色Cyan直译过来,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英语是“The pupil surpasses the master”,显然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就要考虑到两种语言背后的差异。又比如“青衿”这一词语,诗经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描述,意指当时读书人的衣服,在处理这种具有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象时就要采用归化的方式,还原本意,将“青衿”译为“Young scholar's dress”。除此之外,在一般感观颜色层面的意义时,英语中都采用blue、black、green来表示,例如,青草(green grass)、青碧(dark green)、青椒(green pepper)。

在《红楼梦》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提到女娲炼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剩下一块未用,丢弃在了青埂峰之下,此处的“青埂峰”这一地名在霍译本与杨译本中的处理就大不相同。在杨译本之中“青埂峰”一次被译为了“Blue Ridge Peak”,这种比较直译的方式简单明了,能够比较精准地传达出地名的特征,也能使读者很好地理解。而在霍译本中“青埂峰”被译为了“Greensickness Peak”,这个译法就很值得琢磨和推敲了,Greensickness的意思是指黄萎病,通过查阅新世纪英汉大词典上所给出的解释是指发生在年轻女子身上,由于铁元素缺乏所导致的体虚症状的疾病,皮肤呈青色状,这样的翻译难免让人迷惑,因为从字面上看很显然与“青埂峰”毫无关系。这里很显然霍克斯是基于文化视角下,做了异化处理,这里的Greensickness其实是指“少女病”,一般与恋爱联系在一起,再结合黄萎病本身的症状不难理解,坠落于情愫之中的少女为情所困的样子,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古人所说的“相思病”这一意味。

由于《紅楼梦》中,曹雪芹使用了大量的谐音隐喻加以暗示,比如“甄士隐”意为将真事隐去,贾政即假正经、霍启对应祸起、秦钟对应情种,这里的“青埂峰”同样也有“情根”之意,意为一切爱恨情仇之根源。所以再来看霍译本中 “Greensickness Peak” 这一译法恰恰切中了其中的意境,更为贴合原著中的所要表达的意义和神韵,让西方读者能够对中国古典名著的理解更进一步。

四、关于颜色词“青”的英译

《说文解字》载:“青,东方色也。”青色笼统地说是整个蓝绿色系,实际上是一种介于蓝和绿之间的颜色,清爽而不单调,当形容头发或者眼睛时指的是黑色。青色本身就是一种很“感性”的色彩,在很多时候很适合描述和表达东方高语境文化下的一些事物以及情感,这也是为何像《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名著以及诗歌中很少用到蓝色、绿色或者黑色,而较多地使用青色这一模糊的概念性色彩词。

(一)进入堂屋,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第三回)

霍译本:High overhead on the wall facing her as she entered the hall was a great blue board framed in gilded dragons.

杨译本:Once inside the hall she looked up and her eye was caught by a great blue tablet with nine gold dragons on it.

在这里的青地大匾,两个译本都将“青”译为blue,首先“青地”一词是指以青为底色,也有青草地的意思,在《相贝经》中也有“青地绿纹,谓之援贝。”这一典故,从光谱学中的颜色顺序,赤橙黄绿青蓝紫中,也可以看出青是位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色调,可以理解为发绿的蓝色。两位翻译学者在这里都对“青地”做了归化处理,比较准确地还原了青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基调。

(二)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第五回)

霍译本:Alas, that daughter of so great a house; By Buddha's altar lamp should sleep alone!

杨译本:Pity this child of a wealthy noble house, who 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

霍克斯在此处对于“青灯”的翻译做了异化处理,将“青灯”译为了“altar lamp”,意为祭坛中所使用的灯,由于西方的基督教在宗教祭祀场合都使用白色蜡烛,这里的青灯对应佛教中青灯古佛的意境,这是非常具有东方宗教色彩的用词。霍译本以异化方式使西方读者更能理解其中含义,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翻译处理方式,但是“青灯”和“altar lamp”的意境和含义毕竟相差甚远,两种文化和宗教的体系也完全不是一回事。相反之下杨译本中将其译为了“the dimly lit old shrine”,体现出了“青灯”本身的空灵感,后面的“old shrine”做了转喻处理,首先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说到“遁入空门,常伴青灯”,这里的青灯并不是指某一盏灯,而是用青灯指代寺庙,意为修行的场所。相比之下,杨译本的处理更为精准和优雅,不仅传递出了意思,还将其蕴含的带着宗教修行色彩的飘渺空灵的意境也传递了出来。

(三)会芳园临街大门洞开,旋在两边起了鼓乐厅,两班青衣按时奏乐……(第十三回)

霍译本:The gate of the All-scents Garden opening on to the street was thrown wide open and booths for musicians were erected on either side of it, in which black-coated funeral bands played at fixed times throughout the day.

杨译本:The street gate in the Garden of Concentrated Fragrance was opened, and on platforms erected at both side groups of blue-clad musicians played at appropriate times.

该例句中“青衣”一词的翻译也非常值得推敲和琢磨,前文已经提到青色这一模糊性色调,其实青既可以指蓝色也可以指黑色,在这里霍译本是译为了“black-coated funeral bands”,而相反杨译本是直接译为了“blue-clad musicians”。首先“青衣”这一次是戏曲专业称呼,中国北方称“青衣”,南方称“正旦”,由于戏曲表演者常穿青色的衣服进行角色演绎,所以称作“青衣”,但是也并不是特指青色的衣服,也可指黑色衣服。其次再来看这章内容,例句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整章讲述的就是关于秦氏之薨逝以及相关的丧仪事务,从秦氏给王熙凤托梦再到众宾客齐聚宁王府参加丧礼,整个情节都处在比较灰色调和阴沉的气氛之下。再者黑色无论在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中都象征着死亡凶兆之意义,尤其西方国家在参加葬礼是也是以黑色着装,所以霍译本的异化处理更为出彩和精准,在传达意思的同时也将书中的气氛向读者渲染开来。

五、结语

通过对《红楼梦》中前二十回中颜色词“青”的对比分析,霍译本和杨译本都各有千秋,由于颜色词也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好意思的传达,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输出和交流,要在考虑跨文化视角的基础之上合理运用翻译原则,尤其是异化和归化的合理运用,不可偏驳于任何一方。对于《红楼梦》的翻译研究不在少数,但是基于某一项颜色词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期待后续能够有更多不同视角的研究出现,以填补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15-20.

[2]徐朝华.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33-39.

[3]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 Translator's Notebooks[M]. Hong Kong: Lingnan University Press, 2000.

[4]Yang Xianyi,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红楼梦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续红楼梦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