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向“抑郁”挑战的胡海岚:点亮3.5亿人的希望

2022-07-20尚边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7期
关键词:氯胺酮抑郁科学家

尚边

“我们发现大脑当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团,这个核团非常小,但是它在介导负面情绪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也把它叫做大脑中心的‘反奖赏中心’。”在抑郁状态下,这个小核团内的活动产生了异常,或者是进入了特别高的放电状态。而这样的一种“反奖赏中心”的过度激活,后果就是对大脑奖赏中心的过度抑制,而奖赏中心是产生多巴胺、五羟色胺这些“核快感”“心快感”,以及奖励感受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源泉。所以,这可能是人进入抑郁状态的原因……

曾被人民日报评价为“亚洲第一人!实力与颜值双爆表”的胡海岚,正是抑郁症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胡海岚教授获得国际大奖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后,有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与美貌并存!”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4日凌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这一奖项被称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每年只颁给全球5位女性,此前有6位中国科学家获奖,胡海岚是今年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该奖项全球最年轻的获奖人之一。

“虽然脑神经的奥秘一直是‘未解之谜’,但相信终有一天,基于对精神疾病背后的神经机制的理解与认知,人类能创建解决方案,让精神疾病的患者摆脱痛苦。”在颁奖仪式上,胡海岚真诚地期望着。

“胡海岚是很少见的能够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教授。”2017年7月14日,一则《浙大科学家在世界顶尖期刊<科學>杂志上发文:首次证明“强者愈强”与大脑密切相关》的报道登上新闻。仅仅半年之后,媒体又报道了《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浙大胡海岚教授团队两篇长文》……

2019年7月15日,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评奖委员会宣布:第12届 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为胡海岚教授。这项国际大奖旨在全世界范围内表彰在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每两年评选一位。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胡海岚也因此被称为“亚洲第一人”。

在获奖依据中,评奖委员会中写道:“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她对系统神经科学中尖端前沿技术的驾驭,而她本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她在系统神经科学这一进展快速且竞争激烈的领域成果辉煌,建树卓越,备受瞩目,特予此奖。”

2020年7月11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办的欧洲神经科学年会(FENS)上举行,由国际脑研究组织主席颁奖。胡海岚在年会的IBRO-Kemali论坛上发表“从啄序到氯胺酮——探析社会行为和情感的神经机制”的获奖演讲。这正是胡海岚近几年领先国际的研究成果。

1973年,胡海岚出生在气候温暖的浙江杭州。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古城中,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生活。温馨的家庭环境让胡海岚的成长顺风顺水,家中丰富的藏书也让她很小便接触到了知识的海洋。

从识字起,胡海岚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进入小学课堂后,无论哪一科目的考试,她总是全校第一名。中学时,胡海岚开始接触生物、化学等科目。从小到大,胡海岚就对那些神奇的人体结构、简洁的化学公式充满兴趣。她在课堂上永远是注意力最为集中的学生,课后更是比同窗更加勤奋努力的“学霸”。

胡海岚的父母从来不用担忧她的学习生活,更不需要督促她去上课外补习班。高中时期,胡海岚获得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学生时代的胡海岚就是我们所想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长相出众,性格也开朗大方。

1992年,胡海岚以全省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在选择专业时,她果断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物学。在当时,生物学还是一个十分冷门的科目,就业前景远不如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但对于胡海岚来说,内心的热爱足以让她为自己的梦想付诸努力,而那些功利性的专业选择,从来不在她的计划当中。

生物学中那些复杂晦涩的知识,在胡海岚看来却有着不一样的魅力,尤其对于脑科学研究领域,人类的探索还十分有限,这让她兴趣盎然。本科阶段,胡海岚就主动去接触和了解脑科学知识,并且经常在课后向老师咨询问题。

为了继续在科研的海洋中探索,胡海岚大学毕业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并收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来到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胡海岚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是她最熟悉的生活路线。硕士毕业,胡海岚考取博士,并正式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神经生物学领域。在这个极为超前的研究领域,人类的认知水平还远远不足,留给了胡海岚巨大的探索空间,同时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困难。

博士就读期间,胡海岚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实验室参加工作。2004年,博士毕业的胡海岚以博士后的身份接到了诸多实验室的邀请,其中便有全球知名的冷泉港实验室。这所实验室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代表着生物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位列全球十大研究学院榜首。在冷泉港实验室,胡海岚永远是最早一个进门,最后一个离开。中国人血脉中最深刻的勤劳基因,让胡海岚无比珍惜在这里学习的机会,她像一块海绵一般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飞速提升着自己的能力。

4年时间里,胡海岚从一位初出茅庐的学者,逐渐成为此领域中的权威专家。海外工作的经历为胡海岚带来了荣誉和财富,但却始终难以弥补她内心中的一块空缺。虽然在哪里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月亮,但月光洒下的湖面,却早已不是家乡西湖的模样。这份思念之情像难以压抑的钟声,一遍遍在胡海岚脑海中回响,呼唤着她回到祖国的怀抱。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五星红旗的闪耀见证着中华民族逐步走向繁荣与富强。而这则消息也让胡海岚更加坚定地希望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民族贡献力量。

但那时,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神经生物实验室,如果此时回国对胡海岚的研究无疑会造成困扰。与此同时,冷泉港实验室同样不希望放走这位学术界的新星,为了留下胡海岚,3次提出加薪合同。

古人“横渠四句”中曾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仅仅是古代儒生的毕生愿景,更是每一位中国读书人内心深处的初心。学成归家,为国效力,这便是胡海岚最终的决定。2008年冬天,胡海岚平静地踏上归国的旅途,当飞机驶过祖国上空,她看着地面的万家灯火,再难掩饰内心的万丈波涛。

14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家了。

众所周知,抑郁症是一个千年难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伟大的能力与抑郁联系起来,率先提出有关“忧郁天才”的概念,认为“哲学、政治、诗歌和艺术领域的杰出人士,很多人显然都是抑郁者”。当今我国青少年抑郁成了全社会的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全社会支持寻找整体解决方案。

“预防”和“治疗”,这是两个准确而明晰的关键词。预防需要社会化,治疗有赖科学家——医学和药学的科学家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胡海岚率领的团队,发现氯胺酮对于抑郁症快速起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很快地阻断“反奖赏中心”过度的放电或者过度的活化状态,从而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对于释放了“反奖赏中心”对“奖赏中心”的过度抑制,起到快速抑制抑郁的作用。“我们基础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发现氯胺酮不是唯一的选择。”

胡海岚希望对氯胺酮在分子结构上进行改造,保留它抗抑郁的作用,去除它的成瘾性等副作用;同时做靶点的拓展,至少能有一个分子靶点和氯胺酮的靶点是在同一个通路里面起作用。“虽然脑神经的奥秘一直是‘未解之谜’,但相信终有一天,基于对精神疾病背后的神经机制的理解与认知,人类能创建解决方案,让精神疾病的患者摆脱痛苦。”

要为患者摆脱痛苦,科研者自己则要经历种种苦痛——因为实验失败是常态。在科研领域,“百折不挠”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所以,韧性的坚持尤为重要。诚如胡海岚所说的,“韧性的锻炼,也是科学家的基本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实验室里,胡海岚每天70%以上的时间,都在面对实验的失败。然而,科研就是这样,如果实验的50%都是预期的结果,那这个课题基本就可以放弃了,因为它“不够创新”。

“板凳要坐十年冷”,本身就是合乎科研规律的,醫学科学也不例外。“身体总是求快乐,灵魂总是经苦痛。”抑郁症给一个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而研究抑郁症的科学家们,自己忍受着一次次失败的苦痛,为的是最大程度上解决病痛,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快乐。不过,对于胡海岚来讲,由于有着浓厚的科研兴趣,日复一日的研究,并不让她感觉到这是一个枯燥难受的事情。她说,“在我们看来,科学家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这是国家和社会资助你,让你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职业。”

胡海岚与团队曾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同期刊发两篇长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为抗抑郁药物提供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从而促进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有科学家评价这项研究“突破世界性难题”。

截至2022年,年仅49岁的胡海岚已经成为著名学术刊物《科学》与《神经元》的特邀审稿人,堪称学术界无比璀璨的新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中,年轻的胡海岚赫然位于候选人名单当中。

“科研就像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马拉松,你要调整好自己的节奏,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有同伴一起,有时候也要一个人孤独地坚持,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魅力,但是总能让你充满希望。”她是这样告诉学生,也是这样做的。

猜你喜欢

氯胺酮抑郁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