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需紧急入院处理

2022-07-20张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7期
关键词:供氧心肌心肌梗死

张璐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的一种急性病症,会严重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心脏供血渠道阻塞而导致心脏缺血,心肌耗氧量会持续增加,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心脏功能严重受损。

1.心脏内血液灌注量减少。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分支供血量不足,对心肌正常供血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这一病因的主要因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夹层。

2.心肌供氧不足。呼吸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压等,都是引起心肌供氧不足的因素。如果心肌缺氧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还会出现因缺氧而坏死的情况。

3.心肌耗氧增加。如果患者有嚴重的高血压,心肌耗氧量远远超过了供氧量,那么会加重心肌负担,使其过劳而受损。

4.诱发因素。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情绪波动、气候变化、用力排便等,也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

绝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都是突然发作的,患者常有濒临死亡的感觉。

(1)前兆。在发病的前一天或前两天,患者心脏部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比如心慌、心悸、胸部不适等。

(2)早期症状。患者早期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多见于早晨、夜间以及活动期间,可表现为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也有少部分患者的疼痛感并不明显,以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全身出汗为主要症状。

(3)典型症状。心前区的“压迫感、挤压感、沉重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持续时间可达到30分钟以上。

(4)伴随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血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患病初期,心肌供氧不足,心脏跳动会迅速增加,血压升高;后期阶段,心肌长时间处于无效工作状态,坏死的心肌数量大大增加,对心脏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呼吸不畅、头晕、意识不清。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以疏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正常功能为主要治疗原则。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紧急,后果十分严重,目前不少医院已经建立抢救绿色通道,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当被收入危重监护病房,利用专业的监护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予以监测,如果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要第一时间采取解决对策。溶栓护理、控制输液数量等,都是十分常见的应急护理措施。

病情稳定后,患者第一周应当保证完全的卧床休息,家属要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帮助其洗脸、吃饭等。每一顿不能吃得太饱,可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如果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缓泻剂。第二周可以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比如起坐、翻身等,慢慢离开床,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缓慢走动。出院之前,可以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核素或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等检查,安排康复治疗。出院后,患者应严格按照要求,规范使用药物,切不可私自停止服用药物,或是调整剂量。日常要做好病情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患者还要主动学习,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关注气候变化,尤其在换季时期,注意增减衣物。注意控制个人情绪,避免起伏过大,对待事物积极向上,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培养适当的兴趣爱好,比如练习书法、垂钓、养花养鸟等,缓解身心压力。劳逸结合,如出现疲劳感,应立刻休息。尤其是患有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老年人,更应当避免劳累。

猜你喜欢

供氧心肌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心肌桥是什么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藏在心里的“桥”
爱的供氧等
供氧救生衣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