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拥护影响因素研究

2022-07-18李庆东孙孝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颖性汽车品牌实用性

李庆东,孙孝颜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拥护影响因素研究

李庆东,孙孝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中自主汽车品牌大而不强的现状,以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品牌认知、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以及朋友推荐对品牌拥护的影响,并以顾客购买意愿为中介变量,利用结构方程理论进行模型的构建、检验和修正,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朋友推荐对顾客购买意愿和品牌拥护有直接促进作用,感知实用性对品牌拥护有间接促进作用,而品牌认知只对品牌拥护起到直接促进作用;购买意愿在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朋友推荐与品牌拥护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在品牌认知与品牌拥护之间未起到中介作用。

自主汽车品牌; 品牌拥护; 结构方程理论

从1956年我国第一辆汽车的产生到2019年为止,我国汽车总生产数量已经达到2 572.1万辆。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汽车行业全年公开专利高达24.3万件,是世界汽车行业获得专利较多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仍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汽车品牌众多,但多而不强;与知名的国际汽车品牌相比,仍然存在竞争力低、品牌边缘化的问题。目前,对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升汽车品牌竞争力、探究汽车品牌的营销策略、汽车品牌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来发展国产品牌等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对企业如何留住消费者提出了新挑战,单纯地使用以往的营销策略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国的汽车企业应该向国外学习先进的营销思想,打响品牌争夺战,赢得顾客偏好,使顾客变成忠实的品牌拥护者。

我国对品牌拥护进行的研究较少,通过我国知网进行品牌拥护论文的查找,仅有一篇相关的论文,这说明品牌拥护策略在我国还没有被重视起来。通过参考国外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关于品牌拥护的研究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奢侈品、零售商品、电信互联网以及银行业等领域,而对汽车领域品牌拥护的研究也十分稀少。

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对国家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政策向自主品牌倾斜,都为消费者拥护自主汽车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G.L.Urban[1]认为在品牌拥护方面,一旦客户与供应商建立了信任关系,就不太可能转向其他供应商。信任关系能够提高客户忠诚度,从而迫使潜在竞争对手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入市场,为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制造障碍。这说明汽车品牌一旦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会在竞争力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以此来建立品牌拥护团队,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抢占市场先机。

1 理论述评与研究模型

1.1 理论述评

1.1.1品牌拥护的概念 拥护在市场营销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现存的营销文献未能对具有其独特特征的客户拥护做出明确和适当的定义。拥护在营销中是良好顾客关系的象征,表明顾客对品牌的认同和支持,预示着重复购买行为的发生,拥护的核心就是传播。拥护的用户行为是指随着时间推移,客户越来越忠于品牌,并反映在留存率、再购买率及最终的品牌拥护上。拥护行为中客户可能的触点:(1)继续使用某品牌的产品;(2)再次购买某品牌的产品(即重复购买行为);(3)推荐某品牌给他人[2]。拥护的定义随着营销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拥护有不同的含义,通常可以与口碑传播或积极的口碑传播互换使用。本研究将品牌拥护定义为: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持有的支持态度,自愿为自主品牌汽车进行积极的口碑传播,并在出现批评、诋毁等不良信息时,主动进行品牌形象的维护。

1.1.2品牌拥护影响因素的选取 G.L.Urban提出了拥护的金字塔,拥护的金字塔包括客户满意度和全面质量管理(TQM)两个基础[1]。我国现有的汽车品牌众多,汽车的质量参差不齐,汽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此阶段为了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拥护,在提升汽车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数字经济学中,顾客购买行为路径重新定义为5A模型,即了解、吸引、问询、行动、拥护[3]。由此可见,使消费者产生拥护行为的第一步是消费者要对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其次,品牌要吸引消费者,这种吸引可以是产品本身或是客户在接触、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一些体验等;第三步,通过问询,消费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问询可以包含消费者对销售人员的问询、消费者对相关专家的问询以及消费者对朋友的问询;第四步,包括产生购买意愿或产生真实购买行为的行动。第五步,消费者通过购买或确认,进而产生品牌拥护行为。

除此之外,在对多种品牌的差异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有品牌记忆的商品往往是首选;亲戚、朋友等熟人使用某种品牌感受的好坏、评价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2];90后、00后群体成为消费的主力军,90后群体对新潮产品、个性化产品的占有欲强,00后群体更加倾向于国潮品牌和个性化的产品,因此90后、00后群体对品牌的新颖性要求会愈加变高[4]。其中,00后群体更加注重价值的追求,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与体验性[5]。因此,本研究选取的品牌拥护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牌认知、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朋友推荐,并以购买意愿为中介变量,探讨消费者对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拥护的行为。

1.1.3品牌拥护影响因素概念的界定

(1)品牌认知。A.David[6]首次提出品牌认知的概念。品牌认知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整体理解,是顾客对某一品牌在品质上的整体印象。本文中品牌认知是指消费者对我国汽车品牌的了解、记忆和识别的程度。这种认知不仅包含消费者对国有汽车品牌的联想,同时也包含消费者对我国汽车品牌内涵、价值的认识以及理解的标准。

(2)客户体验。客户体验是由美国学者T.Alvin[7]在1980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客户体验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之后的认知上的产物,会成为企业家关注的重点。王艳双[8]认为情景营销有更多的代入感,让客户可以获得良好的体验,而体验式营销可以直接使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特质,所以场景营销的范围更广,所涉猎的产品和满足的客户需求面更广,更适合汽车营销。

(3)感知新颖性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观念,是对现有产品与原有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并得出的自身的倾向性。感知新颖性包括消费者对外观的新颖性、内饰的新颖性、设计理念的新颖性等方面的感知。

(4)感知实用性也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观念,是对现有产品与原有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并得出的自身的倾向性[9]。感知实用性包括消费者对汽车各项功能、现有部件耐用性、车辆使用寿命长短等方面的感知。

(5)朋友推荐。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网红、微商、广告和推送类信息频起,导致消费者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无法提取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从而造成消费者无法选择所需产品的艰难困境。特恩斯市场研究公司(TNS)早在2007年对消费者购车动因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经销商在消费决策过程中的影响甚微;国产汽车品牌的忠诚度远低于海外品牌。通过对1 041个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我国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十分谨慎,并且缺乏汽车方面的相关知识,朋友推荐是购车的最大动因。

本文探究了品牌认知、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朋友推荐共五个维度对我国汽车品牌拥护的影响,并以购买意愿为中介变量,探究了有无中介作用情况下五个维度对品牌拥护的影响程度。

1.2 研究假设

1.2.1各变量与购买意愿的研究假设 章岚等[10]通过调查超大城市居民对纯电动汽车的认知与购买意愿,提出品牌认知对超大城市居民购买纯电动车的意愿具有正向作用。P.Joseph等[11]认为,随着商业竞争的越发激烈,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追求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并提出体验式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的观点。随着商业的发展,客户体验在提升顾客满意度、促进业绩增长、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A.Mukheijee等[12]认为消费者感知产品创新会提高其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重复购买的意愿或行为。梁妮等[13]以微信平台为例,基于SOR模型,探究朋友推荐产品信息来源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提出朋友推荐有利于促进购买意愿。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良好的品牌认知对顾客购买意愿具有正向作用。

H2:良好的客户体验对顾客购买意愿有正向作用。

H3:感知新颖性对顾客购买意愿有正向作用。

H4:感知实用性对顾客购买意愿有正向作用。

H5:朋友推荐对顾客购买意愿具有正向作用。

1.2.2各变量与品牌拥护的研究假设 我国消费者有一个特点,只有对品牌认知后才能认可,认可之后才会采取购买行为。因此,要想使消费者产生拥护的行为,首先应该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对于消费者来说,体验是具有美好感觉的,消费过程本身就是在主观经历的前提下进行的个体活动,这种活动可满足消费者的主观需求,给具有个体差异的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感受,并可以刺激消费者重复这种感觉的行为,还能刺激消费者的倾诉欲,甚至自己去为产品和获得的体验进行广泛宣传。霍春辉等[14]通过验证消费者感知品牌创新性对企业的价值指出,消费者感知品牌创新性对品牌拥护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6:良好的品牌认知对品牌拥护具有正向作用。

H7:良好的客户体验对品牌拥护有正向作用。

H8:感知新颖性对品牌拥护有正向作用。

H9:感知实用性对品牌拥护有正向作用。

H10:朋友推荐对品牌拥护具有正向作用。

H11:顾客购买意愿对品牌拥护具有正向作用。

1.2.3购买意愿的中介作用假设 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购买可能性,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以被视为对产品或品牌的购买行为[15]。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具有良好的购买意愿,就代表消费者对该产品或该品牌具有良好的态度倾向,而良好的态度倾向对品牌拥护具有正向作用[16]。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2:购买意愿在品牌认知与品牌拥护之间起中介作用。

H13:购买意愿在客户体验与品牌拥护之间起中介作用。

H14:购买意愿在感知新颖性与品牌拥护之间起中介作用。

H15:购买意愿在感知实用性与品牌拥护之间起中介作用。

H16:购买意愿在朋友推荐与品牌拥护之间起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逻辑推理,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拥护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设计

研究所涉及的七个维度即品牌认知、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朋友推荐、购买意愿和品牌拥护,均参考已有的成熟量表,并根据所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语义上的修改,让被调查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图1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拥护理论模型

品牌认知的测量题项采用了G.S.Martin等[17]开发的量表,内容包括“我能够记住自主汽车品牌的名称和logo”“我觉得自主品牌汽车质量好”“我觉得自主品牌的汽车物美价廉”和“我觉得自主品牌的汽车形象好”四个题项。客户体验的测量题项采用了刘凯[18]改编的Cronbach开发的量表,内容包括“我对我接触过的自主品牌汽车感到满意”“尽管自主品牌汽车的性价比一般,但是国有汽车企业值得信赖”“自主品牌汽车使用起来令我愉快”“我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很有吸引力”和“国有汽车企业的服务态度让我满意”五个题项。感知产品创新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测量题项主要采用了R.M.Stock等[19]开发的成熟量表。其中,新颖性包含“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很有新意”“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很不可预测,难以让人想到”“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很有创造性”“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是很独特的”和“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与已有的其他品牌汽车相比有显著差别”五个题项。感知实用性包含“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具有更高的质量”“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更容易操作”“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具有明显的使用优势”“我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和“我认为国内自主汽车品牌能够提供更高的使用利益”五个题项。朋友推荐的测量题项采用了G.Walsh等[20]开发的量表,内容包括“朋友愿意把好的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推荐给我”“我喜欢从朋友那里咨询自主品牌汽车的信息”“朋友会把好的自主汽车品牌或国内汽车企业的服务进行推荐”和“朋友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好的自主品牌汽车推荐给我”四个题项。购买意愿的测量题项采用了冯希亚[21]开发的量表,内容包括“我有购买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想法”“我愿意购买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我会把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作为首选”和“我很可能将某种国内自主汽车品牌推荐给我的朋友”四个题项。品牌拥护的测量题项采用了郝方芳开发的量表[22],内容包括“我会向周围的人推荐自主品牌汽车”“当讨论到自主品牌汽车时,我会建议人们考虑使用”“如果有人直接向我提出负面评论,我会为自主品牌汽车进行辩护”“即使没有对话,如果我认为有对自主品牌汽车感兴趣的人,我会对其进行强烈推荐”“我会向更多人讲述我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正面体验”“我会主动担当自主品牌汽车的推广者,帮助他人或代表他人询问供应商”“我是从内心里喜欢自主品牌汽车”“在可行的情况下,我会提供自主品牌汽车的书面反馈”“我会在不被询问的情况下强烈推荐自主品牌汽车”和“提到自主品牌汽车,我一般会和它的竞争对手比较,说明竞争对手为什么没有那么好”十个题项。本研究选取了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家庭年收入、家庭现有汽车数量作为控制变量,并且在正式问卷发布之前进行了预调研。经过统计检验可知,预调研中的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正式问卷的调研。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均来源于问卷调查。由于地理位置和人际交往的局限性,被调查人员虽涉及全国各地,但仍以北方城市的被调查者为主。正式问卷的发放数量为400份,有效回收377份,有效回收率为94.25%。性别方面,男女占比分别为56.2%和43.8%,被调查者的男性比女性略多一些。由于在调研过程中采取的是随机取样的方式,男女比例应该预先控制在1∶1左右,大体上符合调查研究的需要。年龄方面,20岁及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及61岁以上占比分别为5.6%、50.9%、18.3%、13.5%、9.8%、1.9%,21~30岁的调查者占比最大。学历方面,本科生占比为33.4%,硕士研究生占比为19.9%,大专生、高中生/中专生的占比分别为17.8%和17.5%,其他学历人群占比为11.4%,可以看出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对较多,这与当前消费者群体高学历化的情况相符合。职业方面,学生占比最高,为21.0%,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自由职业者、其他、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党政机关、失业/下岗、军人/警察的占比分别为13.8%、11.1%、10.3%、8.8%、8.0%、7.4%、6.6%、6.1%、2.9%、2.4%、1.6%。婚姻状况方面,已婚、未婚的被调查者占比分别为48.3%、51.7%,二者的比例约为1∶1。工作年限方面,由于学生的占比最大,所以未入职的被调查者占比最多,为26.3%,刚刚入职、入职1~3年、4~6年、7~10年、11~15年、16~20年、21~30年、30年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占比分别为7.7%、22.0%、10.1%、10.9%、4.8%、4.2%、7.4%、6.6%。家庭年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大于5万元小于等于10万元的被调查者占比最大,为31.0%,大于1万元小于等于5万元、大于10万元小于等于15万元、大于15万元小于等于20万元、1万元及以下、大于20万元小于等于30万元、大于40万元小于等于50万元、大于30万元小于等于40万元、大于50万元小于等于60万元、大于90万元小于等于10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占比分别为22.5%、18.6%、10.1%、8.2%、4.2%、2.4%、1.1%、1.1%、0.5%、0.3%,由此可见被调查者大多属于中等收入人群。

3 实证分析

3.1 共同方差偏误分析

检验共同方差偏误采用的是Harman单因子法和比较相关系数法。Harman单因子法利用SPSS 23.0软件对量表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经分析发现所有变量的方差解释量均远大于临界值50%;比较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发现,七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501,远小于0.900。这表明共同方差偏误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各变量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各变量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注:对角线为AVE的平方根;对角线以下为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0.010,为显著程度。

3.2 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与修改

信度检验采用的是克隆巴赫(Cronbach′s Alpha)系数。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七个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临界值0.700,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由于本研究的七个变量的测量题项采用的均是国内外的成熟量表,均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故可以进行收敛效度检验。本文采用AMOS 23.0软件对本研究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七个变量的组合信度(CR)在0.843~0.953,远大于临界值0.700;七个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在0.573~0.780,均大于临界值0.500,故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区别效度分析要求所有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的平方根要大于自身与其他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经过分析计算发现,七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为0.501,远小于AVE的平方根最小值0.757,因此满足区别效度的要求。

3.3 假设检验

为了保证模型的研究质量,首先对模型的适配度进行检验。利用AMOS 23.0软件进行模型适配度检验发现,卡方自由度比(CMIN/DF)为1.248,低于临界值3.000。拟合度指标(GFI)为0.904,规范拟合度指标(INF)为0.932,增值拟合度指标(IFI)为0.986,比较性拟合度指标(CFI)为0.986,均大于临界值0.900;调和的拟合度指标(AGFI)为0.890,虽小于临界值0.900,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残差均方值根(RMR)为0.041,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26,均小于临界值0.080。这说明研究模型的质量良好,整体模型达到了理想水平。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品牌认知、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朋友推荐、购买意愿、品牌拥护七个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各维度间的非标准化路径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客户体验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162,<0.010);感知新颖性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280,<0.010);感知实用性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196,<0.010);朋友推荐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264,<0.001);品牌认知对品牌拥护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135,<0.050);客户体验对品牌拥护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163,<0.010);感知新颖性对品牌拥护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230,<0.010);朋友推荐对品牌拥护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0.267,<0.001);品牌认知对购买意愿和感知实用性对品牌拥护的正向作用均不显著。因此,假设H2、H3、H4、H5、H6、H7、H8、H10、H11均得到支持,而假设H1、H9未通过。

表2 假设检验结果

注:为非标准化路径系数;***表示<0.001。

3.4 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AMOS 23.0软件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由于已证实品牌认知对购买意愿没有直接作用,说明购买意愿的中介效果不存在,故删除此路径。检验结果表明,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朋友推荐均对品牌拥护具有直接影响效应,客户体验对品牌拥护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183,感知新颖性对品牌拥护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172,朋友推荐对品牌拥护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235。购买意愿在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朋友推荐和品牌拥护之间是否起中介作用,主要看效应是否显著。若信赖区间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果存在,若信赖区间包括0,说明中介效果不存在。Bias⁃Corrected和Percentile两种方法检验,购买意愿在客户体验和品牌拥护之间的信赖区间分别为(0.005,0.069)和(0.001,0.062)均未包含0,说明中介效果存在;购买意愿在感知新颖性和品牌拥护之间的信赖区间为(0.007,0.080)和(0.002,0.064),均未包含0,说明中介效果存在;购买意愿在感知实用性与品牌拥护之间的信赖区间为(0.005,0.088)和(0.003,0.078),均未包含0,说明中介效果存在;购买意愿在朋友推荐和品牌拥护之间的信赖区间为(0.006,0.087)和(0.002,0.074),均未包含0,说明中介效果存在。综上可知,假设H13、H14、H15、H16均得到支持,而假设H12未通过。

3.5 结果讨论

通过对上述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进行分析可知,品牌认知、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朋友推荐对品牌拥护的作用是显著的,其中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和朋友推荐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品牌拥护,又可间接作用于品牌拥护,这说明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朋友推荐是消费者购买意愿以及品牌拥护的重要前因变量,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客户体验、设计新颖性以及人际交往对企业营销的重要影响;品牌认知只能直接作用于品牌拥护,对购买意愿的作用不显著,这说明良好的品牌认知虽不能提升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但可以扩大品牌知名度,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良好的宣传;感知实用性可间接作用于品牌拥护,但无法直接作用与品牌拥护。感知实用性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作用,这说明自主汽车品牌可以通过对汽车实用性功能的提升刺激消费者购买,以此提升汽车销售量。

4 结 论

以自主汽车品牌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角度入手,建立我国汽车品牌拥护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良好的品牌认知对消费者产生品牌拥护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朋友推荐对顾客的购买意愿和产生品牌拥护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感知实用性对顾客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购买意愿在客户体验、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朋友推荐与品牌拥护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

为提高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影响力并培养其拥护者,提出以下建议:(1)开发汽车选择顾问软件,建立客户对话,汽车顾问捕捉与产品开发相关的信息,了解消费者需求,为未来设计改进提供机会。(2)举办车展,贴近消费者情感,允许消费者测试汽车并与其他品牌的汽车进行比较,销售人员还可以向消费者提供竞争汽车品牌信息。(3)公司发展要顾及上下游产业,积极提供援助,这种援助不必与汽车企业项目有关,但必须有助于汽车企业保持最佳盈利能力。

[1] Urban G L.Customer advocacy: A new era in marketing?[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5, 24(1):155⁃159.

[2] 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M]. 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33⁃137.

[3]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4.0:从传统到数字[M].王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172⁃200.

[4] 高晓华. “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特点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7): 31⁃32.

[5] 崔若扬.对我国00后的消费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31):10⁃11.

[6] David A.Managing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3,30(2):256.

[7] Alvin T.未来的冲击[M].孟广均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191⁃206.

[8] 王艳双.汽车营销模式探讨:互联网+体验营销[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3): 74.

[9] 陈姝,刘伟,王正斌.消费者感知创新性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10): 3⁃12.

[10] 章岚,胡磊,孙茂华,等.超大城市居民纯电动汽车的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科技信息, 2017(18): 104⁃107.

[11] Joseph P,James G. Welcome to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4): 97.

[12] Mukherjee A, Hoyer W D. The effect of novel attributes on product evaluat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1, 28(3): 462⁃472.

[13] 梁妮,李琪,乔志林,等.朋友推荐产品来源对于消费者感知及其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J].管理评论, 2020, 32(4): 183⁃193.

[14] 霍春辉,庞铭.消费者感知品牌创新性对营销生产力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 2020(6): 139⁃145.

[15]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J].Philosophy & Rhetoric, 1977, 41(4):842⁃844.

[16] 许春晓,朱湘平,张欢.红色文化氛围、游客态度与拥护关系研究[J].旅游科学, 2016,30(5): 1⁃11.

[17] Martin G S, Tom J. In search of brand equity: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brand impression construct[J].Market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990, 2(1): 431⁃438.

[18] 刘凯.好评返现对消费者用户体验和推荐意愿的影响探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19] Stock R M, Zacharias N A.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How do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roduct program innovativeness affect customer loyalty?[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3, 30(3):516⁃532.

[20] Walsh G,Eisner R. Improving referral management by quantifying market mavens′ word of mouth valu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0(1): 74⁃81.

[21] 冯希亚.在线产品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7.

[22] 郝方芳.品牌拥护对重复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6.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Independent Automobile Brand Advocacy

Li Qingdong, Sun Xiaoy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iaoning Petrochemical University,Fushun Liaoning 113001,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independent automobile brands are big but not strong in the domestic market, this paper took Chinese independent automobile bran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d the consumption psychology of Chinese consumers, and discusseed the influence of brand cognition, customer experience, perceived novelty, perceived practicality and friends' recommendation on brand advocacy, and with customer purchase intention as the mediating variable,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theory was used to construct, test and revise the model, and the hypothesis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ustomer experience, perceived novelty and friends' recommendation can directly promote customers' purchase intention and brand advocacy, while perceived practicality can indirectly promote brand advocacy, while brand cognition can only directly promote brand advocacy. Purchase intention plays a mediating role among customer experience, perceived novelty, perceived practicality, friends' recommendation and brand advocacy,but does not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brand cognition and brand advocacy..

Independent automobile brand; Brand advocacy; Structural equation theory

C935

A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3.016

1672⁃6952(2022)03⁃0090⁃07

http://journal.lnpu.edu.cn

2021⁃04⁃12

2021⁃04⁃2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TJ003)。

李庆东(1971⁃),男,博士,教授,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方面研究; E⁃mail:liqingdong@163.com。

(编辑 陈 雷)

猜你喜欢

新颖性汽车品牌实用性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种基于个性化成对损失加权的新颖推荐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
建立和管理汽车品牌铁杆粉丝策略研究
新颖性推定规则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汽车品牌的互联网+营销实战研究
网络语言的构成特征及其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