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2022-07-18俞桂梅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鲜感词句双减

俞桂梅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样的“双减”目标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中走出来,创新作业设计的策略,关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关注延伸学习,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教师要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作业,使学生在重点突破中获得真正的发展,达成相关的学习目标。

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课文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圈画文本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学校特别的地方,对接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的学习。很显然,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体会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就隐含其中,因为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新鲜感”这一概念,并不明白什么是“新鲜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直接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就存在很多困难。另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初步了解新鲜感的意思后,学生画出的词句会大不一样。这些都要教师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寻找与比较中,逐渐理解新鲜感的意思,进而找到文本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对此,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读起来有趣味、很好玩;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景象;特别的构词、构句方式)设计表格,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摘抄在相应的表格中。

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同步开展,二者才能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衔接。

如教学《二十年后的家乡》,这是一篇想象类的习作训练,教師把发挥学生想象力憧憬家乡的美好未来和幸福生活作为教学重点。但是,学生受自身知识经验有限的影响,把握不了想象的范围,找不到想象的方向。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行搜集当前科技新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如智能化的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完成多种工作;再以当下农村种田为例:田地、干活的方式等,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在田间地头都是机器人在种田的情形;学生想象家乡其他需要发展的内容,将二十年后家乡发生的变化写下来。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学校准备开展“最佳家乡宣传员”评选活动,学生以自己的习作参与展示,评选要求是:用大胆的想象,表现出二十年后的家乡最美的一面;用有趣的方式,表达二十年后家乡令人向往的独特景象。

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转化为语文素养。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教学情况,结合教材的助学系统,选择适宜的拓展延伸点,引导学生或在观察中发现,或在实践中体验,或在整合中提升。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编者在这一单元后安排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延伸作业:分组选择课文三首诗中表达的传统节日(或其他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收集其他描写这一节日的古诗词,从中提取描写节日习俗的名句,互相交流,积累更多的传统节日知识。学生完成这一作业,是在小组中分工进行的,体现的是合作与实践学习。通过收集、交流和讨论同一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涵。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设计语文作业要定位于新的角度,一方面让作业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支架;另一方面让作业在课后引导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新鲜感词句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KINGSWOMAN
如果不曾有过,你希望自己的人生能重启一次吗?
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