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习作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7-18于艳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对象习作

于艳萍

习作单元作为统编教材编排的创新举措,教师应围绕习作单元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单元的集中学习、训练,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

习作单元都有明确的表达主题,整个单元都是围绕有效突破写作主题精心编排内容与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情,将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学习起点、学习期待和可能达成的学习目标结合在一起,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这是统编教材中安排的第一个习作单元,训练的主题是观察与写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一篇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师阅读学生完成的习作,注意学生表达的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观察策略、观察结果等,发现学生自主观察的方法简单,仅仅是看看而已,缺少其他感官的参与,如听、摸、尝、闻等,想象的有效运用更是不见踪影,这样的观察结果自然也是表面的、模糊的。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对照年段写作的目标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将本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注意观察对象的变化。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系列的评价指标,设计出相关的评价量表,明确习作中的每项关键因素對应的等级,方便学生在习作之前、习作中进行对照、修改、完善,切实提高习作水平。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这一单元以“说明白”为主题,指向表达的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学生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写才算把事物介绍清楚。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前置的方式,设计习作的评价量表,分成六个层级,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将习作目标进行细化。其中,六个层级可以是:写清楚介绍对象的主要特点;采用分段的方式介绍对象的不同方面;对介绍对象的不同方面有二次细分,体现内部层次;对介绍对象的特点有具体、细致的说明;适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追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习作评价量表,对学生在写作的不同阶段都有指导意义。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都有一些写作知识供学生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解读文本,从中提取相关的写作知识,完成习作任务。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习作要求是把一件事写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单元阅读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相关的写作知识。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学生可以从中提取不一样的写作知识。学生可以从《麻雀》一文中学到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等方面的写作知识,从《爬天都峰》学到描写人物语言、内心活动的写作知识。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将从文本中提取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就能够完成把一件事写清楚的表达目标。

在习作单元的教学中,学生会遇到不同层面的表达困难,主要体现在怎么写的程序、步骤上。对此,教师要适时提供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有序地写下去,达成写作目标。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习作目标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写作任务是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完成一篇习作。在写作中,学生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二是不知道围绕中心意思去写,三是不能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写作支架,如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可以在阅读教材“初试身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与中心关系不够紧密的材料进行改造,使其能够体现中心表达的需要;针对重点部分写不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抓住关键性动作进行分解”“对人物神态、内心情感,用修辞手法进行修饰”“借助适宜的环境描写表达人物在当时当地的感受”等。学生遇到哪方面的问题,教师就运用哪方面的支架去解决,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习作。

总之,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写作能力,达到习作单元的训练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为2021JXY330。)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对象习作
神秘来电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