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食代”来了!

2022-07-17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水产品膳食设施

徐兴利 黄家伟

膳食多样化、饮食健康化趋势给食物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地制宜是充分合理利用食物资源的主要方法,也是挖掘食物资源潜力的重要手段。向江河湖海要水产品,向农田要农产品,向食品科技要创新,不断丰富食物种类、提高产量,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足准备。

食,乃国之大者。民以食为天,由之可见食物的重要性。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大食物观的提出和树立,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意义重大。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未来,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食物品种,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核心通路。

健康膳食需求促进食物资源开发

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大食物观的树立也与之相关。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对食物资源开发程度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膳食习惯健康化的影响。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发现,均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且有益的,而均衡膳食的前提便是食物多样化且供给充足,这也是大食物观的基础性前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经过多次完善,总结出一系列科学、健康的膳食模式,为我国居民饮食提供了健康饮食模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出,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多样化饮食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影响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增加全谷物摄入可降低死亡风险、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延缓体重增长。增加燕麦摄入可改善血脂异常、改善血糖的作用,增加荞麦摄入可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社会对多样化平衡膳食的认同度不断提升,若要满足平衡膳食的需求,就需要丰富的食物种类以及充足的供给做支撑。由此可见,平衡膳食习惯的养成对大食物观的树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自给自足  供销平衡

食物涵盖范围极广,蕴藏潜力巨大。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优质资源,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从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日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举行了“大食物观”线上学术研讨会。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围绕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创新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并对多种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中肯建议。

食物生产与消费的平衡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我国食物生产量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人均食物产量由512千克/年增加至1328.7千克/年,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分别由2981.8千卡/天、73.7克/天、33.6克/天增加至6392.3千卡/天、214.7克/天、144.1克/天,而优质蛋白质人均每日生产量也由4.7克增加至75.2克。

居民食物人均消费量由1978年的515.5千克/年增加至1429.6千克/年,可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人均消费量分别由3037.3千卡/天、74.9克/天和34.9克/天增长至7503.6 千卡/天、287.9克/天、194.6克/天。而人均食用消费量则由353.9千克/年增加至974.7千克/年,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人均食用消费量分别由1978年的2035千卡/天、50.6克/天和27克/天增长至2021年的3854.1千卡/天、137.3克/天、137.1克/天。其中,优质蛋白质人均食用消费量由4.5克/天增加至71.2克/天。

“目前,我国食物能量、蛋白质及脂肪总消费自给率分别为85.2%、74.6%和74.1%。”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徐海泉表示,未来如果按照“蔬菜进棚”“瓜果上山”的发展策略,我国食物总产量将进一步增加,食物能量、蛋白质及脂肪总消费自给率均将呈现增加趋势。至2025、2030年,我国食物能量总消费自给率将分别达到88.4%和90.1%,而食用消费自给率也将分别达到156.4%、163.2%,能够满足我国主粮基本自给的目标要求。

全方位激发动物性食品潜力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动物蛋白的身影,生活中常见的肉、蛋、奶就是典型代表。但是,人们对于这些餐桌上的常客,偏爱程度却有所不同。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肉类、奶类、蛋类、水产品消费量分别为69.6公斤、42.5公斤、24.1公斤、22.8公斤,折合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37.7克/天,与世界平均、亚洲平均水平相比,分别高出13.7%、29.5%。从结构来看,突出特征是“一高两低”,与全球及亚洲平均水平相比,肉类占比偏高、水产品和奶类占比较低。

虽然不同品类的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存在差异,但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其总体需求始终处于高位。此外,根据国际动物蛋白消费规律分析,人均动物蛋白需求量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不断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保持稳定。预计2035年人均动物蛋白需求将达到46克/天,接近峰值水平。巨大需求对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提高动物性食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动物食物与营养政策中心主任、研究员程广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需求端:调结构反浪费。立足居民营养健康需求,兼顾国人消费习惯,积极推动动物产品结构优化;把减少食物损耗浪费作为动物蛋白保供的重要途径。(二)供给端:提效扩源转方式。通过精准营养提高养殖业饲料利用效率;充分挖掘可利用非粮型饲料资源;提倡适度规模和种养结合,扩大饲草生产,优化粮饲结构。(三)科技端:抢高点促转化。针对生物培育肉、微生物蛋白肉、昆虫蛋白肉等动物蛋白替代全球热点产品,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国际研究制高点;加快新型饲料产业化推广应用。

将动物性食品开发利用工作具体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的可行性,降低操作难度。以动物蛋白的产能提升为例,动物蛋白产能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直观反映出动物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和总体供需形势。当下,如何提高动物蛋白产能、拓宽增量渠道,已成为该领域的焦点话题。程广燕提出,建议稳定现有肉类蛋类消费水平,未来动物蛋白增量通过增加奶类和水产品实现。在确保传统蛋白产能的前提下,要加快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开展食用蛋白、饲用替代产品研发,拓宽蛋白产业边界。

水产业瓶颈待突破

作为动物性食品的重要代表,水产品的发展轨迹折射出该产业的发展缩影。

我国是水产品消费大国,2020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1981-2019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由2.49kg/人/年增至13.9kg/人/年,年均增速4.56%。据中国水科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测算,2019年我国实际人均消费量为29.35kg。

庞大的需求使我国水产品市场始终活跃,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从1989年的1333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549万吨,年均增速5.27%;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从11.82公斤增加到46.38公斤,年均增速4.51%。其中,养殖水产品做出了主要贡献。1989-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从693万吨增加到522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73%,而同期捕捞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80%。32年间,水产养殖产量增加了6.5倍以上,养殖捕捞比从1989年52:48提升到2020年的80:20。

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不仅使水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也极大丰富了可消费水产品种类,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截至2021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的水产新品种达到240个。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日趋成熟,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消费氛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应从可持续角度出发,找寻并及时解决产业存在的瓶颈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徐乐俊表示,我国水产养殖发展受到五大约束影响,即空间约束(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区域约束、成本约束和饲料约束。我们预测,到2025年养殖水产品产量将达到5570万吨,海淡水养殖面积总需求量为705.66万公顷(1.06亿亩),其中海水195.45万公顷,淡水510.21万公顷。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沿海、沿江、沿湖、城郊优良的养殖水域、滩涂大量被占用,养殖空间压力巨大。

对于水产养殖面临的空间约束、成本约束等瓶颈问题,徐乐俊建议:(一)系统性推进:保障渔业发展空间;升级基础设施装备;强化技术支撑;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培育壮大养殖生产主体,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二)创新性举措:培育国民鱼;推动消费革命;开展水产品消费宣传。

徐乐俊提出了多条有关渔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加大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和内陆盐碱水域的开发力度;优化生产区域布局。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集成高效的渔业生产技术模式,优化品种结构。以鱼类为主、兼顾虾类和贝类,以产量、营养价值、资源消耗率、市场接受度等为主要标准,选择若干品种确定为国民鱼。从全产业链技术、资金、政策全方位扶持规模做大、品质提升、产业做强,推动渔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有质的提升。

充分开发植物性食品资源

荤素搭配,营养美味!除了动物蛋白,人们餐桌上的粮食、蔬菜、水果等植物资源同样不可或缺。随着均衡膳食习惯逐渐养成,人们对于植物性食品的需求日渐加大。近20年来,粮食、油料、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长49.4%、24.7%、41.9%、101.8%,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升级,人们对植物性食品,尤其是粮食的需求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口粮总体供应充足,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优质专用口粮品种有效供给不足,主食加工过于精细,特色杂粮发展缓慢,居民主食消费结构多样性不足。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偏低,对外依存度较高,人均消费量已超过推荐量,消费结构不合理,脂肪酸摄入不均衡,有效利用率不高。蔬菜水果产量巨大,但从农田到餐桌的损耗浪费比较严重。特色植物性食物资源开发还有很大空间。”中国农科院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家章表示。

对于开发植物性食品资源,黄家章提出了以下建议:(一)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提高粮食营养供给;(二)多措并举开拓油源,优化食用油供给结构;(三)推动全产业链减损降耗,提升果蔬有效利用率;(四)挖掘特色植物资源,提高食物供给多样性。

植物性食品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需要从多角度切入。黄家章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打造第三大口粮品种,稳步提高杂粮产量,增加杂粮口粮消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类资源,推动全面开发,重点挖掘微生物、药食同源、植物蛋白、牧草与沙区等开发潜力,实现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设施农业保障食物供给

想要满足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庞大需求、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产量,发展设施农业是不二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介绍,设施农业(种植业)是利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其发展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了解,设施栽培是露天种植产量的3.5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人均面积40%,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技术工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大约6000万亩的设施农业,主要涵盖蔬菜、水果、花卉和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

设施农业的长足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质的提升,但当下却面临“广而不精”的局面,存在设施结构不合理、设施机械化水平低、设施专用品种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等典型问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对于如何解决设施农业中存在的设施结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友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科学规划引导,着力优化设施蔬菜布局,制定现代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布局,科学确定适宜的设施类型与结构,大力推广标准化设施,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布局。其次,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设立现代设施蔬菜产能提升专项,支持老旧设施改造、非耕地利用和设施类型调整,提升设施综合生产能力。最后,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建议建立国家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设立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强化设施结构、专用品种、农机装备、绿色标准化生产等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突破高产、优质、高效的制约瓶颈。

如今,设施农业与科技研发、信息传输领域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将会与传统的農业技术、传统的生产方式并驾齐驱。

猜你喜欢

水产品膳食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秋天膳食九字诀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