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病情与心肌酶谱和肾功能关系研究

2022-07-16王耀龙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肌酶谱肾功能

王耀龙

摘要: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与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从庆阳市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 3月至2020年 6月接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而对两组及观察组内不同病情分度(轻度、中度及重度)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性,同时利用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与病情分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磷酸肌酸激酶(CP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LDH) 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Scr)、血尿素氮( BUN) 高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对照组(P<0.05)。除 GFR 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均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与病情变化与病情有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酶谱;肾功能;心肌酶;心肌细胞受损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志码:A

临床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以血常规和 EB 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为主,可以取得较好诊断效果。鉴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病情较为特殊,且临床症状有较多表现,不同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因而积极开展多方面的诊治十分必要[1-2] 。选择庆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2018年 3月至2020年 6月接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组开展对比性研究,现作如下的分析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儿科2018年 3月至2020年 6月接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均确诊,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依从性差的患儿。

观察组患儿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 ~12岁,平均(5.77±1.23)岁,病程时间3 ~15 d,平均病程(10.20±1.04) d 。发病季节分布:春季15例、夏季33例、秋季14例、冬季18例;病情分度:轻度(以单纯性的症状为主) 40例、中度(出现吞咽或呼吸困难)25例、重度(肝功能异常,并发脾破裂危及生命)15例。另选同期50例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 4~ 13岁,平均(5.94±1.16)岁;病程时间2.5~ 15 d,平均病程(10.33±1.07)d。

1.2 检测方法

取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液3 mL,以3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收集血清,心肌酶谱测定指标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 、CK-MB,均采用瑞士豪夫迈·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h 232心肌酶检测仪测定。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 ( BUN) 、肾小球滤过率(GFR),均利用深圳迈瑞医疗生产的 B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以独立 t 检验,三组间以 F 检验,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与病情分度的相关性,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观察组 AST、ALT、CPK、CK-MB、LDH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所列。

2.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Scr、BUN 高于对照组,GFR 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所列。

2.3 观察组内不同病情分度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组内除 GFR 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下降,其余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均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升高,见表3 所列。

2.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与病情分度的相关性

Spr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除 GFR 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均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4 所列。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主要是因为 EB 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然有较多空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以疲乏无力、发热及颈部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为主,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患儿全身会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损伤包括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及神经细系统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3-4] 。临床研究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是 EB 病毒,其可以占到90%以上。目前临床中已经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伴心肌酶谱异常或者是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报道,但却并未深入分析不同病情分度患兒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病情分度与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有无相关性尚不得而知。

本次研究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明显异于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并且随着病情分度升高,心肌酶谱以及肾功能指标越差。Spr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除 GFR 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均随着病情分度的提升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 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然具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若出现心肌损伤、肾功能损伤,则其预后将会大幅降低,而心肌损伤、肾功能损伤在临床中并非罕见。心肌酶谱指标与肾功能指标是临床常用来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心肌酶谱的 AST、ALT、 CPK、CK-MB、LDH 水平是心肌细胞受损的敏感性指标,尤其是其中的 CK-MB水平更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其来源于心肌,当心肌受损时间达到2 ~6 h 时,患儿的 CK-MB 水平会快速升高,当 CK-MB/CK>5%时提示患儿可能有心肌损害[5]。因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身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患儿除了会出现炎性反应,其肾脏和肝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本次研究发现有患儿出现肝肿大,部分还是中重型肝肿大。另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还包括免疫炎性反应,比如扁桃体红肿或发热,免疫反应极易导致免疫复合物出现沉积,继而对肝肾造成影响,导致肾功能降低,这也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肾功能指标异常的常见原因。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会引起心肌损害外,肾功能损害亦不容忽视,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处于较高水平,实验室检查时需要加入肾功能检测,以避免患儿病情加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肾功能指标与病情变化与病情有显著的关系,可以以此来判定患儿病情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余转,游海星,李燕. 匹多莫德联合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9):1014-1017.

[2]叶东梅,张志伟,刘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理分期与鉴别诊断[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48(5):421-424.

[3]李春玉,王丽敏,聂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致心肌损害51例的回顾及干预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3):123-124.

[4]陈珊珊.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1):54-57.

[5]祁正红,陈雪夏,林先耀,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TLRs 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2):51-56.

猜你喜欢

心肌酶谱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剂量叶酸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丙种球蛋白对成人重症心肌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血清胱抑素C在冠脉介入相关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