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探究

2022-07-16俞美凤

高考·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摘 要:为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學效果,本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概述了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分析了主题式教学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列举了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原则;主题式教学的流程,从确定主题、基础知识铺垫、探究活动、拓展延伸等角度,探析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

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入到了每一名高中教学工作者的心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地理学科教学应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在这方面,应用主题式教学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具有不错的效果。教师应就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学情、学习需求展开分析,有针对性地应用此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在课堂中汲取经验,让地理课堂教学更为完善。

一、主题式教学概述

美国学者哈纳认为主题式教学是“围绕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展开有目的的教学”,这一概念中的“课题”,被认为是一个横断各学科且基于学生社会需求的意义整体;甘伯格与欧蕾姆则认为主题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主题探究而非某一学科领域来运作的教学模式”;窦桂梅认为,主题式教学就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通过对该主题相关的各个文本进行碰撞交流,在此过程中,建构主题意义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总之,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主题式教学做出了不同的概念阐述,主题式教学以有机整合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是一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探究性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主题式教学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关系概述

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须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在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多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核心素养教育观便是其中之一。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核心素养在进一步解读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借鉴了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教育成果,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一套教育观,各学科也依据本学科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1],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如下四个维度: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这也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其展开探究式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对课堂主题的设置,又往往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探究该主题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总之,在该教学模式的运作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保证。由此可见,主题式教学模式与新形势下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创新性选择主题原则

课堂主题是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对课堂整体的教学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教师对主题的确定,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高中生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普遍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主题,很容易激发起他们的课堂兴趣,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打好铺垫。

(二)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原则

目前,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国内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各学科都在尝试对此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实现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此种教学模式[2]。主题式教学模式,与那些知识相对零散的教学内容是最契合的,这是因为此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本就在于以一个“主题”来提纲挈领,教师须对教学内容做出一定的整合,突出重难点,让主题式教学更为相得益彰[3]。此外,主题式教学的主线是探究活动,这要求教师针对一些探究性强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须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包容性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对“主题”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其来源并不仅局限于教材之中,教师可依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生活经验的了解,确定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包容性原则,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独立性的探索,或组成学习共同体做出探究,发挥好课堂引导人的作用,推动整个探究过程向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4]。总之,教学过程遵循包容性原则的意义,主要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展开探究,得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

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做出分析,可发现该教学模式,对问题探究的过程是十分看重的,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主要需依托该探究活动来完成,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质的培养,在此教学模式下不可或缺。因此,在进行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改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弊端,避免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提升过程性评价的占比,同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同时让学生自评与互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探究

(一)主题式教学流程分析

1.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就是为主题式教学课堂订立一个课堂教学的枢纽,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围绕该枢纽展开。对主题的选择,需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现实性等特点,这也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5],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汲取更多的地理学科前沿知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2.编写主题式教学教案

對教案的编写,为主题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指明方向。教师需全面分析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设计教学问题,同时凸显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在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习得知识。此外还应设计好对主题相应材料的呈现方式,以及对成果的展现形式、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评价方式等。

3.开展主题式探究活动

教师可在为学生做出基础的知识铺垫和思维引导后,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需注意如下问题:首先,对探究问题的设计,需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探究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力求为学生逐步建构思维,提供指引性的作用;最后,教师需重视对良好课堂探究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下,与教师、同学展开交流互动,构建知识体系。

4.探究成果展示

对探究成果的展示,应具有一定的多元性与包容性。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地图绘制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探究成果,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5.反馈总结

教师应就学生在成果展示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出分析,发现学生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教师也可在这一环节,分析自己在确定教学主题、编写教学设计、组织探究活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汲取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在后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具实效性的主题式教学。

(二)主题式教学应用案例

1.确定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将“区域地理”中与“东北大米”有关的知识内容,整合为“优质东北大米”的课堂主题进行主题式教学。首先,以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其次,教材中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农作物相关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零碎性与综合性,以此种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系统性与条理性,培养其综合思维;再次,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其地理实践力;最后,此主题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2.新课导入

先提问家中吃的大米产自哪里,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之后东北大米质量好、价格较高的现象,教师以多媒体形式,列举了一些案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良好的课堂反馈。

3.新课讲授

为学生展现几幅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图片,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之后翻开东北区域的地形图,引导学生以商人或农业工作者的角度,思考图中哪些区域适合种植大米,哪些地区不适合,哪些地区种植水稻获利最快?这种角色扮演法,学生们踊跃参与到课堂活动。提醒学生回答地理问题的规范性,强化了学生的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

学生经探究对东北区域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分析,认为将水稻种植在松嫩平原上水利设施完善的地区,质量最好,获利最快。

之后提问学生东北大米为何质量高且具有绿色无公害特点,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经讨论后得出如下结论:地形上,东北平原面积广大,有益于水稻种植;气候上,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长,夏温凉,冬季气温严寒,能够冻死病虫害,实现绿色种植,夏季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糖分积累更快,能够提升大米品质;水文上,东北地区河流众多,遭污染河流少,能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土壤上,黑土与黑钙土,富含腐殖质与有机质,农作物种植无需化肥。综上,东北大米具有质量高且无公害的特点。

接着提问:全国甚至国外的超市中,都能够见到东北大米,为什么东北大米具有这么高的商品率呢?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综合思维积极思考。最后小结: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工业基础雄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上,东北地区交通条件好,多条铁路干线经过,为大米商品的对外销售提供了条件;此外,东北地区具有“地广人稀”的特点,区域内部耗粮少,有多余粮食可出售;最后,以及最为重要的是,东北大米本身品质好,广受市场消费者喜爱。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地理核心素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如下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当前东北水稻种植面临的困难: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在初垦时,黑土层有60至80厘米厚,然而半个世纪过去后,黑土层薄了一半,颜色也由黑转黄。表层黑土流失严重;材料2:松花江沼泽湿地资源原本十分丰富,近年来减少了70%左右,导致许多珍稀鸟类失去了栖息条件,生物多样性下降;材料3:因自然环境的恶化,东北农业目前辉煌不再,大量农产品遭积压,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东北水稻种植面临的困境有生产模式粗放,对耕地的伤害较大;林地、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不合理;湿地环境遭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与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认识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一定的人地协调观念。

最后为学生布置“探究让东北大米持续占有市场的方法”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等渠道查找资料共同完成。从学生提交的探究报告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地理问题分析方法,对本问题展开综合性的思考。可以看出,经历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不论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还是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4.教学反思

通过“优质东北大米”的主题式教学,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学生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相比传统课堂,有了显著的提升,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都十分强烈,能够充分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地理思维,解决地理实践问题,得到核心素养的成长;主题式教学模式显然也是十分适合地理学科教学的,能够实现对一系列零碎知识点的整合,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对主题的确定仍然是应用此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对后续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错的成效。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针对学生的学情,科学合理应用此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中,得到更丰富的收获,助推学生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莲,赵翠薇.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地球的历史”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53-57.

[2]任小芳.高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探索[J].智力,2020(25):153-154.

[3]李春.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应用:以“俄罗斯”一课为例[J].地理教学,2021(12):58-60.

[4]张晓军.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青海师范大学,2021.

[5]陆娟.基于主题式教学的初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衔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

作者简介:俞美凤(1979— ),女,汉族,福建三明人,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主题式教学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