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古建筑BIM三维重建与信息化管理研究

2022-07-15黄善明

中华建设 2022年7期
关键词:古建筑构件激光

黄善明

BIM技术又称建筑信息模型,是现代建筑工程领域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全新产物。BIM技术体系内部,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是模型搭建的基础,借助相关软件,工程人员可完成建筑模型的初始搭配,并在随后的数据补充与调整过程中,利用数据信息仿真模拟功能,真实反馈与建筑物整体相关的各项内容。近些年,伴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愈发频繁,从业工作者也针对BIM技术特性,在建筑设计、施工、检测等诸多环节开始全面加深BIM技术的使用,而在激光点云数据技术的结合,更是让BIM技术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发挥。现阶段,古建筑保护领域中,建筑结构分析以及建筑信息记录一直都是工作难点,如何将古建筑的整体结构数据完整记录下来,也是从业人员不断追求的方向,因此,激光点云数据的古建筑BIM三维重建与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支持古建筑保护工作发展的关键策略。

一、激光点云数据与BIM三维几何模型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的结合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建筑信息获取技术,技术应用环节,从业工作者应在建筑的特定位置安装激光扫描设备,借助激光扫描原理获取到建筑不同构件与位置的点云数据。工作人员在获取到建筑点云数据信息后,需要将这些数据信息传入相应的处理软件,并进行降噪、平滑、配准等处理工作,最终完成古建筑三维几何模型的构建。

以点云数据为基础搭建的三维几何模型可进一步优化BIM技术体系,让数据信息变得更为精准有效,而这其中,部分是以点拟合参数为主的参数模型,部分则是以密集点为基础的三角网模型。与前者相比,三角网模型体系下,数据信息量十分庞大,这对于后续开展模型的管理与可视化处理十分不利,但是,这种模型由古建筑表面密集点云构成,数据信息精准度非常高。以点拟合参数为主的参数模型是由点云最佳拟合出的模型,其数据量与三角网模型相比要少上很多,管理、应用以及可视化处理过程相对便捷,数据精度虽低于三角网模型,但在激光扫描点云技术策略支持下,以拟合对象参数方法实施古建筑BIM三维模型构建,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最为理想的实施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愈发深入,大量高效率软件工具开始在BIM几何模型构建中得到应用,如Cyclone,Geomagic,Realworks等等。分析不同软件之间的优缺点以及应用限制,古建筑BIM三维重建与信息化管理工程实施环节,工程技术人员通常会使用基于CAD的插件CloudWorx软件,并借助相应的数据信息获取策略,完成建筑模型的创建。CloudWorx软件可有效完成古建筑各个结构的建模工作,随后将这些结构进行整合,形成古建筑整体BIM三维模型。与其他软件工具相比,CloudWorx的操作难度很低,建模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效率较高,管理、操作以及可视化处理难度很低,实施过程不会出现大量数据冗余现象,数据整合能力强。

图1 古建筑三维模型信息化管理内容

二、CloudWorx软件的建模机制

点云数据在CloudWorx软件中的建模流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激光扫描仪负责读取古建筑的各项资料信息,并随后进行降噪、平滑与配准等处理工作,而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将被用于生成古建筑整体的点云模型。

(2)依照古建筑构件类别的不同,将初始搭建的点云模型进行切割,而分割后得到的各类数据信息将会保存在Cyclone数据库内部。

(3)CloudWorx软件在AutoCAD的帮助下,与Cyclone数据库连接,并读取各个构件的点云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将会被应用在三维几何模型构建环节。

综上所述,多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情绪产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4)三维几何模型的重建过程需利用到CloudWorx软件中的新建UCS功能完成三维坐标的定位,并随后在辅助绘图工具的帮助下,捕捉点云数据,并实施三维点云模型的重建、编辑与修改等环节。

(5)当所有构件拟合生成几何模型后,工作人员可在CloudWorx软件内部,对其进行合并处理,并最终生成古建筑整体几何模型。

三、古建筑几何模型的构建

1.点云数据的精简与分割环节的合理实施

工程人员借助激光扫描仪,并按照相应的作业实施规范,获取到古建筑不够构件的点云数据,而这些数据可在软件内部自动完成去噪、平滑与配准。扫描激光扫描仪使用过程中,受到扫描对象复杂性以及扫描范围限制的影响,单站模式获取的到扫描数据在完整性层面存在缺陷,因此,工程人员需要从多角度对古建筑进行扫描作业,而不同角度得到的点云在经过配准处理后,将安置在统一的坐标系之下,而此过程也会出现很多的冗余数据。所以,配准操作完成后也要进行精简,从而保证最终模型的质量与处理效率。点云数据精简环节可使用Cyclone软件手动进行操作,亦可借助Geomagic自动完成作业。

AutoCAD软件单次可读取的数据量相对有限,因此,技术工作者也要对点云数据进行科学拆解,并分多次进行读取传输,最终完成整合。当工作人员获取到三维模型后,可对试验对象的具体构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古建筑的结构特征。依照我国古建筑建筑风格与材料特性,其构件类别可大致分为:瓦、梁柱、石栏杆、墙体等部分,经过特殊处理后,工作人员可将云数据进行合理分割,而这些数据信息可保存在模型数据库内部。

图2 测绘建模流程图

2.古建筑构件的模型构建环节

古建筑类别与结构外观的不同,直接决定其构件建模方法存在差异,古建筑的每一个结构都有着其独特的工艺特性与搭建方式。因此,工作人员建模环节应注重各类构件之间的差异与特殊性。

(1)瓦片结构的模型构建

我国古建筑的瓦片结构多呈现圆柱体,而工程人员在激光扫描仪的帮助下建立的模型,这一扫描轴线并不是完整的直线,因此需以动态观察的方式,精准记录瓦片点云数据的整体特性,最终获取到扫描对象的各项信息。

(2)梁柱模型的构建

我国古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风格,为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能力,柱子与彩画梁通常会组成整体。激光扫描仪作业过程中,柱子与彩画梁存在很大的作业差异,前者可通过激光扫描的形式快速建立,而彩画梁则需要对具体的面进行分析,并同时关注柱子与彩画梁之间的交叉及合并问题,以及彩画梁不同面在建模时的衔接问题。

(3)墙体模型的构建

墙体模型构建过程相对简单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利用CloudWorx软件可直接使用激光扫描后获取到的墙体点云数据。依照墙体点云数据,墙体面结构的建模工作将十分方便。针对那些因遮挡而无法获取点云数据的部位,可依照整个墙体的所有点云数据进行拟合作业,若遮挡面积很小,则拟合作业后形成三维模型在质量与精度层面亦可得到保障。建模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模型进行分析处理,若发现点云与模型贴合存在问题,则要对拟合作业环节获取到的墙面结构模型进行编辑修改,从而让点云与模型之间的差异最小化,并随后对模型内部相交结构实施切割与合并。

(4)围栏模型的构建

古建筑围栏结构复杂度非常高,因此为保证建模质量,工作人员应根据围栏形状的不同,科学开展建模与合并作业。例如,针对石围栏实施建模作业时,整个工作可分为扫描建模、BOX建模与平面建模三个阶段。扫描建模环节,作业重点应放在围栏的主体部分,结合扫描对象的特征,建立相应的封闭曲线,随后再拾取轴线,最终在激光扫描仪的帮助下获取到实体的点云数据。至于其他结构,可依照BOX建模与平面建模的方式实施构建工作,而这些结构将共同组合成石围栏的三维模型。

CloudWorx软件在对点云数据处理环节,应对获取到的栏杆数据模型进行圆角、拉抻面、旋转、移动等优化作业,从而让点云数据与模型之间变得更为贴合。此外,工作人员在借助拉抻面实施实体作业时,应注重角度的调节,合理选择将要操作的面,并同时控制面选择的正确性,不能因为角度的改变而误选到其他的面。

(5)古建筑整体模型的构建环节

工作人员在CloudWorx软件以及点云模型的帮助下,借助以上各类方法与建模策略,对古建筑各个不同结构与构件实施模型重构,当这些点云数据完成全部整合与精简处理后,将会形成古建筑整体三维模型,从而为后续建筑结构分析以及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三维几何模型构建过程中,激光扫描仪可以获取到精准可靠的点云数据,而工作人员将借助相应的软件与工具,对点云数据进行再次处理,从而获取到古建筑每一个构件的具体模型。现阶段,因点云数据在量级层面存在先天劣势,数据量过于庞大让很多建模软件难以适用,因此,CloudWorx软件应用的研究,对于我国激光点云数据的古建筑BIM三维重建与信息化管理具有极高的发展价值,伴随着硬件资源与软件工具的发展,未来古建筑几何模型构建机制也将变得更为高效、精准与便捷。

猜你喜欢

古建筑构件激光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机器人激光跟踪功能设计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激光3D长绳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