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与人类通识课程实践设计及思考

2022-07-14施晓文杨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通识教育大学生

施晓文 杨晨

[摘 要] 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类通识课程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对环境现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大学开设的环境与人类通识课程为例,对课程的实践环节内容设计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我国的环境通识课程开展的实践设计环节提出了若干思考,以期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 环境与人类;通识教育;实践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大学生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武汉大学核心通识课3.0建设项目“环境与人类”

[作者简介] 施晓文(1978—),男,湖北浠水人,博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再生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7-0089-04 [收稿日期] 2021-11-28

党的十八大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我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在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求加快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扎实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对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其产生根源,以及人类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所了解。在高校中开展环境通识课程教育,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真正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

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以“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为核心理念,实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新观念及路径。按照课程内容分为文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科学(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社会(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和艺术(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四大模块,充分满足学生对通识课程多样性的需求。环境与人类课程属于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模块,通过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讲授,使学生具有科学发展观及关爱自然的人文情怀,明白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一、环境通识课程教育的特点

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发生了局部的资源环境危机,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推动了环境教育的开展[2]。其中一些代表性的著作唤醒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例如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了《寂静的春天》的科普读物,描述了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生态的长期破坏,并展示了工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逐步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推行通识教育。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3]。通识教育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境教育得到不断发展。高校环境教育应跟上现实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设环境通识教育课程,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高校环境教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及和谐发展。通过环境通识课程教育,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生态文明思想,使学生理性认识环境,敢于担当,勇于成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开展好大学的环境通识课程教育,应当对大学环境通识课程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总结来讲,大学环境通识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系统性及学生专业背景复杂、内容更新快的特点。

1.跨学科性。环境通识课程涵盖范围广,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既有微观层次,例如绿色化学、微生物处理等;也有宏观层次,例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尺度流域变化等。对学生的教育也包括多个方面,包括环境伦理、环境法学、环境经济教育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复杂,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资源,并向生态系统排放多种污染物。环境除了被动接受环境质量的破坏之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涉及环境科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应有全面的知识结构,最好能以课程组授课的形式,利用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规划,以帮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环境通识课程的跨学科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浓厚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2.系统性。环境通识课程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包含像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学科学,也涵盖资源管理、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通常需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环境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相关的环境治理技术,还需要法律法规及环境管理上的支持,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用于环境治理方面。此外,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治理,例如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要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能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资源化能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而无害化则可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系统治理、多措并举,弄清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环境需求的关系。

3.学生专业背景复杂。环境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环境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全校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选修课程。学生来源于全校各个专业,且大多数不具备环境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学生的学科背景不同,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也各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4]。

4.内容更新快。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从早期的局部破坏到发展为全球的环境问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在此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我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打赢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和行动计划,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因此,在环境通识课程教学中,将最新的环境政策和动态介绍给学生,理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公民责任,实现生活方式低碳、文明、环保的“绿色化”转变。

二、环境通识课程教育的内容设计

武汉大学环境与人类通识课程教育,充分考虑学生对环境相关知识的需求,在课程理念上体现出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在团队建设上合理搭配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内容设计上突出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课程理念。课程以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为核心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和环境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线上和线下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发挥教学团队的专长,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战略思维和视野。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使其了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有所认识,了解人类面对生态环境危机所采取的行动,使学生具备生态环境意识和危机意识,对自然心存敬畏和感恩,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主动肩负起协调人地关系的重任,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团队建设。课程建立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技术专长来安排教学任务,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教学团队的教师具有环境化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的教育背景,具有丰富的环境相关领域教学经历。教学团队组建了网上课程组,不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讨论课程教学计划和优化授课内容,并配备了专职研究生助教一名,做好辅助教学工作。团队教师根据业务需要,积极参加国内举行的教学工作会议,和高校同行交流教学经验。

3.课程设计。课程从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进行授课,由于二者的关系复杂,涉及面太广,课程筛选典型的环境问题,并按照其内在联系,设置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介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环境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对人类主要的功效价值及人类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行动。第二部分,人类与基本环境要素间的关系。分章节介绍人类与大气环境、人类与水环境、人类与固体废物、人类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包括人类对环境造成的主要负面效应和基本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第三部分,环境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经济、环境与法。介绍人类社会健康、经济和法律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给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建议。第四部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建设,逐步优化实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参观武汉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参与武汉东湖的湖泊清洁活动并实际体验水质检测过程,考察绿色江城与人类的相互作用。设计与课程相关的环境主题,让学生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发展及解决途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环境课程实践的情况

目前我国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类课程教育,对环境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规范、实践教育缺乏等问题。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对提升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较早在高等学校中设立环境教育课程,形成了一套环境教育与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環境课程教育的情况,提升环境课程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校外调查与课堂分析相结合。通过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了解当地城市的环境状况及敏感的环境问题,根据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赴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焚烧)厂、大型工厂对脱硫脱硝设备进行参观,实地了解污染物的处理过程,加强学生对污染问题及治理方式的感性认识。此外,很多大学建立了绿色环保志愿组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主题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升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自身的环境素养。

2.课堂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环境通识课程通常由多位教师组成课程组进行授课,每位教师均具有自身的环境专业研究方向,将课堂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有机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会关注最新环境热点和相关行业进展,是宝贵的教学素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开阔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环境发展动态认识的目的。

3.专题研讨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环境课程与工业实际应用关系密切,为提升学生对环境实际应用的认识,可以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邀请行业内从事环境一线应用的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学生根据讲座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应对措施,了解我国在环境科学研究、管理和应用方面的成果。

四、对实践设计环节的思考

在环境通识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对做好环境通识课程实践环节有如下思考。

1.线上线下方式有机结合。(1)利用武汉大学MOOC平台和学习通App,建立“环境与人类”课程的网上平台,通过知识节点的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外了解讲授内容,观看课程课件,阅读文献资料,并可观看推荐视频资料。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准备内容并将讨论结果通过App上传,教师进行网上评阅。建立网上讨论答疑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给予解答。(2)设计野外考察和室内参观等教学环节,以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后,针对感兴趣的环境主题准备展示汇报,通过课堂展示、班级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及建议,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理解。

2.优化实践设计环节内容。(1)对建立的课程网站及时进行内容补充与更新。逐步完善課程的资源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优化考核方式。加大实践环节的成绩占比,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3)进一步扩大课程的社会影响力。优化课程的实践方式,结合武汉市正在开展的环境活动(如: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利用等),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4)优化该课程的实习路线。丰富珞珈山水考察线路和内容,完善武汉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内容与探究问题,与武汉市环保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5)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课程的影响力。实践活动完成后,通过学校或学院网站进行活动成果宣传,增加课程在学生中的知名度。(6)充分发挥学生助教的作用,在实践环节和设计中,助教可以提前和学生进行沟通,听取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建议,综合考虑并优化实践安排。

3.实践设计环节难点。(1)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高校周边缺乏成熟的环境保护相关实践基地,目前开展的实践内容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存在内容不丰富、更新慢的缺点。(2)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践环节中的学习较为被动,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3)环境通识课为全校选修课程,学生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如何设计实践环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是环境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设计中的难点。(4)环境通识课程的学时一般为32学时,实践环节学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学习时间内使学生了解环境领域的最新进展,对于实践的安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邰继承,范富,萨如拉,等.高校环境教育类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6):538-540+552.

[2]张宝林.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史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58-60.

[3]吴晓,吴军,童思友,等.学生为中心的本科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以“环境地质概论”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4):40-42.

[4]李加林,郑娇娇,曹罗丹.宁波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4(2):16-20.

Design and Reflections o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Environment and Human

SHI Xiao-wen, YANG Che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Gen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general cours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ense of hardship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Taking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Environment and Human offered by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desig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f the practice design of this course in China, which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rough practice and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s.

Key words: Environment and Human; gener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design;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通识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