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短跑特长生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2022-07-12陈志杰

体育时空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短跑运动损伤预防

陈志杰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262-02

摘    要  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经常受到运动损伤。尤其是运动员,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频发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本文分析初中短跑运动员损伤的现状及原因、找到损伤预防对策、提出损伤康复手段,为减少初中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概率提供建议。

关键词  短跑  运动损伤  预防  初中短跑运动员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X市X中学初中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初中生在短跑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损伤,使得体育教师和短跑教练能够更加重视短跑方面的运动员的损伤预防。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掌握X中学短跑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并对影响短跑运动损伤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短跑运动员及教练员制定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X中学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次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有运动员中出现损伤超过86.76%,其中出现1~2次损伤的人员最多,占比为26.47%。运动损伤为0的人员仅有13.24%,尽管某些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的过程当中仅仅是脚部扭伤等较为轻微的损伤,但长此以往出现严重损伤的几率会不断增加。所以从整个群体性的角度考虑,必须要提起足够重视来解决损伤问题,因为大部分损伤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坏,并影响其成绩的发挥。通过调查可以得知,运动员出现重复损伤的人员较多,占比为63.24%。由此看出,短跑运动员出现多次的损伤中,大部分为旧伤复发的情况。运动员出现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恢复,容易留下病根,导致其出现二次或者是多次的复发情况。

(二)X中学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类型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运动员损伤中,踝关节扭伤的类型最多,占比达55.88%,其次为肌肉拉伤,占比为39.71%。选取其他类型的损伤中,通过问卷调查中的交谈得知,运动员出现过骨折、撕裂伤以及腰椎扭伤等类型的损伤。在专家访谈中,A老师指出:“在短跑运动员的损伤影响中,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产生运动损伤时,因为每个人的实际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依照当时的情况可能损伤的类型千变万化。但是依照标准分析,能够发现损伤可以从轻度到中度以及重度三个层次实现分析,主要的区分在于后续恢复过程当中能够恢复的程度。”而从紧迫性的角度进行分析,通常会出现急性和慢性两种不同形式的损伤。皮膚的完整性也会影响后续的恢复,需从闭合和开放两种角度对损伤进行探究。

(三)X中学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程度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参与调查得运动员中出现轻度损伤的人员较多,整体超过60%左右,而重度损伤的人员基本占比在27%左右,尽管重度损伤人数较少,但整体比例已经超过11%。研究运动员的损伤程度,通常要从轻度受伤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轻度受伤就是受伤之后依旧可以适当参加训练,但后期需要恢复。而中度损伤通常就是出现受伤问题后无法再继续参加训练,而是要通过一定程度的恢复,然后实现后期训练。而重度损伤,在受伤之后不可能出现参加训练的动作,后续需要选择长期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在后续无法再次参与训练和比赛。

(四)X中学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调查人员当中产生踝部损伤的人数最多,占比为54.41%,其次为小腿部的损伤,占比人数为47.06%,这两者是最容易出现损伤的位置,同时对运动员来说后续的损伤解决也较为困难。运动员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的损伤各有不同,在踝部以及小腿和大腿的肌肉出容易出现损伤,而这些损伤治疗难度相对较小。为有效降低损伤,应不断加强对各个部位的管理,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通过上述数据能够发现出现肌肉损伤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在短跑运动当中肌肉的张力牵引或过度使用都有可能造成间接性的损伤。在肌肉与力量对抗的过程当中出现的牵拉损伤,实际上比例最高的是在跨越的两个位置。而小腿三头肌等位置都是常见的拉伤位置,但在治疗时依照实际情况考虑,一般不会产生严重问题。肌肉在静态运作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被动的牵拉,很有可能会造成拉伤问题,但实际上仅仅因为牵拉出现的拉伤并不多,大多数是肌肉在收缩时出现的拉伤,尤其是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心力收缩时,拉伤的可能性最大,同时产生的损害也最为严重。所以通常分析肌肉拉伤时,应考虑到肌肉组织所承载的力量是否超出原有的状态。

三、造成X中学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分析

第一个对短跑运动员损伤的影响因素是身体过度疲劳、训练时体力不支、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较差和灵敏性较差。综合分析来看,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生理因素”。结合运动员的损伤来看,教练的工作环境情况,能够带来的价值实现情况以及发展愿景和自身的发展是否想相契合。在这些影响因子中,身体过度疲劳、训练时体力不支、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较差以及灵敏性较情况具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值。为此,身体过度疲劳、训练时体力不支、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较差以及灵敏性情况对运动员的损伤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提高。如果长期给运动员增加高负荷的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处于极限状态,甚至因为疲劳产生损伤,就会使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现象。而注意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技术动作的变化,如果长期累积,很有可能会使运动员在精力不充沛的情况下出现肌肉损伤问题,那么对于所有的教练员来说,要依照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方式的确认,帮助运动员在更适宜的身体条件下参与体育训练。而这些训练也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对损伤产生的影响,即使遇到损伤时,也要给予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二)技术因素分析

第二主要针对的是运动员的技术因素,包括技术动作错误、运动员自我保护动作缺乏、技术运用不够熟练。结合上述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在技术因素中,技术动作错误、运动员自我保护动作缺乏以及技术运用不够熟练等因素的因子负荷值较高,对运动员损伤的影响较大。

四、建议

在所有的运动员当中,尤其针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出现肌肉损伤的可能性较大,这一损伤很有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从微观角度考虑仅仅是影响运动成绩。所以这篇文章研究X中学当中的68名短跑运动员,在所有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肌肉损伤出现的可能性以及相关原因,并通过分析运动员出现损伤时的恢复方式,以及后续的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来提出对应的观点和意见。具体来看,短跑运动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1)为有效预防短跑运动员的损伤,应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和康复;(2)在短跑运动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应注重踝关节以及肌肉拉伤的预防,通过对短跑运动的技术动作进行规范,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短跑运动损伤预防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