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

2022-07-11南乐县农业农村局张焕想

河南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套种行距全程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 张焕想

麦套花生在豫北地区占花生种植面积的70%以上。该技术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提高花生产量,解决粮油争地的矛盾,实现粮油双高产。但传统的人工套种模式,采用单行独脚耧种植,导致后续的机械化管理和收获无法配套,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麦套花生机械化种植模式试验示范,集成了一套适宜于本地的麦套花生种植模式。

一、传统麦套花生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前茬产量

由于传统的麦套花生播种时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至成熟期,密度大,播种难度大,易伤及小麦茎秆,影响小麦产量。

(二)花生群体质量差

花生播种不规范,小麦收获时联合收割机易伤及花生苗,造成花生缺苗断垄,密度偏小;花生与小麦共生期长,管理跟不上,易造成“高脚苗”,主茎节间过长,抑制侧枝发育,影响花生产量。

(三)生产效率低

播种、管理、收获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效益低。同时,由于传统套种模式无法机械化收获,遇到花生成熟期阴雨天气,常因收获进度迟缓造成落果、烂果,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同时推迟麦播进度。

二、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1.小麦品种选择。小麦选用早熟、矮秆、抗逆性强的高产稳产品种,如郑麦369、濮麦9号、矮抗58、石麦12、百农4199等。

2.花生品种选择。花生选用耐阴性好、增产潜力大、中早熟、抗逆性强的大中果型品种。适于机械化摘果的品种要求株高在30 cm以上,果柄长在3 cm以上,荚果整齐,植株直立,疏枝类型,果嘴锐,果皮硬,缩缢浅;适于机械分段收获的品种要求生育期一致、植株直立、荚果整齐、果柄坚韧不落果,最好为疏枝类型;适于机械化联合收获的品种要求生育期一致、株高在20 cm以上、荚果整齐、果柄坚韧不落果、落叶性好、荚果不破碎。如豫花9326、远杂9847、开农176、开农1715、濮花28等。

(二)小麦—花生宽窄行种植,良种良法相配套,提高作业效率

南乐县小麦播种期一般在10月10—20日,每667 m2播种量一般控制在 8~10 kg,播种期每延迟3 d,每667 m2播种量增加 0.5 kg。小麦采用20 cm×45 cm大小行播种方式:畦宽1.7 m,播种两耧小麦,小麦窄行距20 cm、幅宽10 cm,宽行距45 cm,畦中心距小麦22.5 cm。

小麦收获前20~25 d(5月10—25日)在45 cm麦垄内套种2行花生,在畦背两侧各套种1行。在小麦播种量和密度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过去小麦等行距播种花生的习惯,扩大花生行距,以缩小花生穴距来提高密度,还减少了窄行间作业对小麦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花生播种质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边行增产优势,大大降低了花生“高脚苗”的形成。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基础上,提高花生产量。由于行距变宽,小型花生播种机能够轻松下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改革后花生行距为40~45 cm,每667 m2栽植10 000~12 000 穴,每穴2粒,播深3~5 cm,推动了南乐县花生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三)实行“3改”播种,省工省时节本增效

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麦田套种花生困难,费工费时,效率低下,给大面积套种带来一定难度。使用花生精播耧,可实现“3改”,即改穴播为条播,改独脚耧为双腿耧,改人工播为机播。而且,使用2腿“花生精播耧”播种,深浅一致,密度可调,1人操作,1 d可播种1.33 hm2(传统种植方式2人使用独脚耧1 d播种0.27~0.33 hm2),工效可提高10倍以上,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力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省工省时,节本增效。

(四)机械灭茬,直接还田

麦收后花生缓苗5~7 d,利用晴好天气在田间晾晒麦秸、麦茬焦脆后,于晴天 10:00 以后,用濮阳市农科院针对麦套花生种植研制的小型灭茬机CN2016200614900,配套小型拖拉机进行灭茬,把麦茬粉碎后,连同麦糠一起直接还田,不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改良土壤,而且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消灭浅土层病虫害和杂草,促进根系发育,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采用人工1人1 d可以灭茬667 m2,每667 m2成本60元,麦茬还要人工清理出田外,费工费时。而采用机械1人1 d可以灭茬0.67~1 hm2,每667 m2成本只有20元,省工省时,提高工效10倍以上。

(五)机械中耕、培土与追肥

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及时中耕培土迎果针,结合中耕培土每 667 m2追施三元硫酸钾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40~50 kg。中耕施肥采用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针对麦套花生种植研制的中耕、培土、施肥一体机CN2016211329587。

(六)机械化收获

收获时使用分段式机械收获,先用挖掘机收刨、抖土、铺条,带秧自然晒干,然后用摘果机摘除荚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

三、示范效果

2018—2021年,我们对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在南乐县开展规模化示范0.43万hm2,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技术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1农艺性状可以看出,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与对照(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小麦和花生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小麦在每667 m2平均基本苗数比对照少1.3万的情况下,平均株高较对照高1.35 cm,平均单株分蘖个数高0.68,分蘖成穗率高1.38个百分点,亩穗数少5.87万;播种期相同的情况下,花生机械化模式平均主茎较对照低6 cm,侧枝短5.75 cm,总分枝多1.25个,结果枝多1.75个,单株饱果个数多1.5。

表1 2018—2021年南乐县小麦—花生传统种植与机械化种植模式农艺性状比较

(二)效益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较对照传统种植模式增产增效显著,虽然小麦平均亩穗数较对照少5.87万,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明显增加,平均穗粒数、千粒质量、每667 m2产量、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3.23、2.75 g、4.78 kg、11.80元;花生平均百果质量、饱果率、百仁质量、出仁率、每667 m2产量和每667 m2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增加8.43 g、5.32百分点、5.13 g、2.35百分点、29.3 kg、172.68元;两茬每667 m2产值增加184.48元,增幅为5.56%。

表2 2018—2021年南乐县小麦—花生传统种植与机械化种植模式经济性状比较

播种期使用独脚耧2人1 d播种0.27~0.33 hm2,使用双腿花生精播耧1人1 d可播种1.33 hm2以上,按照当地用工每人每天平均工资60元计算,比对照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10倍,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四、结论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了麦套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愿景,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应用新型花生免耕播种机、高精度花生种子剥壳机、各种型号的摘果机、多功能花生收获机,比传统种植省工70%,增产效果明显。

配合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减少肥料、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安全,推动了豫北地区花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套种行距全程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如何修改Word的默认字体和行距
世园全程票再增新通道
渭北旱塬东部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