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市场化的进程:不同市场结构行为差异

2022-07-10刘小玄段继红

产业经济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业经济垄断市场化

刘小玄 段继红

关键词:市场化;产业经济;竞争;垄断;市场壁垒分割;双轨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1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那么,我们的市场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怎样可以判定和评价市场化的效果?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可能阻碍进一步的市场化?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经验分析和理论研究,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需要研究的独特之处。中国的市场化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但是发达国家并不存在这样的经历,缺乏相关的研究文献。东欧等转型国家经历的是快速的全盘市场化,同样也缺少这方面的详尽研究文献。只有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渐进的市场化历程,具有独特的经验研究的背景,才可能在这方面做一些相应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市场化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不同地区的市场化差异,通过调查和比较各地區的市场化指数来考察市场主体对于该地区营商环境的评价,从而得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樊纲等,2010)。然而,这样的研究角度只能反映各地区的市场放开的差异,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政策影响结果,而无法反映整体的产业差异,尤其是涉及到那些较多受制于政府政策的产业所具有的市场化效果。说到底,地区的市场放开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产业市场化的制约。

因此,从产业的角度切入,对于观察市场化在不同产业的发展程度,应该很有意义。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涉及竞争还是垄断(Baumol et al.,1988.;刘小玄、张蕊,2014),研究市场化的程度,也就是研究竞争垄断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的完全垄断转型为市场化的放开经济,其必然会表现为垄断与竞争的交织,表现为市场化转型的不同程度的进展。在不同产业之间,这种差异尤其明显,因而能反映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并能够探讨其不同原因和效果。

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是价格机制的确立(曼昆,1999;科瓦西奇等,2017),价格如何形成和如何变化,反映了市场化的程度,反映了市场行为及其结果。尤其是,价格变化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反映了特定市场内的供求关系,以及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调节机制,其基本机制在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大体相同的。不管是在转型经济还是发展中国家,涉及到作为基础理论的市场理论,包括竞争和垄断市场理论,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从这些基础理论出发,可以发现市场主体通过怎样的行为方式来实现供求均衡的。

然而,中国的市场化转型过程有其典型的特征,包括从计划的行政垄断经济,如何过渡到放开的市场竞争经济,其间的垄断与竞争的交织,行政控制与市场放开的交织,形成中国特征的市场经济。它不仅具有与一般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也与其它转型经济的全盘快速市场化具有很大不同,因而在这方面,中国的市场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值得研究。

市场是由许多“块块”与“条条”组成的交易网络,由横向和纵向交织而成,现代的大生产体系主要是由纵向的产业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的市场交易。早期改革是在同一产业内引进市场价格机制,同一产业内的要素流动,使得双轨价格很难长期共存,因此很快就形成了统一市场价格。然而,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逾越的产业边界,存在既定产业的市场控制势力,存在投入的沉淀资本和相应既定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的限制,使得一些产业具有某种相对稳定的边界。在这个意义上,特定产业便会形成某种特定的市场,在其中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以及形成相应的稳定价格,这就形成了纵向的产业之间的壁垒,形成了不同产业垄断的基础。

本文将从中国产业价格的动态过程切入。由于不同行业分别代表了各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可以考察各个相应市场的长期价格指数,通过比较不同价格变化的趋势,进而发现这些不同的市场价格形成的规律。其次,考察和比较各个产业的利润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试图发现价格与收益的相关性,发现隐藏在价格机制后面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力量。再次,根据不同产业的价格变化和利润变化曲线的特征进行分类,发现相对应的不同市场,即竞争和垄断市场的明显差异。然后,从这些具体的市场特征分类中,抽象出各种产业特征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竞争和垄断的典型特征,进而发现代表两种不同产业分组的价格机制及其行为。最后,据此项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实际上,这是市场决定和行政力量决定的双轨系统,它们的变化和双方力量的消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基本生态。

二、各行业的长期价格变化趋势及比较①

市场化的基本标志是价格机制的确立,从改革以来的价格长期变化趋势,可以看到市场化的基本历程。中国市场改革是从双轨制开始,经过大约十年发展,逐渐并轨,形成了大体统一的市场经济。从1984-2020年期间的各个行业的长期价格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到,1984-1995年期间,还处在改革初期,价格未能完全根据市场波动,基本还是以计划价格为主导。此后价格放开,所有行业的价格都开始不同程度上升,这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阶段,市场开始通过价格来调整供求,弥补供不应求的缺口。在多数行业,价格调整几年就很快到位,实现了供求均衡的稳定发展,于是价格指数表现为平缓的曲线,不再有较大波动。然而,在某些产业,价格持续上升,或者大起大落,十分不稳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考察和比较各个不同行业的长期价格变化,或许我们能够从中有所发现。

(一)上游产业

选择石油开采业、石化产业和其他资源产业分析上游产业的价格变化趋势,参见图1和图2。石油开采业的价格指数从1995年开始一路飙升,至2011年达到顶点,在此之后,价格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国际石油价格挂钩相关①。自2016年起,价格又开始上升,此后起伏不定,到2020年,价格仍然略高于2016年。相对其他产业,石油开采业的价格上升最多。如果石油开采业的产品是原油之类的初级产品,那么石油加工业的产品就是石化产品,属于准初级产品。石化产品属于为其它产业提供原材料或能源的上游产业,它与相关的石油开采业,也表现出较同步的上升率。通过煤炭、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和其它矿物开采业来考察其他资源产业的价格变化趋势。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属的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它们与石油开采业具有相同的上升趋势。

(二)中上游产业

选择钢铁和冶金业以及化工业来分析中上游产业的价格变化趋势,因为它们直接与上游的资源相连接。如图3所示,这三个产业中钢铁价格上升较为显著,冶金其次,化工的价格上升则较为平缓。可能原因是化工产业中存在大量的民用品,并非完全受到政府控制,而钢铁和冶金产业的垄断程度较高,表现为价格的上升幅度和波动幅度更大。

(三)中下游产业

选择机械、设备、电子通信、仪表展现中下游产业的价格变化特征。这些产业不属于资源类产业,而是连接上下游产业的桥梁,上可服务于上游产业,下可服务于民用消费产业,大都属于中间投入品的性质。如图4所示,这些产业通常具有相同的特征,在1985-1995年期间,价格开始明显上升,这与从计划到市场的放开明显相关。到1995年之后,价格变化趋势平緩,基本处于水平的不再上升状态,这应该是进入市场稳定调节的结果。不过,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1995至2009年期间,电子通信行业的价格不但没有上升,还表现为较显著的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价格较为平缓,略有少许下降。

(四)民用消费品行业①

选择纺织、服装、家具、食品、建材这些行业分析民用消费品行业的价格趋势。这个产业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消费市场,具有典型的原子式的市场特点。在1995年的价格双轨制消亡之后,市场价格十分稳定,基本保持稳定的、略有轻微上升的状态,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

价格的稳定反映了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来调节供求的均衡。在以上几种产业分类中,可以看到,在民用消费品和一些中间投入品部门中,价格十分稳定,表现为长期的平缓曲线,这通常是具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特征,体现了价格调节市场供求的良性发展。然而,在石油、煤炭、钢铁等上游部门中,价格则表现出了十分不稳定的上升趋势和大起大落的波动状态,这表明它们有着与市场化竞争产业不同的市场结构和行为。

(五)比较不同行业的价格变化趋势

现在把几个典型行业的价格指数趋势图放在一个坐标系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其间的关系。选择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煤炭、有色金属矿、钢铁、医药、电子通信、纺织、电气机械与食品制造这十个产业进行比较。从图6可见,石油部门的两个行业(石油开采与石油加工)的价格增长远远超过其它部门。有色金属矿、煤炭和钢铁这三个产业的价格指数曲线也较高,能够显示出来。然而,民用消费品行业和一般中间投入品的价格指数曲线被挤压在最底处,几乎显示不出来,这表明相对于上游产业来说,它们的价格完全没有增长。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几种主要价格指数的变化差异,图7选择不同的上游产业分别考察和比较石油产业与煤炭、钢铁部门的价格指数差异。可以见到,石油的价格增长大大高于煤炭和钢铁。与中下游产业相比,上游几个具有垄断特征的产业的价格增长非常明显,垄断越强,价格增长越多。图8考察钢铁与其他中下游产业的价格指数变动的差异。可以看到,即使以价格增长率最小的钢铁产业为基准,它也远高于其它民用消费品和中间品。其中,纺织机械医药食品这几个行业处于大致相同的价格水平,电子通信产业的价格增长率最低。

三、竞争行业的利润率变化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市场行为的结果是绩效,表现为收益或利润,它们与市场价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价格水平对行业收益或利润有什么影响?或者反之,追求利润行为对于行业价格水平的相关效果如何?这些都值得考察。

(一)典型的消费品行业,即纺织、服装、食品制造和家具制造业

纺织、服装、食品和家具等消费品行业内存在成千上万的数量庞大的企业,基本上不存在垄断市场的力量。2000年到2020年的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如图9所示①。可以看到,这些行业面临着的价格水平几乎都是水平的,很少有什么较大波动。这种态势正是典型的竞争市场的特征。在这样的市场,企业面临的平均市场价格,不会由于某些企业的行为而改变,单个企业增加或减少产量是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水平的。这正是“原子”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其市场价格水平是由千万个原子式的企业行为综合形成的,是该行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

从行业利润率①来看(如图10所示),各行业之间的差异不大,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显示了竞争行业的趋同化特点。然而,相对于很少波动的水平的价格曲线而言,利润率曲线的变化呈现马鞍形。在2001至2011年期间,这几个行业的利润率都在逐渐上升,直至2011年达到利润率的最高点②,此后逐渐下降,至2020年达到最低,这个最低点大约为4%-5%,大体上相当于利息率的水平。这就是说,行业的利润变化与平均价格无关,价格即使不变,行业的总收益也会发生变化。

可想而知,企业的退出临界点也会大致相当于这个最低水平。如果没有什么特殊事件和政策出台,这些行业的利润率可能会长期保持在这个较低水平即临界水平上,若低于此水平的话,企业就会关闭停产。对于民企来说,要么选择退出,但不会在亏损水平上继续生产。

一般来讲,竞争行业中的单个企业很难具有主导市场的地位,不能影响平均价格水平。既然竞争市场的价格水平不会由于单个企业行为而改变,那么这些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是如何进行的?利润是企业行为的结果,企业是在既定的市场价格约束下追求利润的,是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来实现利润的。在市场决定价格的前提下,企业没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所能做的只有增加自身竞争力,才能增加自身利润。在某个行业或市场,在既定的市场需求下,竞争会导致零和博弈,即一些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导致另一些企业利润减少,而这些都是由竞争力来决定的。当这种竞争局限于某种难以突破的产业壁垒,而无法扩大到产业之外时,则不得不压低企业的生存标准,即将利润和工资压到最低。除非社会发现了大量的新市场需求,获得更多的新投资机会,才能提升相应的收入水平,突破内卷式的过度竞争,增加新的社会财富。

(二)中间产品行业,即机械、设备、通信电子和仪表制造业

考察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行业与民用消费品的发展变化趋势是否大体一致。从图11和图12可见,这些行业的价格变化曲线基本上是水平的,而其利润率曲线都是在2010-2012年期间达到较高水平,随后开始逐步下降。这个曲线变化形态与上述民用消费品产业大体一致,这表明它们也具有竞争产业的特征。因此,不仅是民用消费品,而且中间投入品,在2012年之后都出现了整体性的效益下降趋势。因此,可以从中判断,竞争性行业具有普遍的共同特征,无论从价格水平来看,还是从利润率变化趋势来看,都是相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通信,在众多行业中,它的价格指数是唯一表现为长期缓慢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到,电子行业利润率的变动与一般竞争行业大致相同,先是逐渐上升,到2010年前后达到最高,此后逐渐缓慢下降。这样的变动趋势与一般竞争行业差不多,都有近10年来逐步的下降趋势。与其它竞争行业相类似的是,电子行业的利润率并不随价格相应变化,价格指数自20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下降,而利润并不随之下降,其在2001-2008年期间大体保持稳定,在2010-2014年还有所增加,此后才出现持续下降,但其下降趋势比一般竞争行业更迟几年才出现。

因此,电子行业的发展在改革早期的短缺时代尽管有过短暂几年的价格上升,后来就不再上升,而是一直表现为价格下降或持平的趋势。然而这并未带来利润的下降,说明其生产率提高有着一定潜力,并未受到价格下降的影响。直至2013年之后,利润率才出现缓慢降低。

为什么电子产业的价格水平会出现长期下降的发展趋势?原因可能在于,这个产业具有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引进。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行业从无到有,大量引进了新的电子生产设备和技术,老百姓家中的多种多样的电子设施也迅速增加。竞争导致价格不断下降,从过去价格昂贵难以购买,到现在家家戶户都能买得起用得上,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价格下降过程,也是大家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福利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见,只要生产率能够提升,竞争就能带来价格下降的趋势,而使得企业自身收入,包括利润或工资,都不会受到影响。生产率的提升,不仅能使社会财富增值,社会福利增加,也能保持企业的工资利润稳定增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创新式发展,是通过挖掘生产率潜力,不是通过涨价转嫁成本,也不是以社会成本为代价,相反,还能使得价格水平保持稳定下降的趋势,给全社会都带来了福利增长的效应。

(三)竞争性行业的市场特征

以上选择的这些行业在20年期间的价格指数基本上是水平的,利润率动态趋势在各行业间也大体上一致,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起大落。机械电子仪表行业的平均水平大致在6%-8%之间波动。即使电子行业的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也没导致其利润率的下降,其平均水平也与其它行业差不多。同样,几个民用消费品行业的利润率比较趋同化,也都保持着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

总体来看,上述竞争性行业的价格指数和利润率变化的长期趋势,大都具有相类似的特征,这是典型的竞争行业特征。竞争行业的价格变化曲线反映了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的稳定性和不变性。竞争性市场宛如一个巨大的经济稳定器,依靠价格调整,各方能够收敛于均衡水平。

然而,虽然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状态,但利润率并非不变,其表现为在总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阶段。从2001年开始,利润率持续上升,至2010-2012年期间达到最高,其原因可能是整个社会经济从短缺时代转变为卖方市场的充裕时代的转折。此后的时期,利润率整体上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从上升到下降的这个两阶段发展的特点,几乎涵盖了大多数竞争行业,那么,竞争行业整体上的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在短缺经济时代,市场供求缺口较大时,改革前期带来的需求拉动,使得企业收入会有所上升,反映了市场存在一定的提升财富的空间。然而到2011-2012年之后,利润率普遍下滑,表现为大体平缓的下降趋势,这些上升和下降都与行业的价格水平无关,而可能来自行业外部的影响。作为下游产业,产出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企业只能接受,而在上游投入品价格既定前提下,下游企业也不得不接受,面临这样的市场环境,作为价格接受者,利润很可能会出现整体性下降。当竞争企业面对上游产业的垄断产品价格,下游面对从卖方市场(供不应求)到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竞争产品价格时,这种两头受挤压的价格环境对收入的遏制,或许是竞争性产业的利润率普遍出现下滑趋势的重要原因。

归纳竞争行业的理论特点:1.该类行业的价格曲线表明企业是市场价格接受者;2.行业内的企业竞争无法突破市场价格作为天花板的约束;3.在价格既定下,行业的总利润受到总价格的约束,企业利润高低取决于既定市场中自身能获得的竞争份额;4.当市场需求既定时,企业没有更多选择新投资的机会时,内卷不可避免,这表现为行业利润水平从2012年开始逐渐下降的长期趋势;5.行业的内卷化竞争导致企业收入,包括利润和工资,都有被压低到最低生存线的趋势,结果利润率大约与利息率相当,而平均工资则可能更低,大约只相当于比农民收入略高些的水平①。

四、垄断行业的利润率变化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有了竞争行业作为基准参照系,下面考察几个典型垄断行业的市场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石油开采业

该行业存在着十分有限的几家庞大的企业集团,作为垄断行业来说,企业之间同质性很高,因而具有比较纯粹的市场垄断性质。

从图13可知,石油开采业的利润率在2006年之前一直上升,最高达到44.8%,此后开始下降,到2009年探底后,又开始上升,一直在20%上下徘徊,2014年之后再度下跌,至2016年利润率甚至为负值,此后再继续上升至7%-8%,不过上升乏力,至2020年再次跌至1.2%。由此可见,石油开采业的暴利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从2001年至2013年,在此期间平均利润率27.2%,最高时达44.8%,从2014年起开始下跌,在此期间,平均利润率4.9%,最低时为-2.8%。

与竞争行业的几乎完全平缓的价格变化曲线不同的是,石油行业的价格变化幅度相当大。根据图14,石油开采业的价格变化与利润率变化曲线大致表现出相同方向的变动轨迹,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较明显地体现出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价格指数上升,往往只能导致收入的较小幅度上升。例如,2010年的价格大幅上升,只导致利润率的少许上升,但是,价格下降却带来更多的利润下降;2015年价格下降导致了2016年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降至为负数。这表明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收入刚性,价格只能升,而不能降,否则企业就难以生存。

通过各项成本费用的分解①,可以看到,首先是产值成本率从2014年之后突然呈大幅上升,此后的三年期间,上升幅度达20%-40%。其次是税收的增加幅度仅次于成本上升的幅度,这也是价格上升带来的一个结果。从数据来看,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没有什么上升,一直保持在9%和3%左右浮动,但是附加税率(附加税与销售产值之比)则有显著的增长,在此时期增长了10%(至2014年)。另一上升趋势较明显的是管理费率(即管理费与主营收入之比),从2008年之后显著上升,此后虽有起伏,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直到2017年,仍然高于2001年3个百分点。

可以发现,石油开采业具有强烈的垄断收入的刚性,价格指数只能递增,而一旦出现增长指数减慢,便会导致各项成本费用的比例大幅上升,因而挤压利润使其接近为零甚至为负值。因此,该行业产生了很大的价格增长依赖性,不仅是利润,税收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垄断者成为价格的制定者,他们根据各项成本费用来决定价格,一旦价格低于成本的补偿,供给者就会通过种种方式来提高价格。①因此,收入刚性导致了石油价格持续上升不可避免。

那么,为什么石油行业的价格会由这种收入刚性来决定,而不是相反,如同竞争行业那样,价格是约束行业收入的天花板?这里顯然涉及到该行业的不同结构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该行业的垄断性,导致其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不是由价格来调整供求,而是由垄断者通过数量调整来决定供求及其价格。当价格下降导致行业收入利润下降,这时垄断者便会调整产量,通过减少生产数量来促使价格上升。因此,垄断市场上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他们通过调整产量来决定价格,这与竞争市场上企业作为价格的接受者完全不同。

(二)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存在一部分中央垄断性企业集团,也存在不少地方政府经营煤矿和一些民营煤矿,图15展示了煤炭行业的价格指数趋势。从2001年起,煤炭价格指数一直在持续上升,于2011年达到最高点。在此之后,价格开始连续5年的下降,至2015-2016年到达谷底,2017年再度上升,直至2020年保持平缓,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同期来看,如图16所示,利润率也大致同方向上升,至2011年达到最高,然后陡然下降,与价格下降基本同步,虽然没那么显著。总体来看,利润率的上升和下降都与价格的升降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煤炭行业的利润率从2001年至2007年,一直持续上升,从1%上升到7%,从2008年至2011年达到上升的最高平台,四年期间平均利润率为11.2%,此后开始大幅下降,至2015年跌到接近于零的最低点,然后开始回升,基本在2%-5%之间小幅波动。

总体来看,煤炭行业的价格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以2011年为分水岭,前升后降,反映了经济经历了短缺时期的增长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与一般的竞争市场的行业大体类似。同样,利润率也经历了两个阶段,也大致以2011年为分界线,第一阶段是不断上升的黄金时代,利润率保持在10%甚至更多,第二阶段则经历了大幅下降,直至2015年接近为零,然后回归较为稳定的状态,平均利润率在4%-5%左右波动。

煤炭行业是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上游产业,在价格决定问题上,很大程度受垄断因素的作用。这种垄断性的作用,在发展前期的短缺时期还看不出来,在资源匮乏时代,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总是会通过价格上升,刺激供给者提供更多生产,因而利润率也在持续上升。垄断者对于价格的影响,只是在市场需求基本饱和、提供更多的供给会导致价格下降的时期才会表现出来,垄断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调整产量,从而决定供求关系及其缺口的大小,来决定着价格变化。正如经典理论讨论垄断市场时认为,垄断者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像竞争市场那样的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产量供给越大,则价格越低。因此,现实中可以看到,当价格到达某个高点后开始下降,是伴随着产量增长而出现的,而价格的下降会一直达到生产者难以持续发展为止,在图15与图16表现利润率接近零时为止。

当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导致利润下降得更多时,垄断者势必会减少市场供给产量,因而促使价格上升,由此使得利润率回升。也就是说,在这种市场上,存在着市场势力具有决定价格的能力,垄断者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制定者,在选择生产供给量的同时就确定了价格。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同时,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等等。可以看到,伴随着该行业的大规模整顿,不少地方的中小民企退出,出现了价格的上升,进而带动了利润的上升。这种利润与价格的内在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就在于此,从煤炭行业的这两种变量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其行为特征及其价格传递机制。

这样的行政垄断机制反映了煤炭市场的两个问题,一是稳定的供求均衡难以通过价格调整来实现,二是需要通过行政方式的数量调整来实现均衡。由于垄断机制的存在,导致价格失灵,而不得不采用垄断者常用的数量调整方式。现实中常见的就是通过控制数量来控制价格,因而需要设立市场壁垒,通过减少供给数量来稳定价格。

因此,在改革前期,当市场壁垒放松时,供给充裕时就会出现价格下降,而由于垄断力量干预并控制产量时,煤炭产业的产量供给不足就会不时地出现。近年来,随着这种垄断干预越来越多,供给不足似乎也越来越多,价格指数则出现了持续上升趋势。这正反映了这个行业的垄断者是通过产量的不断调整来确定价格,来实现垄断行业的利润最大化。

(三)钢铁行业

图17与图18展现了钢铁行业的价格和利润率在2001-2020年期间的变化过程。大致来看,随着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产量不断增长,利润也在持续增长。然而度过了短缺时代之后,产量继续增长和竞争加剧,势必会导致降价,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钢铁业存在一定竞争,这是因为除了大型央企,还存在着不少地方政府企业或其支持的民企,因此竞争依旧十分激烈。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时,依靠价格调整供求,价格的下降就导致严重亏损,这就是我们在图17中见到的2015-2016年的价格谷底,以及相应时期的全行业利润接近于零的情况。然而,该行业的主导力量仍然受到政府控制,政府仍旧习惯于诉诸数量调整,而非价格调整。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①,明确在5年内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1.5亿吨。因此,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扭转价格调整方向,采用“关停并转”,通过“配额指标”等行政方式,压缩企业数量,进而减少产量,从而提高价格,来解决亏损问题。从图18中可以看到,2016年之后行业的利润率明显上升,这是典型的垄断市场的行为特征。由于钢铁业的现行机制无法实行价格调整,无法淘汰低效企业,只能通过行政方式调整供给量,来实现均衡。然而,这种数量调整完全是政府主导行为,而非企业行为或市场行为。

钢铁业的价格指数曲线比较独特,它不是那么平滑渐进发展,而是不时地变化突兀,说明存在着非市场力量的干预。例如,2008年的明显价格突增,似乎与当年投放的4万亿资金有关,导致了短期的刺激效果。最为明显的是,2015-2016年价格降至谷底之后,全行业利润接近于零的状态,这时,政府出手进行产量调整,其直接表现为价格指数再度上升,同时利润率也出现明显回升。

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从2001年的2%开始上升,达到2007年的最高为7.2%,之后开始持续下跌,直到2015年跌至接近为零,之后重新上升,至2018年接近历史高点的7%,由于这种利润率的上升是政府干预的结果,通常不可持续,此后再度下跌至2020年的4%左右。钢铁业的利润率变动曲线与其他行业显然不同,不是那么自然平滑,甚至有些逆周期的特点,其中的变化经常显得突兀,与价格指数的变化相似,有着明显的人为干预的痕迹。

钢铁和煤炭行业一样,其突出特征是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现实中经常诉诸行政上的数量调整,来压缩产量。在中国特有的垄断经济中,谁也不愿主动退出,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支持力量,因而必须依靠强大的行政力量来削减产量,才能提高价格。例如,常见的企业关停并转,钢铁行业前几年的供给侧削减产能,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这些过剩产能,是诉诸数量调整而非价格调整的典型的垄断行为表现。这些行为都是在竞争行业内较少看到的。

(四)垄断行业的理论特点

1.价格与行业平均利润保持同方向的相关性;2.价格指数的变化经常十分突兀,不是自然的发展过程,而是表现出人为干预的效果;3.由于垄断者成本和收益刚性,价格下降会导致全行业的亏损,因而垄断者更愿意用行政方式和数量调整来解决供大于求的亏损;4.采取数量调整供求关系的行业垄断者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制定者;5.垄断行业价格决定者的性质使得这些行业的价格易升不易降,因而会面临持续上升的价格趋势;6.行业垄断性越强,价格指数上升趋势也越强。例如,石油行业强于钢铁和煤炭,则成本与收入刚性也越强;7.石油行业与煤炭钢铁不太一样,它是政府独家垄断,是完全垄断,由政府定价,虽然结合了一定的国际化的可变市场价格为基础,但本质还是计划经济。对于成本和收益刚性的不变成本来说,轻易不会降价,而是更多提价;8.煤炭和钢铁之类的垄断行业主导者,虽有政府支持,但主导企业与同行内的非主导企业并存,因而具有一定竞争性,使得该产业也具有某种竞争产业的特点,但垄断者仍旧居于主导地位;9.与竞争行业近十年来的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不同,这几个行业收益率虽有下降,但由于价格提升,使得利润率再度回升,这是垄断行业作为价格制定者的优势,而作为价格接受者的竞争行业则无法提升价格水平;10.作为价格制定者的市场,这些行业的收益率具有明显刚性,相当于有政府托底。

中国的垄断行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虽然市场主导者或行业垄断者作为价格制定者经常性地诉诸数量调整来实现市场均衡,这种数量调整更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是为了弥补行业亏损来做的,因此多数调整行为发生在供大于求的场合,各种关停并转、强制停产停工或项目下马等等,屡见不鲜。然而,当供不应求时,垄断者往往任其价格上涨,并不太干预,也并不积极增加供给来平抑价格,通过这样的数量调控方式,垄断者能够保持价格控制权,实现最大化收益。依靠行政垄断来调整市场供求的弊端在于,不像价格调整那么全面灵活对应供求变化,而总是会出现滞后或超前,总是会受到各种非市场的人为因素影响,因此不是供给过剩就是供给不足,反复交替,表现为行政上反复折腾,政策多变,使得企业缺少稳定的长期发展预期。

五、理论总结及政策含义

从以上两类行业分组的分析可见,竞争行业的平均价格水平长期保持水平状态,有的甚至是缓慢下降的状态,其与企业追求利润的行为基本不相关,这与竞争市场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作为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是价格接受者,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不能对行业水平的价格有所影响,因此他们必须努力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利润,市场上的平均价格就像是企业的天花板,约束着企业行为使之难以逾越。然而,垄断行业的情况完全不同,按照经典理论,垄断行业的价格是垄断者决定的,是其选择产量的同时决定的。也就是说,垄断企业通过产量调整来决定价格,其中的传导机制十分直接,通过价格与产量就可以直接得到成本和利润。通过销售收入的分解,可以看到,垄断产业的成本具有很大刚性,几乎从来只升不降,因此相应的价格也是如此。这就是垄断者作为价格制定者的基本特征。

市场均衡是通过价格调整来实现,还是通过数量调整来实现,具有根本的不同。数量调整只有通过市场的控制力量才能实现,因此,这种控制力量能对企业收益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价格调整则表明没有什么机构或企业能够具有控制市场的能力,除非它们有重要创新,开辟了新市场,创造了新需求。竞争产业中的企业无法改变行业的總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因而无法对收益有决定作用。市场经济下即使存在一定的经济性的垄断控制力量,只要不存在根本性的进入壁垒,那多半是短暂的,会被新的竞争力量所取代。然而,倘若存在持续性的行政性垄断力量,则很难被打破。掌控这种垄断市场,实质上就是掌控了行业或其中企业的收益水平。

本文依据长期的产业价格和收益的变化过程,描述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过程,再现了微观经济学中竞争和垄断理论。然而,这种理论与实际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只是一种大致的近似,真实世界应比纯粹理论更复杂。实际的垄断市场包含有竞争,竞争市场也包含一定垄断,两者经常相互交织。本文的分析主要注重行业主导趋势,看长期动态趋势,忽略短期或局部变化。

一般来说,竞争者作为价格接受者,其面对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只有通过努力提高竞争力和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垄断者作为价格制定者,往往通过产量调整来决定价格,缺乏强有力的价格约束机制,可以根据自身固有成本来调整产量,因而降低成本的努力不足。然而,与一般市场理论不同,中国的竞争和垄断市场往往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中国经济中,价格接受者和价格制定者,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机制和行为,竞争和垄断分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实际上,这两种机制可以看作是市场决定还是行政力量决定的双轨系统,对这两者的区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两套系统决定着中国经济的生态。其生态特征可简单表述为,垄断行业依靠持续性提高价格获得扩张性发展和更多收益,而竞争性质行业则面临“内卷”或“恶性竞争”,收益会越来越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房地产业,对于土地的高度垄断,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增长居高不下;又如,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利润极薄,难以吸引新投资。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失衡,使得整体经济失衡,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此外,在上下游产业之间,在金融与实业之间,等等,各种领域都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多半也是由于两系统之间的失衡所致。

在这样的两套系统之间势必形成某种特定的交易格局,垄断定价和竞争竞价之间的交换,实际上背后是两种不同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之间的比较,依托着不同的支持力量,可以利用市场交易机制,实现市场价格和行政价格的交换。这两种价格具有不同的含金量或内涵,前者包含更多的艰辛、打拼、风险和殚精竭虑,后者则相反,原因在于得到了行政壁垒的保护。

对于价格接受者和价格制定者的区分,还决定了经济资源和经济利益在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流向配置。也就是说不仅在事后体现了不公平交易,也在事前就确定了资源的配置,使得更多的资源从竞争领域流向了这些垄断领域,因而降低了整体效率。

实际上,对于垄断和竞争的区分,以及对于它们的价格决定机制的区分,适用于所有的社会和经济领域,并不限于产业领域。只要存在较高进入壁垒的领域,只要存在各种审批限制的领域,都会形成垄断壁垒的保护层,因而就会形成具有较强汲取能力的垄断领域,社会因而分割成了两大系统。垄断系统具有本能的扩张倾向,它们越扩张,则竞争系统被挤压使得生存空间就越小,因而内卷争夺越激烈,生存空间越小,财富创造的空间也越小。由此可见,给竞争者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空间。例如,加入WTO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国内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使得中国经济在进入WTO之后有了明显的飞跃;又如各种服务产业和新科技产业如互联网云计算等,都提供了新的竞争者的发展空间,不要动辄就对这些新空间强化监管,而是要先放开,以便形成更多的增长机会。此外,尽可能地缩减垄断空间,减少各种市场进入壁垒,允许更多的市场化竞争,就会带来更多的创新。这些都会使得中国整体经济提高发展质量,使得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由此可见,当社会分为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这两大块时,前者很容易挤压后者的剩余。如果行业竞争激烈,买方市场强大,则很难通过产品价格转移上游产品的价格上升,结果势必挤压下游产业的利润和工资,而税收是刚性的,无法挤压。利润的空间有限,一旦低于某个临界点,企业就会选择退出不干,因此最大的挤压空间存在于工资。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内卷”式竞争,即在给定的有限市场空间内,实现的是低水平均衡价格的恶性竞争,因为较高的市场壁垒,竞争者只能在一定的封闭范围内运作,而没有别的选择机会。所以,内卷也好,低水平恶性竞争也好,都是由于有限的市场空间,导致市场主体缺乏更多必要的选择,而不得不降低生存标准进行竞争。正如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农产品价格受到统购统销的严格控制,农民的流动也受到严格控制,只能局限在“土里刨食”的机会,在这种狭小的空间,即使农民再努力也无法摆脱贫困。改革开放打开了农村和城市之间、农业和工业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通道,摆脱过去狭小的空间,获得了广阔空间和大量机会,因而才能有摆脱贫困的机会。

由此可见,在那些放开的竞争领域包括民用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电子等行业,市场化取得较好效果,从价格动态、市场行为和业绩都可以反映出来。然而在另外一些行业,在涉及上游产业的垄断领域,市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垄断者所控制,存在着价格水平长期上涨,行政干预仍然不时出现,行业供求不是依靠价格调整,而是依靠行政权力对于产量进行调整,对于生产能力进行行政命令或运动式的干预。实际上,哪些领域消费者感觉良好,供应充裕,价格合理,这些领域必定是竞争性行业,反之,遭到消费者经常诟病,不仅价格高还经常短缺,供不应求,这些领域的问题通常都是垄断所致。

这种市场的割裂和壁垒也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其在于某些市场主体只能局限于较小范围内的竞争,导致其中存在着过多的生产者进入,结果利润越来越薄,企业收入越来越低,从而企业员工或打工者的收入也越来越少和越来越不稳定。相反,在保持着很高市场壁垒的行业,缺乏必要的新进入的竞争者,在位企业可以高枕无忧,不求进取,不努力创新,却能坐享各种获益机会,因而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收益。这样的垄断领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團。

消除市场壁垒形成的市场分割,是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要素能够充分流动,就能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获取这些潜在的效益,不仅有利于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也能够通过更多人的共同奋斗来促进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产业经济垄断市场化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电信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土地资源与产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福特的自行车和滴滴的“垄断”
韩抱怨中国“垄断”航空市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